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孔繁鑫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为政务新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11月21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光明网、北京市大兴区融媒体中心主办的“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2020政务新媒体座谈会在京举行。期间,业界专家围绕新时代政务新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路径建言献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新兴主流媒体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表示,随着政务新媒体资源的云端化,融媒体平台要快速实现产品、渠道的多元化,给用户提供更多具象化、场景化服务,以进一步实现与民众之间的供需匹配,做到“一站式”服务、“一键式”满足。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指出,政务新媒体逐渐呈现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数据化等特性,亟需做好应用、内容方面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发布和政务服务能力。北京市记协主席梅宁华也认为,媒体融合的核心是新闻生产能力的提高,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互联网媒体的特点和规律,让“小媒体”也能做出大文章。

“媒体融合是伴随技术发展的产物。技术切入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方面。期待做好京津冀三地间技术交流合作,做到新技术新应用的优先适用、优先推广。”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市广电局融合发展处处长荣学良这样说。深圳市大鹏新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罗元元以深圳特区40周年新媒体特色报道为例建议,优质内容创作要做到重策划、抓节点、善积累、挖故事。

南方电网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树华认为,媒体融合发展就是能力的创造,尤其体现在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上。“另外,媒体融合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人才和激励,这方面我们正在尝试打造跨部门选题机制和积分激励机制。”

北京市大兴区融媒体中心主任马宪颖以北京大兴APP等为例介绍,在建设之初就做到了兼顾互动性、开放性、创新性、服务型、聚合性,将大兴区政务服务中心、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做到“一端集纳”,实现了“三个中心”的贯通。

在经验分享中,马宪颖表示,本地化、平台化是政务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需要做到政务、服务、商务的联动,还要不断结合新技术开发新场景,最后要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内容中来,真正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强、用好。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