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经验报告总结 本人从事过多种不同的社会工作,在大学时拧过螺丝,扭过蹦床,发过传单,卖过保健品,也在驾校里整理过资料。在25岁之前干了各种各样的工作,西餐厅服务员,广告文案策划,咖啡师,行政助理,淘宝美工。都沾着自己性格的一点色彩,蹦着青春的鲜活气息。但是25岁之后,结婚生子,虽然家庭没有太大压力,但是感觉自己没有一样可以拿得出手的专业技能。通用却不适用。在又一次辞职之后,近两年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想在一个大企业长期发展成了难题。虽说中国老龄化时代即将到来,但是青年爆发的时期也到来了,年轻劳动力的“通货膨胀”,造成企业压低薪资福利的一个触点。虽说人难找,但也不少。 通过几次面试和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总结以下几点经验,希望给同样的求职者带来帮助: 1. 网络招聘需谨慎 中介不要接 由于人才流动的频繁,近两年有个新兴企业:人力资源/职业介绍所,简称中介。有好的也有坏,恶劣一点的以”为世界500强企业招聘”,包进,高薪,福利好,基本都是骗人的,其实就是向各大电子厂贩卖人口,双向收取劳务费。本人23岁刚出来找工作的时候,就被骗过,交完手续费和体检费,安排面试,其实就是最基层的员工,最后人数过多被刷下来,就说回家等通知,一等就了无音讯了。

我曾经不死心,要求留在该企业工作,也算是一份工作,其实是想看看该企业是怎么盈利的,根本没有工资,所谓的工资就是你卖人头的钱,所以不想骗人就没有钱拿。最后本人还是离开了这个机构,一分钱都没有赚。为了良心。 好点的,真的是什么岗位招什么人,只是工作地点都在偏远的地方,专门骗取外地务工人员。经常看到人才市场有拖着箱子,行李一堆等待的人。有些被骗签了合同也不好回家,就忍辱做了这份工作。有些聪明的就懂得回去,只是来回折腾,时间,精力,路费无处报销。 所以网上,经常以“高薪,不需经验,工作轻松”为噱头的招聘信息要多加注意。在应聘时多思考,天上不会掉馅饼,拿多少的钱干多少的活,估量之后再行动。 2.各大网站招聘信息分析 58,赶集,百姓作为3大平民网站。忽悠的招聘信息最多,基本上头几条都是中介招聘的。跳动的头像,客服电话闪花眼,都是来拉人头的。但是小型餐饮,酒店或者私营企业会喜欢在这些网站招聘导购销售等职位,因为对于企业而言,比较节约成本,而且目标也明确一些。 基本上上面会有很详细的工作要求和薪资待遇。适合拥有特殊专业技能或有兴趣爱好打算创业的人员在上面招聘,比较靠谱。 智联,前程无忧,xx人才网等比较正规和大型的专业招聘网站,上面的条目就更加清晰了,要求也更加严苛,大部分是国内知名企业,因为它们有这个资本投入这个招聘成本。

适合有多年工作经验想跳槽的员工,或者有初步职业规划的在校大学生,可以选择知名企业实习。网络企业名目相当多,应该是只要能力够,总会找到适合的好工作。 3. 当地人才市场 人才市场是大型的现场招聘集合点,形形色色的人流攒动,但是主要还是面对最基层的员工招聘,应为需求量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高,比较好搞定。就是一个集市,你情我愿,且比较真实,没有中介介入,但是其中不乏有大型企业,还是要预约面试,一波三折的几面之后才能排版要人。鱼龙混杂,各取所需。 我在最近的求职过程中,主要专攻人才市场,其次是智联等专业招聘网站,一定要避开中介,实在没有办法,下下策才是出点钱找个工作,但往往有给人卖了的感觉,所以绝对要小心。 有些网站招聘,虽然是写直招但其实还是中介机构。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外包”。在HR管理这一块,由于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招聘成本,比如说它是一家专门为机械加工生产的企业,它专注于生产产量,那它需要的第一劳动力就是产业线工人,它没有精力去培养和管理一个人力资源部,它就可以把它直接转给外部的人力资源机构来做这一块的工作,出少于养活一个人力资源部的钱去招聘还不用烦心。那么那个机构就叫人力资源外包企业。

现在很多企业已经直名不讳的叫xx外包公司了。我又一次找工作就被外包了,但因为体检不合格没去。来回剥了有一半的工资。开4500或者更高,最后到手2800左右。交掉保险,只有2000左右。这种企业往往门面做的相当正规,面试也是一环又一环,但是大部分是装样子的,如果在你的笔试或者机试过程中放水,那么你就要提防了。虽然最终是给了一份比较正规的工作,但实际工资与你的期望薪资相去甚远。但其实你是值这个价的,只是被卖掉了,回扣在外包公司口袋里,但是你自己去跟企业谈,企业是不会给你开这个价的,所以要斟酌一二。 招聘过程中要找好方向,自己到底想干什么,不要跟无头苍蝇一样,一通乱窜,最后往往因为这个不合适,这个薪资低,这个企业看不上,这个企业不够格。搞得自己心灰意冷,破罐破摔,随便找个工作了事,毁了自己的履历。 HR在面试中是很看重工作经验的,我就是由于从事太多工作,而被HR面试时认为自己不够稳定,企业不会放心招聘。因为培训也是需要成本的,企业培养你不可能希望你走,损失严重啊。当然面试着装谈吐也能扭转这些劣势但是对于一个刚刚坐在你面前的陌生人,你是比较相信他的话还是纸上的数据。这一点,换位思考一下,你也能理解HR的难处了。

个人认为,如果学习能力不强,专业技能学的不扎实,还是不要轻易尝试太多工作。把兴趣留到业余比较好,我本人深受其害,每次面试官都以苛刻的言辞和挑剔的眼光逼问你,为什么要离职,感觉真的不好受。还要回答的礼貌客气,对于过于短暂的工作时间,自己也没办法好好交代。最后大企业一般都是拒绝的。除非你给出一份明确可行的职业规划,而且让面试官看到你有实现的能力。作为大企业HR要省事和图保险,还是比较偏爱面试高学历高资历的人才 。所以,有时候你觉得面试官高冷苛刻,其实是因为你还没到他们眼里的高度,所以他懒得理你。作为外国管理者甚至觉得面试你是浪费时间的事。所以很伤自尊心。 过了25岁,没有长久可靠的工作资历,是很难找到好工作的。都说“二十岁的时候跟对人,三十岁的时候做对事”。过了25岁,得给自己一个职业规划了。让你的稳定,轻松搞定面试。 本文档由香当网()用户上传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