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秦岭南麓腹地的留坝县,养蜂历史悠久。在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个人,他刻苦钻研,突破养蜂技术难题;心系蜂农,常年奋战养蜂技术一线;勤于奉献,热心帮助蜂农联系销路,他就是陕西省劳动模范蒋新瑞。被留坝养蜂人亲切称为“甜蜜精灵”守护者。
“习性给打破了,肯定是要出问题的,前两天的降温,肯定是保温力量不足,蜂子(蜜蜂)收缩以后,把外部那一圈子皮就露在外面了,这样失去成年蜂的保护,幼虫就死亡了……”蒋新瑞正在为江口镇柘梨园村蜂农刘承安细心讲解蜂群养护知识。刘承安感叹道:“蒋新瑞人很不错,给我们讲的养蜂知识很简单明了,我们都听的懂,而且他还会教我们怎样去养蜂、护蜂。”
不管手头上的事多忙,蜂农遇到各种养蜂技术难题,也总是第一个想到他,只一个电话,蒋新瑞便第一时间赶到,耐心细致为蜂农答疑解惑。多年来,他不是奔赴在赶往蜂场的路上,就是穿梭于留坝近百个蜂场之间,对蜜蜂的春繁、人工分蜂、病虫害预防进行技术指导,用脚步丈量了留坝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
蒋新瑞说:“每年,我们从青桥驿镇开始进行养蜂护蜂的培训,因为那个地方的海拔比较低,气温来的比较早。重点对蜂农的春繁、育王、人工分蜂、病虫害预防等生产环节进行技术把控,每次去蜂农家里做技术指导和技术交流的时候,我能够明显感觉到蜂农发自内心的喜悦,看见他们脸上的笑容,我觉得再累也值得。”
2002年中学毕业的蒋新瑞,为扛起家庭责任,选择了外出务工。近年来,县上发展“四养一林一旅游”产业,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在青山绿水间长大,从小耳濡目染父亲养蜂的蒋新瑞毅然放弃在外打拼的事业,回到家乡发展中蜂养殖。
留坝境内地势高差悬殊,温差大、湿度高,利于蜜源植物开花泌蜜,全县有蜜源植物69科177种,加之县境内无工业污染,为生产优质蜂蜜创造了优越条件。
蒋新瑞下定决心认真钻研养蜂技术,他刻苦研读、外出学习,在一次次理论和实践的碰撞中,摸索总结出自己独特的一套养蜂秘籍,还掌握了中蜂养殖多年来难以攻克烂子病这一预防难题,探索出人工育王、人工控制分蜂、早期春繁蜂群迅速复壮、秋繁培育大量越冬蜂和适应留坝当地气候蜂群养殖等一套相对成熟的管理技术,成为了全县远近闻名的技术能手。他带头发展的中华蜂养殖也由最初的十几桶,迅速发展到了130多桶,年收益超过十万,成为了村里回乡创业致富能人。
蒋新瑞发展养蜂致了富,群众纷纷来找他取经。2018年,石窑坝村两委想建蜂场找到蒋新瑞,在多次现场勘查选址后,蒋新瑞带领扶贫社农户培育蜂群,起早贪黑,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将蜂场建立起来,还主动承担起蜂场技术服务工作。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合作社先后繁育蜂群160群,仅养蜂产业一项当年就获得4.2万元的收入,为该村脱贫户户均分红500元。
2020年5月,玉皇庙镇两河口村一蜂场发生群蜂逃逸现象,两三天时间就有三十群蜂逃逸。蒋新瑞经过初步勘查,认为是蜜源不充足造成。当天夜里,他带领村民冒雨将蜂箱进行了转移,解决了蜜蜂逃逸问题。之后,蒋新瑞又指导该村合作社农户开展培育蜂王及分蜂工作,及时扩大了蜂群,增加了蜂蜜产量和品质。年底合作社通过销售蜂蜜和蜂群获利丰厚,每个入股的脱贫户实现了1400元的分红。
小小微躯能负重,器器薄翅会乘风。作为一名党员,蒋新瑞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利用网络建立“留坝养蜂人”微信群,随时解答问题、了解动态,定期巡回上门指导破解蜂友关心的具体问题。在搞好技术服务的同时,还加强对外销售合作,参与消费扶贫工作,对接京东电商等市场渠道,直接帮助蜂农销售蜂蜜。先后应邀奔赴勉县、洋县、略阳县、城固县开展养蜂技术交流培训,对当地养蜂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蒋新瑞先后被评为汉中市劳动模范、市级带贫益贫先进个人、全市高素质农民领军人才和陕西省劳动模范。
蒋新瑞说:我只是做了自己分内的事情,对我来说,这份责任和荣誉沉甸甸的。今后我要深钻养蜂技术,以更大的干劲投入到为蜂农服务的工作中去。积极对接市场,用活用好留坝蜂蜜这块金字招牌。尽己所能帮助蜂农提高收入。”
记者手记: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是当下最提倡的“工匠精神”。蒋新瑞是留坝养蜂产业中的一名农民劳模和技术服务战线上的优秀楷模,他的专业和专注,树立了一种对事业的执着,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和对产品的精雕细琢。他的无私奉献和对养蜂事业的热爱,就是共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最生动诠释。
“留坝发布”微信公众号
由留坝县融媒体中心运营
图文:陈 然 张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