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走进礼泉县昭陵镇肖东村,道路两边花坛绿叶葱茏,村民房屋错落有致,集中连片的蔬菜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
“来,尝一个吧,我这乳瓜是自然成熟的,好吃着呢!”走进棚内,清新的瓜香扑鼻而来,乳瓜身上还挂着小水珠,看起来新鲜极了。正在乳瓜棚内劳作的村民王朋辉介绍说,在气候适宜和科技种菜的双重加持下,今年种的乳瓜喜获丰收,他种植的3个大棚预计能收入20万元。“光这一季乳瓜,就能让我们老百姓腰包鼓起来。”王朋辉一脸掩饰不住的喜悦。
肖东村多年来以果业生产为主,随着果树老化、市场效益下滑,村民种植水果收益下降且不稳定。2020年,村里开始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了村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园,发展设施农业600余亩,按照“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分红”的管理模式,打造高标准产业园区。园区通过土地流转、带资入股、入园务工、自主发展、网上销售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村民人均收入2万元。
王朋辉开始跟着技术员学习,同村民交流,在实践中学习。这几年,随着肖东村的设施农业名气越来越大,产品销售时,客商就会主动上门收购。
“1座日光温室大棚投资18万,两年就可以收回投资。这个产业发展多亏了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引领带动。”王朋辉说。
因为发展设施大棚水果蔬菜,村民们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逐步增强,村庄面貌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肖东村把设施蔬菜基地打造成景区,又相继打造一个住宿、休闲、现代农业观光体验三位一体的民俗园,让设施水果蔬菜“链”上更多的发展机遇。
“当然,关键还在于把设施蔬菜产业本身做大做强做优。”礼泉县政府办驻肖东村第一书记陈召召说,目前肖东村正在规划1200亩高标准粮食种植区、畜牧养殖发展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创建肖东村面粉厂,开办肖东村民宿客栈,成立肖东村小童蔬菜公司,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李晶晶)
礼泉县“1+4”督查机制推动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10月26日下午,礼泉县英才初中开展第二次教育教学常规检查。检查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旨在全面了解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的情况,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当天的检查,对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场进行整改,从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今年以来,礼泉县教育局以“三个年”活动为契机,把日常督查作为落实干部作风和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1+4”督查机制,即“1”是周例会通报;“4”是分管领导包联片区、责任科室包抓镇(办)、职能科室业务指导、联合检查专项督办等督查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交叉互通网状督查机制,有力推动全县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礼泉县教育局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在每周的工作例会上,对上周全局中心工作和各科室重点任务推进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反馈。各领导、各科室根据会议通报内容,结合科室职能照单全收,作为本周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保证每一项工作从局领导到业务科室再到联合督查,最后落实到基层学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同时,通过科室包校和业务指导双重用力,交叉互通,覆盖全局,推动局党委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生根见效。
分管领导包联片区督导检查。把全县按区域划分为城区、城郊、泔南、泔北、山区等五个片区,每名局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一个片区,负责包联片区教育教学工作,并对包联片区学校落实局中心工作和阶段性重点任务不定期进行检查,现场能解决的问题,现场协调解决;对现场难以解决的问题,联系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确保工作任务高效完成。责任科室包抓镇(办)督导检查。机关每个科室包抓一个镇(办),负责督导包抓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承担着联系学校与县局的桥梁作用。在督导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把学校遇到的困难梳理反馈给相关职能科室或分管领导,确保各项工作在学校落地落实。业务科室督导检查。局机关各业务科室根据工作职能,对基层学校的工作提供政策解读和业务指导,每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频次、全覆盖的针对性监督检查,确保基层学校在规定时限内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联合检查组督查督办。县教育局成立局班子成员负责,办公室、党建办、督查宣传科为成员的联合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围绕全局中心工作、阶段性重点任务和领导交办的专项工作进行督查督办。对落实局党委部署思想不重视、执行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的进行跟进督办,并将督办情况及时向局党委报告。
礼泉县教育局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核心,坚守教育初心使命,不断创新工作措施,凝聚发展动能,以务实的作风、精细的举措、求真的干劲,不断完善和发展“1+4”督查机制,努力办好公平、高质量、有温度的教育事业。(景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