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这么拼,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化学教育期刊”添加关注!化学教育好文尽在于此!
公告:《化学教育》官网启用新网址,建议大家认准网址及网站模样,以免被假网站欺骗!
恭喜在优质课展示评比中获奖的老师!
您想“一举多得”“一石二鸟”,将优质课例变成文章发表吗?
《化学教育》的“优质课例”栏目,是您最好的选择!
请浏览写作指南,欢迎投稿!
【讲解】《化学教育》栏目“优质课例”,主要目的是展示和推广新颖、有效、鲜活、优质的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案例,给一线教师提供教学改进的参考范例,促进优质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的传播和共享,推进我国化学教育均衡发展,同时为研究者提供“化学课堂教学课例”这一生动的研究对象。
【讲解】副标题中的“教学主题内容”即所用教材中的教学主题内容,平时教学单元或课时或复习专题的主题内容。
【讲解】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即读者看摘要而不用阅读全文,就可以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优质课例的摘要可以包括:当前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的教学主张(思想)及所做的改进或创新之处,落实教学主张及创新的教学实录,教学效果等。
【讲解】其中,“教学目标”是文章的核心,所有的其他内容都是围绕教学目标的,没有教学目标,其他内容的价值和意义将无从谈起!“教学实录”是文章的重点,展示教学实施的具体过程,便于同行复制和借鉴。
【讲解】对“教学主题内容”的分析,要开门见山,明确地告知读者是哪个版本教材的哪一个章节的哪一个课时的“教学主题内容”,是哪种课型(新授课、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实验课、习题课,或者其他),具体分析的视角包括其涉及的知识、概念、实验、技能、方法、情感态度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关的前后教学主题内容的联系,可以承载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阐释具体内涵,不要只是堆砌核心素养的名词)。可以用文字表述,也可以给出知识关系框架图等,需要将分析时所用的教材及其他参考资料标注为参考文献。
【讲解】对“教学现状”的分析,一定要查阅该教学主题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研究、实验改进、问题讨论等的文献,特别是在《化学教育》上发表的文献,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总结出教学现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找到值得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地方,从而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明确和突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和创新点。
【讲解】撰写本部分内容的注意事项:
(1)请根据第1部分的“教学现状分析”,通过与已有文献的比较突出自己的教学思想和创新点。
(2)写“教学思想”,切忌大段地重复课程标准的内容,切忌大段地重复某个教育理论的内容,切忌大段地重复某个专家的理论或文献,即“课标中已有的”“百度可查的”“文献已发表过的”“众所周知的”理论,不要空泛地重复,如果有必要引用,一句话点到为止,标注文献来源即可。切记,教学思想不是重复理论,而是要给出符合相关理论的作者自己的“干货”,要与“教学主题内容”密切关联和融合,让理论在“教学主题内容”和“课堂”中落地生根,这才是创新,而复制粘贴理论是没有意义的。
(3)写“教学思想与创新点”,要结合“教学主题内容”来具体阐述,不要空泛地论述,例如“利用化学史教学”,不要空泛地论述“化学史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体现科学方法、可以表现爱国主义、可以展示科学本质”等,而是要真正查阅和求证与“教学主题内容”有关的化学史实(这是根本,也是干货),化学史实与知识、概念、方法、素养等的具体联系,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这些化学史实。切记,无论谈什么思想和创新点,都要结合“教学主题内容”,不能让“理论、思想、时髦名词”空转而无具体内涵。
(4)总之,就是要尽可能地提供可供同行借鉴的可靠的干货,切忌“假大空”的内容。
【讲解】撰写本部分内容的注意事项:
(1)请根据第1部分“教学主题内容分析”,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二者要相互匹配;
(2)必须要有明确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等目标,这是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没有这个目标,再好听的目标或名词都是枉然;
(3)切实可行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科学方法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等,要具体明确,不要只是堆砌核心素养的名词或其他好听的词汇;
(4)教学目标要体现在后面的“教学实录”中,即写下的“教学目标”就要在“教学实录”中看到落实,请不要随意乱写教学目标,不要过分拔高,不要过多延伸,一定要是实实在在的、真正在教学实录中达成的目标。
(5)请不要写“评价目标”,既然教-学-评一体化,再写评价目标,是相近的、重复的、多余的。
【讲解】本部分的写作要求:
(1)请以简图或简表的形式,给出教学流程,具体形式及内容如表1(也可以用图片形式,内容要求不变)。
(2)只需要简洁精炼地给出“主要教学环节”“教师的关键教学行为(提供资料、提出问题、布置任务、讲解知识、演示实验等)”“学生的重要学习活动(阅读分析资料、回答问题、填写学案、观察实验现象、搭建结构模型、解释实验现象、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合作实验、汇报讨论结果等)”“教学设计的意图、谋划或目的”,不必交待具体细节,后面的“教学实录”中再展开和呈现具体内容。
【讲解】本部分的写作要求:
(1)以“教学环节”名称为标题,即“5.1 ……”“5.2 ……” “5.3 ……”,这样可以与“教学流程”部分很好地照应和匹配。
(2)每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必须突出教师的关键教学行为和学生的重要学习活动及具体表现,即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对应的,例如:教师有提问,就要有学生的回答,还要有教师的回应和总结;教师让学生评价,就要有学生的观点,还要有教师的回应和总结;教师让学生做实验,就要有学生做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还要有教师的回应和总结;教师让学生写化学方程式,就要有学生写的正误情况的表现。总之,教学实践课例,就要有具体的学生表现及教师最终确认的正确答案、合理结果、适切结论!不能只是没有答案的问题,没有结果的分析,没有结论的讨论,没有现象和数据的实验,没有答案的试题,没有填写的空表格,不能停留于设想层面,要拿出货真价实的东西来。
(3)不要面面俱到,例如“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学生哈哈大笑”“学生沉默了”等细枝末节的内容,就不要写了。
(4)突出教学实施过程中利用的有用的教学素材及创新内容,例如情境资料、数据表格、新颖图片、视频录像、化学史实、实验操作、实验用品、学习活动单等,若是来自参考文献,请标注好参考文献,保证可靠性和科学性。总之,可以供同行复制借鉴的教学素材,特别是自己创新的教学素材(制作的新模型、设计的新实验、汇编的新资料、开发的原创习题、发现的新情境等),这是干货,要交待清楚。例如,下图中红色的标注,才能证明的确是实实在在上过的课,才是同行可以借鉴和利用的干货!
(5)不要再重复写“设计意图或点评分析”,因为在前面的教学流程中已经交待过了设计意图。
【讲解】本部分的写作要求:
(1)切忌假大空,切忌泛泛而谈,假大空的口号式、原则性内容,放在每篇文章中都可以的正确的废话,还不如不写;
(2)要结合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具体表现、遇到的问题或困难、特别成功的教学行为、不尽人意的教学处理、教学目标落实的情况等,具体反思,并给出明确、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和改进方向。
【文章中的图表要求】
(1)文章中所有的图和表,都必须编号并命名,哪怕只有一张图或一个表格,也要编号并命名“图1......”“表1......”,不能用“上图(表),下图(表),左图(表),右图(表)”这样的模糊表达;
(2)所有的图片,请务必组合为一个整体,并用“嵌入型”排版,不要用“四周型、紧密型、穿越型、上下型、衬于文字下方、浮于文字上方”等形式;
(3)所有的表格,内容必须可以复制,尽量不要用图片形式(不利于排版)。
【文章的参考文献要求】
(1)参考文献主要包括:分析“教学主题内容”时参考的教材及其他文献,“教学现状分析”时查阅的文献,教学实施过程中利用的资料、数据、素材、实验等的来源文献,等;
(2)参考文献标引和著录的格式要求如下:
【注意!参考文献一定要在正文相应位置标注,例如,…………………[1]】
【各类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格式要求】
[1] Matthew R Siebert, Todd E Daniel, Brian D High. Boot CampTo Improve Student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in Sophomore Organic Chemistry?Hoorah![J].Journal ofChemical Education, 2017, 94(12):1860-1865(英文期刊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