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去年加入翠屏大家庭的王场镇,以发展传统农业为主,稻鱼共生、稻虾共生是农民长期形成的种养殖习惯,曾被四川省水产局确定为“无公害水产品基地”。近年来,市场对小龙虾需求较大,价格较高,极大提高了农民养殖小龙虾的积极性。目前,全镇小龙虾养殖面积3000余亩,年总产量约80万公斤,总产值2000余万元。该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着眼长远,提出做大做强小龙虾养殖的规模与水平,打造“川南小龙虾之乡”。

致富经养殖小龙虾_致富龙虾养殖小视频大全_致富龙虾养殖小视频

△捕捞小龙虾 杨晓川 摄

连日来,宜宾范围内雨水充沛,气候适宜,正是鱼、虾茁壮成长的好时节。王场镇渔业合作社党支部副书记莫兴康也趁着好天气,加紧在自家承包的虾塘中进行捕捞。

“这几天订单比较多,所以每天都有好几个小时要呆在塘中。”这名壮实的小伙有着黝黑的皮肤和饱经风霜的面容,看上去十分精干。

当过5年兵的莫兴康,2013年从部队退伍。谈起养小龙虾,他表示完全出于自己“好吃”。“当时想到反正都喜欢吃,与其出去买,还不如自己养。”莫兴康说。说干就干,2014年,莫兴康流转了10亩地,开始了小龙虾养殖。初期不懂技术,他四处寻找技术人员前来指导,每天都守在塘边观察小龙虾的生活习性,经过几年的发展,他对小龙虾养殖的方方面面都了如指掌,养殖技术也有了快速的提升。如今,他以稻虾共生的养殖方式为主,还养了一些泥鳅和黄鳝。

“一块两亩的田一年能产五六百斤小龙虾,销售收入在一万元左右,比种庄稼强多了。”莫兴康为记者算起了账。

“去年小龙虾销售收入大概在七八万元左右。”莫兴康表示,他现在的规模还不够大,正准备继续流转土地,扩大养殖规模。同时他也加入了村上的养殖合作社,将与更多的养殖户一道,把小龙虾养殖产业做大做强。

致富经养殖小龙虾_致富龙虾养殖小视频_致富龙虾养殖小视频大全

△查看泥鳅长势 杨晓川 摄

为了大力发展小龙虾养殖,为全村所有的养殖户打造示范样板,王场镇胜平村正在修建一个标准化龙虾养殖示范基地。该基地是2019年上级帮扶单位对口援建村集体经济项目,由区人武部、宜宾监狱、区水利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统计局等联合投资40万元打造,共计建设57亩。

除小龙虾养殖基地外,连带打造快乐垂钓、轻松休闲、特色农家餐饮等高附加值产业,力争通过3年建设,实现一产转三产、农旅相融合,袋龙村民脱贫奔康。预计建成后,集体经济年产值增加约50万元,集体经济保底收益10万元。

“全镇无工业企业,污染排放等级低,非常适宜小龙虾养殖。”王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蒋爱民说道。据了解,为了支持小龙虾产业发展,王场镇党委、政府于2018年成立了小龙虾交易市场,方便养殖户进行小龙虾销售以及外地客商进行收购,形成规范化交易。目前,交易市场小龙虾日交易量在一吨左右,日交易金额为5万元左右。不仅宜宾本地,连周边许多市、县的客商都前来收购小龙虾,小龙虾养殖户不愁没有销售渠道。

小龙虾产业逐渐兴盛,其它水产养殖也在齐头并进。位于该镇胜和村的博豪农业有限公司,就以泥鳅养殖为主,其他鱼、虾养殖为辅。记者日前去采访时,该公司的负责人邓强正在成都进行泥鳅的销售,基地只有副总经理罗红带领几名工人忙个不停。

“下雨了,要时刻观察新下的鳅苗生长情况如何,会不会得气泡病。”罗红说,气泡病是泥鳅苗最容易得的病,2017年就发生了一次,当时一口塘的泥鳅苗全部死亡,损失大约在五六万元。自那以后,他们就请来了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现在对新下的泥鳅苗都要定时增氧或消毒,定时巡察,以免再发生类似情况。

致富龙虾养殖小视频大全_致富龙虾养殖小视频_致富经养殖小龙虾

△稻田养虾 杨晓川 摄

罗红告诉记者,她与邓强2014年以前都在外地务工,由于想回乡创业,他们通过多方考察确定了泥鳅养殖项目,回来后便流转了500亩土地,走上了养殖之路。2018年,公司实现产值1100万元。在销售上,公司的成品鳅和苗种在周边市、县供不应求,但邓强并不满足,他成立了四川鳅派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泥鳅的精深加工,将其做成熟食产品在网上销售,提高了产业附加值。

为了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邓强还于2014年成立了宜宾市翠屏区渔乡专业合作社,形成“公司+合作社+养殖户+基地”模式。他们给养殖户提供苗种和技术等,打通销售渠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2018年,专合社的成员已达700余户,养殖面积1500余亩,实现了1300余万元的经济收入,养殖户纷纷脱贫致富。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更好地为养殖户服务,带动更多的养殖户增收。”罗红说道。

按照全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王场镇积极争取上级项目,以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抓手,到2021年实现全镇以小龙虾为主的特色水产全覆盖。

致富龙虾养殖小视频_致富经养殖小龙虾_致富龙虾养殖小视频大全

△捞出的小龙虾 杨晓川 摄

蒋爱民表示,王场镇建设“川南小龙虾之乡”的具体思路分两个阶段,一是产业基础发展阶段,具体为建成高标准生态水产养殖基地为依托的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实现小龙虾养殖面积10000亩以上,其中稻虾养殖面积5000亩以上,小龙虾净养殖面积5000亩以上;建设虾苗培育基地一个;建设特色水产交易中心一个;特色水产实现年产值3亿元,其中小龙虾产值1.5亿元。

二是品牌塑造推广阶段。到2024年,创建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王场小龙虾”,创办“王场小龙虾节”,将王场打造为川南知名的特色农旅融合示范小镇。

下一步,王场镇将立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绿色生态产业项目,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全镇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引擎,积极谋划建设“川南小龙虾之乡”。

坚持走生态发展之路,既是时代的抉择,也是群众的选择。“王场镇将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翠屏勇当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绿色发展排头兵的实践中扛起王场责任,展现王场担当!”蒋爱民表示。

杨晓川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侯超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