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致富梦

——记东胡集镇小埝村丰源生态家庭农场老板顾云峰

《涟水日报》记者杨海燕胡宗元

养殖致富带头人_养殖致富带头人典型材料_带头致富养殖

只闻鸡鸣声,林深不见影。一片60余亩的小树林葱茏密集,林下杂草丛生,成群的珍珠鸡、土鸡、贵妃鸡、大麻鸭、孔雀蓝野鸡等深掩其中,或刨土啄虫,或追逐嬉戏,或安然休憩,好一派闲散的田园风光。这是记者日前在东胡集镇小埝村丰源生态家庭农场内所看到的景象。

今年41岁的顾云峰是该农场的老板,他向记者介绍,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食材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生态养殖前景广阔。农场的发展正是顺应市场需求,通过生态养殖,保证了家禽的品质,从而满足人们对美味的追求。

顾云峰原本在工地上做工程,2015年底,他听从朋友建议,在充分考察市场后,投资建立了近80亩的丰源生态家庭农场。当时,我县很多家禽养殖场为了方便管理,养殖的品种都比较单一。顾云峰除了饲养土鸡外,还将目光瞄向了较为稀有的家禽品种,相继从广州市引进孔雀蓝野鸡苗、珍珠鸡苗、贵妃鸡苗,从山东临沂市引进五黑鸡苗,从山东济宁市汶上县引进芦花鸡苗,从苏南引进麻鸭苗等。为了规避风险,他每次引苗的数量都不多,通过试养来观察它们是否能适应苏北的气候。通过近半年的试验,他发现珍珠鸡的适应性强,而贵妃鸡则受气候等条件影响较大,成活率较低。于是,他及时调整饲养品种,并逐步扩大养殖规模。

一般家禽饲养以圈养为主,生长周期通常在八九十天,而散养的家禽生长周期则要在120天以上,成本也因此要高出30~40%左右。为保证食材的高品质,顾云峰选择了散养,将所有品种的家禽放养到农场内的树林里,让它们自由奔跑,啄食草虫,保证肉质鲜美。此外,顾云峰还在农场内种植了青菜、南瓜、菊苣、黑麦草等,这些都是天然的饲料,保证家禽的营养需求。散养也有弊端,很多家禽以树林为家,将蛋也下在了树林内,导致无法及时捡回,减少了农场收益。顾云峰没有注重眼前“小利”,而是放眼未来坚持散养,增强市场竞争力。

“养殖难,但是销售更难。”顾云峰表示,由于养殖成本高,所以售价也不便宜,很多饭店顾虑重重,不太愿意购进散养家禽。顾云峰就利用网络推广、朋友介绍等方式推广业务,以一传十、十传百的口碑相传,慢慢拓展业务范围。今年4月,经朋友介绍,一家饭店主动联系到顾云峰,询问他是否是正宗散养家禽,顾云峰就带了十几只家禽来到这家饭店,对饭店老板说:“你随便抓一只现烧现吃,吃好了再跟我联系。”经过尝试,这家饭店和顾云峰建立了业务关系。后来,这家饭店老板又来到农场考察家禽饲养方式,在看到家禽散放在小树林里后,立时下了数百只家禽的订单。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家禽品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目前,顾云峰已经把业务拓展到淮安、泰州、无锡等地,年销售额超过30万元。

“为市场提供品种多样、口味鲜美的家禽,同时,也实现了我生态养殖致富的梦想。我相信,今后的销售会越来越好。”展望未来,顾云峰的脸上泛起了笑意。他的目光里,有期待,也有自信和欣慰。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