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在孟津县常袋镇东地村的近2000亩软籽石榴种植基地里,红灿灿的石榴像灯笼似的挂满枝头,个个绽开像娃娃般可爱的笑脸,露出玛瑙般的牙齿,果香四溢,令人陶醉。粒大、肉厚、籽软、汁甜,是东地软籽石榴的特点,也是其受消费者青睐的原因。

走进东地村村民盛科的软籽石榴园,几位果商正在收购石榴,采摘、包装、装车,二三个人各司其职地忙碌着。果商张先生说:“我从事水果行业已经10多年了,早几年都是去更远的地方收购,今年发现东地村的软籽石榴也非常好,个头、颜色、价格都很满意,所以就在这儿订购了!”

“我们东地村的软籽石榴,就跟我们的日子一样,越来越红火了。”东地村党支部书记孟宏伟说,今年,该村已经靠石榴收入了200多万元,相比去年虽然石榴价格稍有下降,但逐年提高的产量弥补了收入,预计今年全村的石榴收入还会比往年有所增加。他还说,政府积极举办石榴节、石榴推荐会,极力提升东地石榴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种植户牵线搭桥,相信东地石榴产业会越来越好。

在盛科的石榴园,地里鲜红的石榴挂满枝头,硕大的果子将枝条压得“喘不过气”,偶遇一个咧开“嘴巴”的,露出晶莹如宝石、鲜红如玛瑙的籽粒,极具诱惑。“我的石榴卖相这么好,得益于坚持使用有机肥和石榴套袋技术。此外,果园全部采取滴灌肥水一体化及全人工除草、物理防蚊等措施来保证果园内环境,这是保证果子质量的重要因素。”盛科表示,拒绝农药、拒绝化肥让他的投入大大增加,但为了保证石榴品质,这样的投入很值!

如今,东地村的近2000亩突尼斯软籽石榴,已经成为常袋镇保水质、促民富产业“菜单”上的优选项。为了让软籽石榴惠及更多群众,常袋镇出台软籽石榴等产业发展扶持激励政策,通过举办石榴赏花旅游节和石榴采摘节,初步打响了东地软籽石榴品牌,催生了一批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东地村石榴种植户有180多个,成为远近闻名的石榴专业村。通过产业化发展亩均年收入2万元左右,丰收的石榴映红了东地村群众的致富之路。

“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培育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引导广大贫困群众大力发展优质软籽石榴、大粒樱桃、优质葡萄、大红袍花椒等绿色富民产业,让贫困群众端起‘生态碗’,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生活就像这火红的石榴一样越来越红火。”常袋镇相关负责人对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充满信心。

(郑占波 杨世伟)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