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嚣 蘧发 挥 视 觉 符 号 在 电 教 优 质 课 中 的 作 用董秀民1( 1. 山东教育电视台山东济 南 2 50 0 1 4 ;张 静 22 . 山东省 济 南 第 一 中 学 山东济 南 250 10 0)教膏科学【摘要] 一 节成功 的电教优质课不仅要具有精彩 的教学 内容, 恰当的视觉表现 形式也很重要. 制作技术精良 、 画面清晰、 思路新颖的作品 会更好地表现教学 内容。【关 键 词 ]视觉 符 号 选 题 适 度 简 洁 摄 录中 图分 类号 : G 柏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1671—7597(2∞ 8)0720139—01电教优 质课 作 为利用多媒体技 术传播课堂教学 内容的方式。 主要 靠视觉 符 号 来传递教学 内容, 但是目 前很多电教优 质课 由于忽视视觉 符 号 的重要 性而使作 品显得粗糙、 难看, 难以传播, 所以对视觉 符 号 的把握和重视显得尤为重 要。 视觉传播是运用视觉符 号 和符 号 系统构成独特的视觉 语言, 用来传达有 效的信息, 其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可视性。 人们通过视觉的认知。 在瞬间便可对信息做出解析。 [1]本文 针对目前电教优质 课中 易对视觉符 号 忽视的现象, 从选 题 、 素材、 画面、 摄 录 等几个方面分析视觉符 号 的重要性。
一 、 连墨任何学 科都能找到和多媒体结合的切入点, 也 就是说任何学 科都可以完成从语言符 号 向视觉符 号 的转化, 当然并不 是说任何一 门学 科 在使用多媒体上具 有均等的优势。 一 般来讲, 语文、 英语及史地 生等感性的学 科,运用多媒体课件更多一 些, 主要是这些学 科资源较丰富一 些, 同时在情景营造、 形象生动上占据优势。多媒体教学 具 有传统教学 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微观、 危险的实验或现象, 通过多媒体视觉信号 模拟可以变的安全、 易于观察。 比如模拟核聚变、 分子运动等微观世界的变化过程, 理想情况下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匀速滑动等在现 实世界很 难实现的运动。 化学 实验课中 有些有一 定危险性的实验, 电教媒体都可以在这些地 方一 显身手, 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 再者对在课堂上不易进行实物观察的课, 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再现 功能来表现 , 比如初中机械‘凸轮机构概述》 。 凸轮机的内部结构不 可能解剖开来观察, 也没有相关 模型, 这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就能解决这一 难点.有 些老师选 用的多媒体课 , 不典型, 不适 合用多媒体表现 , 这是选 题的失误。 比如在适 合用实物试验的地方用课件代替, 如一 节 初中 化学 ‘一定溶质 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 这节课 涉及的化学 实验没有 危险性。
易于操作, 而教师采用课 件来模拟试验, 虚拟的实验过程得出的实验结论, 不能信服于人, 只有真实的实验才有说服力。=、 多媒体素材薹运用得体, 使用恰当。 才麓凸现多娥体在优 质课 中的作用一 般电教优 质 课爱犯的通病是过度 使用多媒体, 为了突出多媒体的作用, 通堂使用多媒体, 老师隐身到机器后面, 似乎采用这种形式 上课 , 老师的主体作 用缩小到零, 不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教学 模式 , 才符 合新课改精神, 而实质 上老师是带上电脑这个假面具 在课 堂上教学 , 是改人灌为电灌, 信息量超载, 灌得更 厉害。 追求形式 化。 表面 上是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体现 建构主义、 小组互助等现代教育学 习理念, 其实不过是把大黑板换成 小黑板, 这种只追求形 式变化而内容不 变的换汤不换药的做法。 即使在网络教室上课, 也还是传统课 堂的翻版。 电教优质 课中 另一 现象是多媒体课 件包打天下, 用多媒体课件解决一 切问题 , 不管合不 合适 , 比如用多媒体模拟称重 , 模拟量角度 , 模拟一 些完全可以实际操作 的试验。 科学讲究实证。 视觉 符 号 虚拟的过程或者现 象, 不 具有 实证性, 不具 有客观说服力。
相反, 这种打着创新旗帜的知识 灌输, 束缚了学 生的探究热情和动手能力。 很 多优 质课 上得很繁华。 几乎和视听轰炸成了同义词 , 课堂被视听素材塞得满满当当, 让人眼花缭乱, 目不暇接 , 一 节 课下来却一 无所获。 素材拉杂不 精简 , 页面花哨, 无效信息太多, 过量信息会降低对有效信息的注意。三、 简 洁 即羹无论是在单幅画面 构图还是在视听材科的选 择组合上, 都要 精简 。 要言之有 物, 与主题 无关 的枝节 一 点也不 能要, 哪怕这些视频画面 很美。 有一 个课 例, 小学 数学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 系》 , 老师选 了日出地 平线的景象, 配以舒缓优美的《日光曲》 作为背景音乐, 配以诗歌朗诵: 一 轮红日, 从地平线冉冉升起……猛地 搭眼一 看, 还以为是上欣赏课呢, 这个课件偏离了课堂的主题 , 把课上得失去学 科特点。即使从大方面 看, 这种做法也 不是很 得体。 我们近年的课 程改革, 提倡课程整合, 不 仅仅 是信息技 术与课程的整合, 而是一 种大的整合, 是各学 科间的大整合, 但还是要结合实际, 要完成课堂既定的教学 目 标。上海师范大学 黎加厚教授2007年底在山东的一 次课题 培训中 讲到网络课程的设计时提到一 种理念: 简 洁 即美。
举了一 个flas h动画 的例子:shift llappens, 这是Y ouTube评出的一 部获一等奖的f l ash短片, 看了有一种震撼心灵的感觉。 之所以给人震撼, 不 仅在于它理性的分 析。 更在于它对视觉 符 号 的恰 当运用: 画面 以英语字母为主, 配以同样内容的解说, 即使有一 两个画面也 是规则的几何画, flas h很 短, 因为简 洁 , 所以郑重 , 言之灼灼, 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数据翔实, 所以有理有据, 提供给人一 种理性的 思维宅间。视觉艺术尤其追求形式美感, 用恰 当的形 式表 现 内容 , 形 神兼备才是一 个好作品, 比如初中 物理‘光沿直线传播》 , 有的课 件用示意图的 方法, 用线条箭头表示光线传播的方向; 有 的用一 个小孩的影子, 处理成简笔画的样子。 用示意图简 单规范, 但失去了生活联想, 显得枯燥呆板, 而用小孩影子的方法, 形象生动, 寥寥的几笔简 笔画, 既不影响画 面重 点信息表达, 也因更接近生活, 更接近学生已有生活体验, 面易于接受。四、 摄 录 技术很 t耍因为是教学 录 像课。 侧重于教学 内容, 很 多优 质课不 太重视摄 录 水平, 虽然优 质课 主要 看教学 水平的高低, 但作 为录 像课 , 教学 过程要 通过摄 像机的镜头语言来表现。
所以视觉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获得好 的视觉 效果, 从硬件设施来说, 首先摄 录 设备要 先进, 图像清晰 度 高。 图像不 清晰 , 老师的水平再高也 体现 不出来, 另外也影响再现 课件。 在表现 课件内容 时, 有个小技 巧, 在后期编辑的时候, 直接截取电脑视频输出, 减少中 间环节的衰减, 播放效果就好 很多。 有些优质 课在需要表 现课 件的地方, 直接用摄 像机对着电脑屏幕拍摄 。 信号 通过电脑显示器、 摄 像机的双重衰减, 信号 质量不好, 还有 些出现 画面跳动的情况,效果很 差。 画面 的取舍、 构图, 镜头的推拉摇移, 摄 像机机位, 都可丰富画 面语言。 单机拍摄 , 各种景别的镜头少, 一 般只有一 个中 景镜头对着老师和黑板, 没法表现 老师的表 情细节和学 生的学 习情况。 单机拍摄 范围有限, 课 堂范围又大。 不 能完全表 现现 场气氛。 有 些单机拍摄 的镜头采用肩扛拍摄 , 摇晃厉害, 即使单机拍摄 , 最好使用三角架。多机拍摄 画面 镜头丰富, 可以有全景表现 整个课 堂气氛, 可以有 中景镜头表现老师讲课 , 也可以有特写镜头体现老师的面部表情表 现教学 情感, 也 可以有学 生的学 习情况的镜头。 但各镜头切换一 定要 根据教学 内容教学 需要, 不能有明显滞后教学 过程的镜头。摄 像者要熟悉教学 内容 , 在拍摄 前与授课 老师事先沟通, 了解哪些需要突出, 哪些可以淡化, 后期编辑教师要参与, 编辑要突出课堂重点。参考 文 簌 :[1 ]鲁晓笑, ‘视觉创新 : 演绎新 媒体时代的视觉奇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