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在贵州省榕江县八开镇亚类村胡蜂养殖基地,韦国良在喂养胡蜂。
3月19日,在贵州省榕江县八开镇亚类村胡蜂养殖基地,韦国良在查看喂养胡蜂的蝗虫长势。
今年31岁的韦国良,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八开镇亚类村返乡创业苗族大学生。2008年他大学毕业后,到浙江、天津等地打工,了解到人工养殖前景十分广阔后,2011年3月,他返乡开始创业,研究胡蜂,从事胡蜂养殖。
3月19日,在贵州省榕江县八开镇亚类村胡蜂养殖基地,韦国良(右)和村民在查看胡蜂长势。
3月19日,在贵州省榕江县八开镇亚类村胡蜂养殖基地,韦国良在查看刚修的胡蜂巢桶。
经过7年多的不断摸索、研究,韦国良了解了胡蜂的生活习性,掌握了胡蜂人工养殖的交配、越冬、筑巢三大关键技术。同时,还积极探索蜂王温室大棚反季培育,突破了并王、嫁王、多王同室筑巢、高密度养殖等胡蜂人工养殖技术难点,所养的胡蜂越冬、筑巢、放养率均稳定在95%以上。因而,韦国良的胡蜂人工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他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胡蜂王”。
3月19日,在贵州省榕江县八开镇亚类村胡蜂养殖基地,韦国良饲养的胡蜂。
3月19日,在贵州省榕江县八开镇亚类村胡蜂养殖基地,韦国良在修胡蜂巢桶。
2016年12月,韦国良牵头成立了榕江县国良胡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30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直接带动村内外65户养殖胡蜂。2018年,合作社养殖胡蜂1600多巢,实现收入160余万元。今年,韦国良预计人工养殖胡蜂4200巢到4600巢,预计年产值超300万元,将带动周边300户农户实现增收致富。(王炳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