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5次代表全市接受省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健全机制,推进工程建设.改革工程发包方式是推进校建工程建设的关键.安义县政府制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的通知》(安府办发[2011]112号),一是明确工程建设主体.……

四措并举,强力推进中小学校建工程

安义县教科体局

(2014年9月16日)

近年来,安义县把推进中小学校舍建设,夯实教育基础作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大建设力度,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强力推进校园建设.目前,县城教育园区已建校舍18栋,建筑面积6.5万㎡,投入资金1.2亿元.农村中小学“薄改”全覆盖,2010年以来,新建校舍70栋,建筑面积12万㎡,改扩建校舍21栋,面积1.7万㎡,消除d类危房7.78万㎡,新建校门47个,围墙1.4万m,200米跑道运动场19个(其中塑胶场10个),硬化道路场地16万㎡,绿化面积 18 万㎡.如今在安义,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一校一貌,各具风格,成为全县城乡一道靓丽的风景.全县50%农村初中被评为“南昌市新农村示范学校”,安义连续5年被评为省市校建工作先进单位,先后2次代表全省接受国检,5次代表全市接受省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机制,推进工程建设.改革工程发包方式是推进校建工程建设的关键.安义县政府制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的通知》(安府办发[2011]112号),一是明确工程建设主体.将校建工程集中发包改为分级发包制,即乡镇学校建设主体是当地乡镇政府,县直学校建设主体是项目学校,重大项目建设主体是县政府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二是对重大集中工程采取“捆绑连环式”发包.在县教育园区建设项目中,我们将几个专项捆绑成一个包,即节省时间又节约前期规费,有效地加快了项目推进.对分散在各乡镇学校的工程项目,采取“分散同步式”发包,制定乡镇学校工程推进“路线图”,各乡镇同类专项工程均在规定的统一时间发包,促使各乡镇多项目加快开工建设.三是对工程项目采取“超前启动”办法.项目实施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前期报批手续繁琐,为争取时间,年初,我们参照往年下达我县各类专项资金额度,建立项目数据库,争取各部门通力合作,制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项目一经批复,就着手办理规划设计、预算、环评等工程招投标前期手续,上级专项资金文件一下达,工程项目即可进入招标,为工程的顺利实施争取了时间.四是将能够同步进行报批的手续同时申报.例如将规划意见书、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申报;批复后,将地质勘察、消防、环保、用地等审批手续同时申报,争取最短时间拿到许可证;将施工图设计和招标代理、工程监理、编制招标文件等多项工作同步或交叉进行.当工程完工后,将工程结算和规划验收、消防验收、档案验收、环保验收、节能检测等工作同步进行,从而加快项目实施进度.近几年来我县校舍建设在全市排名中,无论是开工率,还是竣工率均列全市前列.

二、强化管理,责任分解到人.工程建设从选址、立项、招标、施工到竣工,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我们把中小学校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将项目推进责任分解到人,建立“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调度、半年一总结”的项目推进制度.“一月一通报”就是每月通报“安义县中小学校建项目推进情况”,局级领导挂片到乡镇,股室负责人蹲点到项目,每月分乡镇分项目学校,按工程推进的时间节点、进度值(规划方案5′、立项5′、施工图15′、预算15′、审核5′、开标15′、开工10′、竣工10′、验收10′、结算10′)进行量化评分排队,彰显前三,激励后三,通过动态通报,形成你追我赶齐抓校建的局面.“一季一调度”就是对校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召集住建、国土、财政、发改、乡镇等部门现场调度会,及时解决校建中的困难和问题.“半年一总结”就是每半年召开一次项目推进工作总结会,探索方法积累经验,形成校建工作良性循环.同时,我们把校建工作列入学校年终目标考核综合考评,按10%的比重计入总分,促使局蹲点领导、股室负责人和项目学校校长增强责任感,加大校建工作力度.

三、落实政策,规费减免到位.为使校建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我们抢抓机遇,争取县政府转发了江西省教育厅等13部门关于印发《江西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优惠政策》的通知(安府办发【2010】21号),出台了安校字【2011】01号《关于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优惠政策的通知》等文件,具体规定了学校建设减免的项目和标准,致使校建工程建设规费,从收费标准总价造价20%多减免到7%.2009年以来我县校建投资共20770元,校建规费减免达2600万元.这不仅降低了校建成本,也加快了工程项目的实施步伐.

四、严格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在校建项目的实施全过程中,我们严格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管,采取“六个一”办法:一是建立校建工程终身责任制,项目法人为第一责任人;二是建设单位派驻专职技术人员进驻工地,具体负责质量监管;三是建立施工日记制度,记录施工全过程的重大事件,做到有据可查;四是完善施工监管制度,做到有章可行;五是签订施工管理《责任状》,把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责任到人;六是建立安全施工防护网络,实施封闭隔离施工,确保工程安全文明施工.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交叉监管,保证了所有校建工程质量均在合格以上,无重大施工安全事故.同时,工程资金采取按工程进度和质量拨付的原则,由县财政局实行国库直拨,减少中间环节,确保校建项目顺利实施.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