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是一个名叫蒋捷的宋代词人描写樱桃的词,作者蒋捷我真的很少听到过,可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却熟悉得很,妥妥的名诗名句,经常被用在花鸟画中的题跋,我也曾用过可惜用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是谁写的,难为情了。“樱桃好吃树难种”,这是流传我老家的一句谚语,讲的是一个浅显道理,树种下了要好好管理才会有好的收成,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我老家诸暨市赵家镇花明泉,几乎没有种植樱桃的,小时候只听说过没看到过,读初中的时候,外头门的表姐结婚了,表姐夫是黄坑人,他老家我们叫里山的种有樱桃树,才移来二棵给了我家一棵,种在后门头小竹园边上,结果不多,一来是单株传粉不易,二来刚红了就会遭小鸟贪吃,可也让我们着实企盼了好几年,虽然很少能吃到可毕竟也有了自己的樱桃,此后因产量和光线的原因斫了。大约在十多年前政府大力倡导果树经济的时候,我的老家也兴起了种植樱桃之风,从风水埂开始到夏湖桥头,路二边都是樱桃园,每到4、5月果子成熟,放眼望去一片红云,在阳光下耀眼生辉,那红透的果子晶莹莹地挂在树上,吸引无数外地人前来采摘,此时马路二边都会停满车子,人来人往,一派丰收景象,如今随着果树热度的减退,已有好多农户退林还耕,要想再看到那片红云已很难了。
笔者作品《樱桃红了》
说起樱桃大家一定很熟悉吧。二月开花,四、五月成熟,樱桃刚结果时青绿色,随着温暖的升高,光照时间越来越长,果子也逐渐发红,到了成熟时红中带紫,透出阵阵果香,很招人喜欢。
我的家乡赵家是樱桃之乡,每年的四月底五月初是采摘樱桃的季节,这个时候从枫桥往赵家的路上会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一个产业就如一个人,有优势和劣势,据说最早的时候有1万多亩樱桃树,这几年疫情的原因好多已减产了,如今还是有6500亩。在赵家随处可见成片的樱桃林,最早熟的樱桃大约在4月中旬已经卖完了,现在能看到的属于晚熟品种,一般在5月1日左右三、四天时间,再过段时间就没有了,所以樱桃是非常有时令性的。据说樱桃全身皆可入药,鲜果具有发汗、益气、祛风、透疹的功效,适用于四肢麻木和风湿性腰腿病的食疗。樱桃性热,味甘,具有益气、健脾、和胃、祛风湿的功效。
赵家镇的樱桃栽种历史据说在上世纪50年代,叫短柄樱桃,是绍兴市诸暨市的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以前大多栽种在西黄山坑一带,就是我们小时候口中所说的里山,何赵泉坂地势相对平坦,又是沙漏地藏不住水,很少有人栽种,有也是在村旮旯偶尔种一二株,由于樱桃成熟的红色特别诱人,很容易招惹小孩子和鸟类的抢食,因此没有大面积栽种。大约2000年左右国家大力提倡农村发展果农经济,又重新兴起全镇种植樱桃热情,几乎村村都有一望无际的樱桃园,这里的樱桃种植面积是全省最大,被称之为“水果之乡”。
我老家花明泉没有其它经济作物,小时候有李子、桃子,后来割资本主义尾巴时全部砍了,种上了茶树,因品质问题也没有得到重视,分田到户后更成了口粮茶,有些地方的茶树斫了又重新种上李和桃,可惜品种没有从前的好。2000年左右,全国掀起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学习高潮,又规模化的种植了樱桃,也成了老家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比较大且在全市有名的有明泉果业和明乐果业,都种植在100亩左右,两位果园主都曾经是村书记,属于农村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明泉果业老板因主业不在种植,已不种植樱桃了,明乐果业还坚守着那份初心,其它的都是一些零星种植了,各家利用自己的田地种植樱桃,没有形成专业化,主要分布在荷埂头沿上京方向的马路两边。樱桃的收获依赖于天气好坏,如果在开花期没有遇到“倒春寒”,樱桃开花结果就会很顺利,那样结的果子也会很多,品质也会更好点,通俗讲大年,反之则是小年。花明泉的樱桃品种比较好,酸甜度刚刚好,汁水也非常多,明泉的品质好于其它的,它属于晚熟品种,在5.1放假期间采摘,收入也相比其它的种植户高些,这就是老板的英明之处。
作者作品《蕉绿樱红》
我摘樱桃的次数屈指可数,一来到了我这年纪已没有愤青和激情,二来对水果也不是很感冒,清楚记得一次是陪着侄女女儿去明泉果园摘的,明泉果业在缸窑山下离村庄和马路比较近,所以一般来摘樱桃的人都会就近光顾的。摘樱桃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树小而脆,不能用力容易折断,而且樱桃成熟有先后,所以摘樱桃必须是小心翼翼的,一颗一颗的摘,还要挑红的熟透了的摘,不能胡乱摘会影响后期的产量,幸好种植园的树都比较低可以站着摘,不像我们小时候种的樱桃树又高又大,基本都要爬高去摘又累又危险。
樱桃园已为采摘人考虑好了,一垄垄的,树也不高,都是改良产品,行走和采摘都非常方便,远远望去满眼的翠绿中点缀着红的、黄的、绿的小果子,晶莹中透着诱惑,也有些让人下不了手。小孩子摘樱桃纯粹就是一个“玩”的乐趣,看到满树红樱桃,只有东奔西走的,宛如花蝴蝶般绕着果树跑,一会儿“唉,这棵好大耶!”一会儿“哇,这棵好红哦”欣赏多于了采摘,我只能负起采摘的任务,其实所谓的摘樱桃,就是在于过程中的享受,完全不在乎吃,虽然你看马路两边停满车,可他们并不是为了吃而来,真正的目的在于身心放松和快乐。
明乐果业在乔马山下,远离马路又离村庄远,我没去摘过樱桃,明乐的主打产品好像是香榧和农家乐,2016年同学会在那开的,环境不错。第二次摘樱桃好像是陪萧山的朋友去的,时间好像在5.1放假,那年特别热樱桃也成熟的早,明泉和明乐已采完,不得已去了老家5里地的上京村一家叫上京果业社的采摘,树上面装着塑料大棚,由于没有风吹和雨打,樱桃的品相相对完好,朋友的儿子刚到很开心,不停地穿梭在树下,在闷热的大棚不一会儿就不行了,匆匆结束了采摘。
说起樱桃,又使我想起了2000年出差去山东,山东的樱桃有别于我老家的樱桃,个头比较大,颜色呢更深些,红中带紫了,与市场上在卖的车厘子非常相似,刚一开始就以为在卖车厘子,可价格比商场在卖的便宜好多,带着疑惑上前一问才知道是山东的特产,叫大樱桃,中国化的车厘子,是土生土长的地道中国货,价格也非常昂贵是小樱桃的3倍,但比进口车厘子便宜,甜度大,青岛、烟台、淄博有广泛种植。
作者作品《樱桃》
近年来,赵家镇政府也确实做了一些实事,充分利用独特的山水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做实做深传统茶叶、樱桃、香榧三大产业的特色文章,每年都会适时推出“四季风景、四季有趣”的文旅节目,打造农文旅融合的节庆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2020年4月18日我有幸作为乡贤代表受邀出席由赵家镇镇政府组织的樱桃红了暨乡贤恳谈会,说起乡贤我是真当惭愧的,乡贤,一词始于东汉,顾名思义,乡里的贤达。多指品德、才学为乡人所推崇敬重的人,既有食朝庭俸禄的好官,也有德高望重的贤者,还有贡献卓著的能人。对照这些我都没有资格参加,无地自容,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被赋予新的定义,也多指那些乡村传统文化的守望者、新时代的道德模范和具有正能量的人物。我是更加没有资格了,这点无庸置疑,也没有必要再去追究,赵家镇政府这种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的做法,确确实实证明了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得为赵家镇政府和领导们点个赞。
作者赠送给赵家镇镇政府的作品《樱桃红了》
2023.04.28完稿于望江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