半夏的块茎可作用于中药,夏秋季节茎叶茂盛时进行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或烘干即为生半夏。具有燥湿化痰,和中健胃,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消肿止痛等功能。

选地、整地

选择向阳、的士票平坦的地块,最好时是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方便的沙壤土,前茬种植过豆科和禾本科作物。选好地块好就开始整地了,先将土壤深翻20-30cm,耙细整平后做成宽120cm的畦,要求沟宽30厘米、深15-20厘米,在施足基肥,每亩施用完全腐熟的农家肥或土杂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

繁殖方法

1、块茎繁殖:8—9月份挖半夏时,将直径1.5—2厘米,当年生的小块茎带泥取下,用湿砂土混合存放在阴凉处,作为繁殖材料。栽种时期以冬、春季为好,秋季栽种产量低。栽种前要选无病虫害、完整无伤的块茎作种,将种茎按大小分级,分别种植,行距15—18厘米,株距6—8厘米,挖窝大约4—5厘米,每窝种植块茎2—3个,覆盖泥土3—4厘米,栽种深度10厘米。每亩需要种茎100公斤左右。

2、珠芽繁殖:半夏一个茎叶生长一个珠芽,数量比较多,而且发芽率高,成熟时间早,是发展半夏生产比较快的一种方法。夏秋季节,当老叶将要枯萎时,半夏植株的叶柄下的珠芽已经成熟,就可以采收下来栽植,行距10—15厘米,株距6—10厘米,挖窝大约4—5厘米,每窝种植块茎2—3个,覆盖泥土2厘米左右。

3、种子繁殖:三年生以上的半夏,从初夏至秋季,能陆续开花结果,半夏果实一般在6月中下旬成熟,当佛焰苞枯萎倒下时,就可以及时采收,取出的种子放在湿砂中贮藏。第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选择南向温暖的地方,整地作畦,按行距10—12厘米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后覆盖泥土,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种子发芽,播种后20—24天开始出苗,苗高6—10厘米时就可以定植。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宜在幼苗 出土后未封行前进行。行间松土可用特制小锄或二齿小耙操作,深度不超过5cm。株间杂草宜用手拔除,苗长大后,不宜再中耕,但应及时拔除杂草。

2.追肥半夏耐肥,在生长期间每年需追肥4次。第一次于4月上句齐苗后,每亩施入1:3的人畜粪水1500kg;第二次在5月下旬珠芽形成期,每亩施用人畜粪尿2500kg;第三次于8月倒苗后,当子半夏露出新芽,母半夏脱壳重新长出新根时,用1:10 的人畜粪水泼浇,每半月一次,至秋后逐渐出苗;第四次于9月上旬半夏全苗时,每亩施入饼肥30kg,过磷酸钙30kg,尿素10kg与沟泥混拌均匀,撒于土表,起到培土和有利灌浆的作用。

3.灌溉排水半夏喜湿润、怕干旱,如遇久晴,植株易枯黄而影响块茎生长,故须灌水,尤是夏、秋播种后5~8月间,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植株生长良好。雨季应注意排水,以免积水而引起块茎腐烂。

4.培土6月以后,成熟的珠芽陆续落地,此时可从畦沟取土均匀撒于畦面上,厚约1.5cm,把珠芽或种子盖住,不久珠芽即可出苗,又成为新株,又需培土,从6-8月份需培土3次。

5.摘花蕊除留种外,当半夏花葶一出现时,应立即剪除,使养分集中于地下块茎生长,以利提高产量和质量。

采收

种子繁殖的半夏需要种植3—4年才能收获,块茎和珠芽繁殖的种植1—2年就可以收获,一般在10—11月份挖起块茎。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