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他年纪轻轻,却要放弃工作,回老家跟着父亲养鱼。不曾想到,七天之内接连受到打击。 接手养殖厂,却不满足父亲只是一个养殖户,他要着手进行改变。因为受到的一个刺激,他大胆养殖了一种当地没人敢养的鱼。果然不出所料,养殖这种鱼之后问题频出,但他却靠着一股钻研劲儿,另辟蹊径,不仅养殖成功,他的鱼卵还供应了全国70%的市场。看河北省唐山市的90后小伙程佳禹,不到四年时间,如何靠着一种稀奇鱼,实现财富从100万元到1800万元的跨越。
五年前受到的一个刺激,彻底改变了90后小伙程佳禹的人生。他从一种鱼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这种鱼不仅在市场上几乎见不到,而且当地很多养殖户中很少有人敢养。但就是靠着这一种鱼,短短四年时间,让程佳禹养殖场的年销售额,从100多万元快速增长到1800万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鱼呢?而程佳禹又从中发现了什么商机呢?
程佳禹带着记者来到他的养殖场,这里面,就隐藏着他的宝贝,价值千万。
程佳禹:这个鱼它属于温性鱼,这个鱼比较温顺。我给你细细的说道说道我这个宝贝。它的学名叫半滑舌鳎鱼。
半滑舌鳎,又称鳎目鱼,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鱼类,生长在近海的底层。因为眼睛长在同一侧,又叫比目鱼。
程佳禹: 这个鱼在我们行规里面有个讲究,叫黄皮白板。这一面是黄颜色的,底下,你看到了吗?这底下是纯白色的。
记者:没有任何的杂质。
程佳禹:对对对 ,没有杂质。
程佳禹:这个鱼就比较干净, 看着就比较干净。
程佳禹:纯白色的。
程佳禹又捞起这条三斤左右的半滑舌鳎,兴奋地给记者显摆起来。
程佳禹:这种鱼贵了。现在三斤以上的鱼,从我们这里卖。从我这里批发一百元一斤。
记者:那如果我想在餐桌上吃价格会更贵吗?
程佳禹:这条鱼从餐桌上吃到,至少得六百元以上。
但是,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在当地水产市场,却很少有卖半滑舌鳎鱼的。
采访:你这为什么不卖半滑舌鳎鱼呢?
商贩:因为舌鳎属于那种高端的,高消费。我们这一般都是卖这种海鲜,鱼之类的在我们这里不好养。
采访:鳎目鱼好卖吗?
商贩:不好卖!
商贩:一般都是高消费吃鳎目鱼。
90后的小伙程佳禹,靠着这种在别人眼中不好养、不好卖的半滑舌鳎,不到四年,就将家里养殖场的年销售从100多万元提高到1800多万元,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这里是程佳禹的老家。父亲在老家承包了水塘,养殖多宝鱼、牙平鱼以及河豚等鱼类,每年有100多万元的销售额,虽然利润不高,但是家里的日子还算富足。2009年,程佳禹大学毕业后,在北京的一家公司做了一名调度员。
到了2011年4月,程佳禹有了一个强烈的想法,他要辞掉北京的工作,回老家跟父亲一起养鱼。
父亲采访:爸你给我个场子吧,我也看一个。我就把那个场子给他了,你就弄着吧,你看着这人员,财力,反正什么东西你说了算。
程佳禹之所以要这样做,是看着父亲十多年如一日地辛苦养鱼,也只是一个养殖户。程佳禹不甘心,他要在水产界干出一番事业。这一年,程佳禹21岁。
2011年6月,就在程佳禹接手养殖场的第二个月,一件让他近乎绝望的事情发生了。
程佳禹:你一说到这个事我就不想提,特别伤心。
大妈采访:那都是死鱼,白花花的,各个车间都死了。出大事故了。
2011年6月25日的凌晨三点钟,一个电话将睡梦中的程佳禹惊醒。
接到电话后,程佳禹赶紧向养殖场跑去,进到养殖棚,眼前的一幕,让程佳禹这辈子都忘不掉。
程佳禹:整个都是白花花的一片,就没有活的了。看着那些鱼让工人抬出去的时候,心是真的疼,特别疼。
一夜之间,85个养殖池子的鱼全部死亡。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原来,由于养殖场年久失修,输氧管道因老化而在一个晚上全部脱落,池塘养殖的鱼供氧不足,一夜之间全部死亡。
程佳禹:当时那点鱼应该有四万多斤。
记者:全死光了?
程佳禹:对 全死光了。那一次赔了得有100多万。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程佳禹还没有完全从这场灾难中缓过劲来的时候,又一个打击接踵而来。
程佳禹母亲:他睡不着觉。我特别着急,我都哭了。
程佳禹:我就感觉就没有希望了,所有的梦想都烟消云散了,什么都没有了。我就想放弃了。
程佳禹又经历了什么打击呢?
原来,就在死鱼事件发生仅仅七天之后,一场大火将程佳禹所有的信心烧成了灰烬。
因为隔壁厂房电器失火,殃及到程佳禹的养殖棚。大火将木架搭成的房顶,烧成了灰烬,并全部掉进了鱼池里,4000多斤多宝鱼全部死亡。
程佳禹父亲:当时我留下了一些照片,我看那种景象,确实挺悲凉的。全烧塌了,什么都干不了。
程佳禹:你的努力,跟你最后换来的结果不成正比,一点正比都不成。那种落差特别大。
那段日子,程佳禹陷入了消沉之中。常常一个人坐在养殖场的一个角落里发呆。
而父亲却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按部就班地善后养殖场的工作。看着消沉不堪的儿子,父亲说了一句话,而正是这句话,让程佳禹幡然醒悟,再次鼓起了勇气。
程佳禹:他说你要记住,你选择了这个行业你要坚持下去,哪一个成功的人,哪一个做水产的人,不是从死鱼堆里爬出来的。
程佳禹父亲:我说你别看咱碰上这么点事,咱养了这么多年鱼,从小就干,真的是从死鱼死虾堆里爬出来的。
程佳禹:当他跟我说完这句话之后,好像就一下就把我点醒了。
对于程佳禹来说,不仅是要从死鱼堆里爬出来,更要从火灾过后的废墟中爬出来。但是有了父亲这个坚强的后盾,他信心更足!
唐山市曹妃甸区作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有着得天独厚的水产养殖优势。
借助着地理优势,程佳禹的养殖场里养着牙鲆鱼、多宝鱼、河豚鱼等海产品。
今天程佳禹的养殖池塘迎来一批新的河豚鱼种苗。
程佳禹:今天风有点大,我得把这个船别起来,要不然它会跑的。
记者:这是你刚进的河豚。
程佳禹:对 。
记者:这个河豚怎么这么大。
程佳禹:这是我培育的鱼种。
记者:那你的这个种鱼现在卖多少钱?
程佳禹:这个鱼多少钱我都不卖,这是我的宝贝。
记者:你这养了多久了?
程佳禹:这个鱼三年了。
程佳禹:带这种花纹的,黑色的,这叫东方红鳍豚。这种鱼是出口日本的,在日本也就是三十多元钱一斤。
程佳禹:这就叫菊黄豚,今年的市场行情,菊黄豚达到八十元钱一斤,这个鱼养殖两年才能变成商品鱼,这种鱼六两到九两是最好卖的。
到了2013年,已经在水产行业里摸爬滚打了两年的程佳禹逐渐成为了一把养殖好手。
而在这一年,程佳禹彻底不满足于一个养殖户的现状,决定进行改变。他成立公司、注册商标、树立自己的品牌。
父亲采访:其实我是高兴的,他要是说,你的冲劲越大,想法越多,我是乐意见到他这些的。
父亲对于儿子的做法在心里是满意的。然而好景不长,程佳禹却和父亲因为一件事闹僵了。
而这件事,在当时一传出来,就先遭到了周边养殖户的一致反对。
养殖户张总:当时我持反对态度,因为我跟他父亲关系很好,我说他这么年轻,我们这些老人不行,你能行。
大妈:程程你养这个能行啊?这个成本高,费用也高,比养殖牙鲆鱼和多宝鱼费用要多一倍的价格。
养殖户张总:成本这么高,也没回报,太不靠谱了。他特别年轻,还没经验,我们这些老水产都不行,都不行,认为他肯定不行。
程佳禹究竟要做什么,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应?
而说起这件事,就不得不从程佳禹受到的一个刺激说起。
程佳禹:一万多条鱼他卖了九百八十万元。真的是一个天文数字。你想想,那会儿能有上百万的身家,那种感觉真的太刺激了。
程佳禹说的这种卖了980万元的鱼,就是半滑舌鳎。这种鱼这么赚钱,为什么周边的养殖户不仅自己不养殖,而且还都反对呢?
在2013年,程佳禹的养殖场一年100多万元的销售额听起来还可以维持日常的生活,但是这些鱼所能带来的利润却越来越少。随着这样的牙鲆鱼、河豚鱼等在全国范围内的养殖量越来越大,利润却越来越薄,程佳禹有了转型的想法。
程佳禹:那会那些多宝鱼、牙鲆鱼价格还能达到40、50块钱一斤。利润能达到40%。再缩小的话,利润也就是百分之十几。多少有一些利润。但是这样的话,工作量是一样的,为什么不去找一个新的品种,进行一个新项目进行开发。能够把产值提高一点。
程佳禹考察了周边的市场,也打听到了半滑舌鳎的产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程佳禹打定主意,要养殖半滑舌鳎。父亲听到了这个消息,极力反对。
程佳禹父亲:我之前也养过舌鳎,包括我的朋友,他们养过,我们土话,挨舌鳎咬了。
记者:挨舌鳎咬了。
记者:当时情况怎么样?
养殖户采访:不好,当时失败了,当年赔了将近200万块钱。
父亲采访:当时干这个觉得这个是好品种新品种,但是没想到,一下子赔了这么多的钱,这个产业当时一下子就停了。
原来,在2005年的时候,程佳禹的父亲尝试着养过这种半滑舌鳎,由于技术不成熟,一次性就赔了40多万元。再加上周边的养殖户都在半滑舌鳎的上赔了钱,所以父亲还是想继续养一些自己熟悉的鱼种。
父亲采访:咱们就踏实养牙鲆,外塘养点河豚,至少什么样咱们能看见。
但是,程佳禹不仅自己铁了心要干,还要说服父亲支持自己一起干。
程佳禹采访:这个东西利润真是特别可观。有的时候我就会拿着这个例子,侧面的刺激。我就想别人养不成,咱未必养不成也没觉得这个鱼有什么不好养的,就大胆的尝试嘛。
父亲:没法弄啊,后来爷俩就拉锯呗。
程佳禹:这个例子在我脑海里不能说每天都想这些事,反正就是不甘心,就想养一养,就想试一试。
最终父亲还是被说服了。2013年7月程佳禹花了40多万元买进了13万尾半滑舌鳎鱼苗。程佳禹很兴奋,他似乎都能看见到巨大的财富在向自己招手。
然而,六个月之后,程佳禹却怎么也兴奋不起来,他在这批鱼苗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一个鱼塘一起养殖了半年的半滑舌鳎鱼,有的能长到一斤半到两斤,但是比例很小,只占到10%左右;而剩下90%的半滑舌鳎鱼只长到二三两左右。出现这么大的差距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程佳禹拿出来了两条同样长了八个月的半滑舌鳎,给记者展示。
程佳禹:同样时期的,养到现在,大的平均一斤二两到一斤四两 。
记者:那小的呢?
程佳禹:这个小的也就是二两左右。这个公鱼让它使劲长 也就能长到四两到半斤。这一条鱼它能卖300元钱,那这一条公鱼也就卖二三十元钱。
原来,没有养殖经验的程佳禹并不知道半滑舌鳎这种鱼中会涉及到公母比例的问题。同样的一批鱼苗中,正常的情况下,母鱼生长快,体重大,占20%左右。公鱼生长慢,体重小,占比在80%左右。
后来程佳禹才知道,自己养的这些,被卖鱼苗的动了手脚。其中母鱼只占了不到10%。
公鱼长不大,达不到商品半滑舌鳎的要求,只能处理掉。再加上鱼苗整体状态不好,养殖过程中又死了一部分,到了2014年7月,养殖整整一年之后,这一批13万尾半滑舌鳎鱼苗,只有1000多条达到了出售的标准。
程佳禹采访:当时就感觉特别无奈,但是也没有办法去找人家说啊,就是自我调节呗。其实一方面有一种因为我的不懂,让人家钻了空子。
但是让程佳禹感到意外的,这件事竟然朝着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了。
剩下的这1000多条三斤左右的半滑舌鳎商品鱼最终卖了40多万元,把买鱼苗的钱收了回来,这让程佳禹喜出望外。
程佳禹:这个鱼它价格高啊。剩的那些鱼,连大的带小的,到最后把买鱼苗的钱还赚回来了。这其实就对我是一个心情的安慰。
这更加坚定了程佳禹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的决心。
干劲十足的程佳禹想到了一种办法来提高母鱼的比例。公鱼生长的速度慢,那同样的生长时间里,个头相对较小的不就是公鱼吗?把小的淘汰掉,自然母鱼的比例就会提高。
但是,现实很快就将程佳禹否了。
筛选之后,原本以为母鱼的比例会大大提高,但是万万没想到,程佳禹却在这些鱼中发现了一些“另类”。这些鱼个头虽然比公鱼要大,但是却远远赶不上母鱼,依然达不到出售的标准。这又是什么情况呢?
通过询问专家,程佳禹得到了一个让他哭笑不得的结果。
这些鱼,竟然是“伪雄鱼”。
半滑舌鳎中存在一定比例的“伪雄鱼”。这些“伪雄鱼”在小鱼苗时期是母的,开始生长速度快,无法用肉眼筛选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母鱼转变成了公鱼。几乎停止了生长,自然达不到出售的标准。
黄海所陈教授:经研究发现长不大的“伪雄鱼”,它能够发育成熟,能够产生精子,能够繁育后代,但是不幸的是,“伪雄鱼”的后代百分之九十五甚至百分之百的都变成了雄鱼,这样就导致了恶性循环。
程佳禹想要进一步扩大养殖半滑舌鳎的规模,如何辨别并淘汰“伪雄鱼”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程佳禹与中国科学院黄海研究所合作,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辨别公母。
黄海所陈教授:那么我们剪一点鱼鳍或者刮一点鳞片,我们做一下实验,我们就能鉴定出这个鱼在遗传上是雄性的还是雌性的,这样的话就为渔民提供了一个坚定性别的可靠有效的方法。
程佳禹一方面通过优生优育,选出来品质优良的种鱼,另一方面通过筛选尽可能多的将半滑舌鳎商品鱼苗中的公鱼淘汰掉。
经过这一系列的措施,程佳禹养殖场培育的半滑舌鳎商品鱼苗,雌鱼的比重能达到25到30%左右,远高于市场上的大多数供应商。
这样虽然大大增加了成本,但是程佳禹觉得很值!
父亲采访:尤其是程程,就跟我说爸咱们合着这批苗咱们不挣钱,咱也得苗弄好了。
程佳禹:就是说我们在做卵的时候,这个卵质量不行的情况下,我们不会让客户来取。有一个诚信在里面。
由于对自己的鱼苗有信心,程佳禹会给一些想要养殖半滑舌鳎的客户,免费提供一部分鱼苗,在养殖成功之后再签合同大规模供应。这个办法让他逐渐打开了半滑舌鳎鱼苗的市场。
记者采访时,遇到了一位来自山东的养殖户。因为是第一次养殖半滑舌鳎,程佳禹免费提供了2000尾鱼苗给他试养。如果试养成功,他们将签订10万尾半滑舌鳎鱼苗的供货合同。
养殖户:这是多年的合作关系,反正是先给一批,回去做实验。免费给供应的。
记者:10万尾价值多少钱?
养殖户:接近一百万了。
程佳禹:他们拿到基地先做一下实验,存活率高了他们就跟我签订单了 。
记者:也就是先免费送他们试试。
程佳禹:对对。
记者:你这也是对自己的鱼苗很放心吧。
程佳禹:对啊 ,那肯定的,信心百倍。
对于长到两斤以上的商品鱼,最贵可以卖到160元一斤。程佳禹与高端酒店合作,做出来的半滑舌鳎菜品既保留了本身的鲜味,又符合当地的饮食习惯。
截止到2017年,程佳禹工厂化养殖面积2.6万平米,养殖池塘600亩,年出售半滑舌鳎商品鱼16万斤,鱼苗200万尾,鱼卵200公斤,销往福建、山东、辽宁等地,他的养殖基地供应了全国市场70%的半滑舌鳎鱼卵。年销售额达到1200万元。再加上养殖的牙鲆鱼、河豚鱼、海参、多宝鱼等海产品,程佳禹的年销售总量突破了1800万元。
程佳禹说,梦想总还是要有的,因为他坚信总有实现的那一天。程佳禹在养鱼的道路上,有着发现商机的眼睛,面对挫折的勇气,更有着一个不忘初心的信念。程佳禹的故事告诉我们,创业不但要胆大,更要心细,只有不断打破自己内心的舒适区,才能逐渐走向成功。
致富经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21:17—21:47
致富经重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13:42—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