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春播花生生长进入后期,管理上主要是保证地上部茎蔓稳健生长,延长枝叶功能,保持土壤干湿适度,以保证花生优质高产。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遇旱浇水增饱果。生长后期需水量虽少,但遇干旱天气根系易衰败,并引起顶叶脱落,茎枝枯衰,降低饱果率。所以,当土壤水分不能满足花生正常生长需要时,就要立即浇水,特别是沙白地,以保根保叶,提高饱果率。浇水时要小水或沟灌,切忌大水漫灌。遇雨积水要及时排除,若水分过大,影响根系活力,甚至造成荚果发芽、烂果。
二、根外追肥保顶叶。花生后期需要的养分虽少,但对产量的形成和提高荚果饱满度影响很大。花生根系后期吸收能力减弱,从结荚后期开始,每30斤桶加尿素三两或磷酸二氢钾一两,或混合喷施。隔7~10天连喷2~3次,每次每亩喷肥液三桶。可有效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提高荚果饱满度。
三、防治病虫。花生后期如降雨较多,湿度较大,易导致花生褐斑病、黑斑病等叶部病害和茎腐的发生。同时红蜘蛛、棉铃虫、盲蝽等也会继续危害叶片。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结合叶面喷肥及时防治,杀菌剂每桶水加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克、或40%氟硅唑乳油10毫升、或50%啶酰菌胺15克。杀虫剂可选用菊酯或甲维盐或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吡虫啉或烯啶虫胺或噻虫嗪等。有红蜘蛛的地块加入阿维菌素15毫升。一般间隔5至7天连防两次可控制危害。
四、适时收获提高荚果产量和质量。收获过早,大量荚果未能充分成熟,籽仁不饱满,出米率低;收获过晚,不仅容易落果,增加收获难度,而且会出现芽果、烂果,降低产量,影响品质。因此,应根据品种生育期和荚果成熟度来确定收获时间,当大部分果皮外表发青,内果皮发黑,俗称“青皮金壳”状,应及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