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各有关部门:

现将《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正定县人民政府

2021年9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三农”决策部署,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强县富民为重点,着力推动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 加快构建特色鲜明、规模开发、优质高效、集群发展的农业新格局,推动我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二、重点工作

以确保粮食安全为前提,围绕“作物品种调整、区域布局调整、产业组织调整”等三大结构调整主线,结合“四个农业”要求的落实,分类逐项部署重点任务,确保实现结构调整主要目标。

1、确保粮食安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充分调动重农抓粮积极性,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遏制耕地非粮化倾向,保证粮食播种面积。突出抓优良品种推广、统防统治、水肥一体化等实用技术,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

2、作物品种优化。坚持“稳粮、扩经、增效”基本策略。一是扩大优质强筋麦、高油酸花生、“双高”大豆等优质高效作物种植面积。二是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重点发展高端蔬菜、名优果品等形成特色产业优势区。三是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扩大示范带动作用。

3、休闲农业布局。结合我县空间区域布局,打造滹沱河流域都市休闲产业带和磁河故道农耕文化休闲产业带。一是沿滹沱河流域打造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带。以塔元庄现代示范园、同福四季采摘园、农耕时代等园区为示范,重点发展规模化高档蔬菜、名优果品、休闲采摘观光、农业科技展示等都市休闲产业。二是沿磁河故道打造农耕文化休闲产业带。以厢同甜瓜产业园为核心,建设黄桃、桑葚、甜瓜、核桃等果品采摘园;以樱花小镇观光园为纽带,打造集浪漫樱花、怀旧文化、农耕体验为特色的综合生态农业体验园。

4.产业体系融合。创新调整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快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和活力激发作用,提升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完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营销体系,打造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上下游紧密协作的全产业链经济。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共同组建产业化联合体,提升特色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激励政策

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制定财政奖补政策,对村集体、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种养大户进行奖补。

1.特色种植政策彻接。对于2020年已补贴的桑树种植、桃树种植、其他水果树木种植,按《中共正定县委办公室、正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通知》(正办字[2020]9号)规定执行。

2.鼓励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对于种植蔬菜、高附加值中药材、瓜果类等特色经济作物(不含园林水果),成方连片规模达到100、200、500亩以上的,分别按照500元/亩、800元/亩、1000元/亩给予补助。

3.鼓励休闲农业项目建设。围绕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工作,支持一批符合相关用地政策、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农耕体验、农事研学、康养基地等新建、扩建项目。对于投资休闲农业项目建设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建设主体(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等),按本年度项目投资总额的2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4.鼓励建设新型高端设施农业。对于新建20亩以上、亩均投入3万元以上的高端农业设施(直接用于作物种植和食用菌生产的大棚、温室,如果是有钢架结构的玻璃或PC板连栋大棚、温室需已办理设施农业用地备案手续),按评估价的3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5.鼓励农产品加工、果蔬保鲜设施建设。对我县粮食、桑产品、红薯、黄桃等农产品进行加工、果蔬预冷、冷藏保鲜的企业(其中农产品加工项目投资额达到200万元以上),按本年度项目投资总额的3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项目需符合相关用地政策等。

6.鼓励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对新申报成功的省级以上星级休闲观光农园和采摘园,给予2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申报成功的市级农业园区,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新申报成功的县级农业园区,给予2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县级以上农业园区改造、提升投资额达到50万元以上的,按本年度投资总额1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

7.加快恢复生猪生产,鼓励生猪养殖产业快速发展。对新建、扩建规模化养猪场给予总投资不高于30%的奖励,资金从财政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中支出。

以上奖补内容适用于2021年文件下发日至2022全年度,且不能与其它国家、省、市、县级补贴重复享受。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全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工作的指导、统筹、协调和督导工作,成立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专班,具体负责激励政策的组织推动;各乡镇(街道)要完善相应机构,制定相关推进方案,细化任务,排出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责任人,实施台账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二)强化政策支持。县财政部门要统筹整合现有支农资金,加大力度,重点支持沿滹沱河高效农业产业带和沿老磁河农耕文化产业带建设,全面负责奖补资金的筹措及拨付;审计部门负责激励政策奖补资金的审计。

(三)强化督导考核。县“两办”督查室要开展专项督导,及时发现和推动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加快推动种植结构调整工作进展。

(四)强化宣传引导。县直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要做好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印发宣传手册、传单、报纸、广播电视等形式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新闻媒体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乡村振兴典型经验、成功模式和先进模范,努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保障落实。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