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这是俺刚种下的梨树苗,是扶贫帮扶单位免费送的,树龄1年多,成活率高,今年就会开花。”3月11日上午,叶县辛店镇中邢村贫困户马海潮看着自家院里刚栽下的梨树苗,高兴地说。
春天赏花,秋天摘果。包括马海潮在内,该村179户村民都有这样的“福利”。该镇林管站站长刘青坡介绍,村民房前屋后栽种的梨树归自己所有,利用村里成片空闲地种植的梨树苗木作为村集体经济,统一管护和销售。
为实现乡村林果化、庭院花园化,叶县将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创新生态扶贫模式,去年年底,在全县123个贫困村率先开展“送果树进农家”活动,见缝植绿栽果,通过发展庭院林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让空闲地不仅变成“风景线”,而且结出“致富果”。
据叶县林业局局长贾晋明介绍,由扶贫帮扶单位为每个农户(包括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免费提供3-5株果树苗,利用房前屋后以及村庄周围、坑塘周边、废弃宅基地等空闲地,建立不低于20亩的村集体经济果园,其产权归集体所有或集体指定的贫困户所有。贫困户除了认领果树获得收益外,还可以进行林下养殖等。
为保证果树成活率,按照每乡镇3至5个主导林果树种、每村1至2个主栽品种的要求,县林业局组织林果专家、技术人员从土质条件、气候等方面帮助选择适宜种植的桃、梨、杏、石榴、枣等果树苗进行种植,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做好林木修枝、病虫害防治等后期管护工作。据介绍,这些果树苗每株干径在3厘米左右,两到三年内就能结果。
为助力“送果树进农家”活动,各村的志愿服务队纷纷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挖坑、栽苗、填土、压实……一棵棵果树苗相继栽种到位,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目前,全县123个贫困村村内绿化和庭院绿化已达到全覆盖,累计栽植果树15万株,受益农户41093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246户。
“栽种果树苗只是活动的起步阶段,我们还要管护好树苗,确保其成长、结果,促进乡村林果化进程,给全县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贾晋明说。(蔡长伟 张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