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王峻峰 通讯员杜京彧)近日,辛集市出台《关于大力改善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实施更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制度、提升政务大厅服务功能等一系列措施,旨在切实解决在政策落实、项目落地和企业经营环境中的突出问题,着力培育亲商敬商安商富商的环境,加快形成市场主体活力竞相释放、创新创业蓬勃开展的良好局面,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美丽幸福辛集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更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清理现有涉及市场准入的审批事项,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事项,一律取消。探索推广负面清单管理方式。鼓励创业创新,对市场上出现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在名称核准、经营范围登记、住所(经营场所)限制和行业管理等方面,降低准入门槛。

延展权力和责任“两个清单”。推进“两个清单”向基层延伸,在市级实行“两个清单”制度基础上,加快向乡(镇、区)推进,做到“纵向到底”,积极构建政府权力运行监督制约的完整链条,加快形成权力事项、责任事项、追责情形“三位一体”的权责体系。实现“两个清单”全覆盖,将所有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以及与行政行为相关的各类检查、检验、检测、检疫机构(单位)全部纳入“两个清单”管理范围,做到“横向到边”,实现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在行政权力清单外不准设定和实施其他行政职权,在责任清单内不准推诿扯皮、懒政怠政和为政不为。

提升政务大厅服务功能。做到“应进必进、应办必办”。加强市直部门便民服务大厅建设,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严格落实“两集中、两到位”要求,加快实现部门内部行政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行政审批科室向政务服务大厅集中,确保审批事项和审批权限到位,消除厅外审批、体外循环现象。各部门要在审批上做“减法”,打造环节最少、路径最短、要件最精、收费最低、自由裁量权最小的行政审批流程;在服务上做“加法”,完善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预约服务、延时服务、领办代办等服务机制,形成更加规范、科学、便捷的办事流程。

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提高政策推出效率,严格政策文件印发时限,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的规范性文件,要在7个工作日内印发,有重大修改意见需要协调的须在10个工作日内印发。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大力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将政府网站打造成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发布权威政策信息的主渠道。开展政策免费培训和送政策上门服务,帮助群众和企业了解政策,用足用好政策,切实解决政策信息不对称问题。

建立重点项目落实保障机制。实行重点项目分包责任制,对在谈、签约和在建的央企合作项目、民企合作项目、外商投资项目进行梳理汇总,分级、分类建立重点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形成“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实行“工程式推进”“挂账式督导”。建立重点项目“绿色通道”,筛选一批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龙头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计划,发放“重点项目绿色通道通行记录卡”,对重点项目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收费检查等进行全过程登记,进一步规范审批服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坚决禁止超时限审批、故意刁难、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推诿扯皮、违法违规收费以及指定产品厂家、施工单位等问题,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达效。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