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最近,大方县小屯乡滑石村返乡青年李益生的生态养殖场接到一笔30头可乐猪的订单,仅这笔订单可带来收入13万元。“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我这160多头猪全部出栏后,一年可挣70多万元,一年当打6年工。”这位毅然放弃万元月薪回乡创业的年轻人快乐地弹了一下订单,眉宇间透着自豪。

既保生态,又鼓钱袋。近年来,大方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唱好“生态戏”,念好“致富经”,引导3万余群众通过走好生态经济“三条道”实现增收致富。

林下养殖成就群众“老板梦”。该县通过捆绑支农项目扶持,建立以奖代补考核机制,探索“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大户+散户”等林下养殖模式,并通过举办各类养殖技术培训班,鼓励群众发展鸡、猪、羊等林下养殖。同时,鼓励企业参与发展生态产品加工,既形成了稳定市场,又提高了产品附加值,逐渐形成生态品牌。

发展林下种植,变青山为“聚宝盆”。该县制定了《中药产业天麻专项发展规划》,投入500万元专项资金发展天麻种植,推进天麻种植面积由“小敲小打”走上“规模连片”。与此同时,鼓励和支持群众大力发展林下冬荪、半夏等中药材种植,在星宿、竹园等乡镇建立了1000多亩林下冬荪种植基地,在文阁、羊场等乡镇建立了1.2万亩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并辐射带动全县发展林下种植2万余亩,6000多农户直接受益。

发展生态旅游,变生态为“存钱罐”。谈起实施生态建设、发展生态旅游的好处,核桃乡乡长欧起灿眉飞色舞。去年,该乡木寨村将民俗文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共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1000多万元。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大方群众建起了乡村旅馆、特色菜馆、农家乐等达150余家,年产值1.2亿元以上。在林业和生态俱佳的羊场镇,1200多名返乡青年依靠青山绿水创办了豆制品加工厂、养殖场,开办特色菜馆、农家乐,形成了“豆干火锅一条街”。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