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需要订几人餐?大概什么时候过来?”3月15日下午,九龙镇棚花村“临湖小筑”民宿老板陈红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
陈红一边接着电话,一边帮着丈夫准备20桌柴火鸡的配菜。自从夫妻俩和姐姐经营的民宿2018年开张以来,每年的3月到10月中旬都会迎来半年多的旺季,尤其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几乎日日满客,柴火鸡供不应求。
今年,阔别3年的线下梨花节活动拉开了春日乡村游的帷幕,沿山旅游迎来了小高峰,作为沿山“王牌”景点——九龙镇棚花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花踏青、观景品茗,乡村旅游特别火爆。陈红的民宿就坐落在棚花村内,距离绵竹市区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住店客人大多来自成都、德阳周边地区。
陈红经营的是一家典型的“本地美食+民宿”,她负责客户接待、后勤管理,丈夫当起地地道道的“厨师”。夫妻俩的性格都是热情直爽,和很多住店客人都能成为朋友,这些客人最后也成了民宿的回头客。
“临湖小筑”共有6个民宿客房,可接待20余桌客人。“城里人很喜欢周末来吃吃农家饭,呼吸新鲜空气、赏赏沿山美景,释放释放压力。”陈红说,为了让农家菜品抓住他们的胃,每天的食物采购都是丈夫亲自操办,帮厨是村里的阿姨,保证了饭菜的味道就是地道的“土味儿”。
2019年,受疫情影响,整个乡村旅游呈现低迷,其中也包括了陈红的民宿。为了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民宿的工作人员,从帮厨到保洁全部是周边村民,根据淡旺季工作量决定每日聘请工人的数量。“居家灵活就业实际上是双赢的。住店客人多,我们就多请几个人帮忙,客人少就少请人。村里的居民们也要打理家中田地,也需要花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姐姐的自建房子,灵活的雇佣选择,以及较低的日常开支让陈红坚定地认为,自己放弃服装店转战民宿的抉择是正确的,只要坚持,定能渡过难关。
“随着现在乡村环境越来越好,人们都喜欢到大自然中来,特别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每天基本上都是满座。尤其是周末,需要提前好几天订餐才行,现在每天请了村里十多个人来帮忙。”陈红说,随着梨花节开幕,农家乐、民宿生意更是火爆,自家的临湖小筑一个月能达到十余万元营收,买了新车、换了新房,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如今,在民宿发展的道路上,陈红和丈夫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现在政策好,环境也好,市委还提出了‘三五三三’的发展思路,绵竹也成功创建了天府旅游名县,这对我们个体经营者来说是大好事。现在乡村旅游逐渐形成了多元态势,大家发展的信心和干劲更足了。”陈红表示,自己以后会继续规范优化民宿环境,提升服务质量,推出更多特色菜品,给游客带来更优质的体验,为擦亮棚花村精品民宿“金字招牌”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