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仙养殖技术_小人仙处理方法_小人仙如何养殖

这样的场景,有没有婚礼车队的即视感?错!9月4日辽宁东港滨海大道,运送700多名挖蛏人的100多辆面包车,排成了1000多米的长队!这组数据,不但是沿海养殖区秋收以来之最,甚至是今年有疫情以来之最。

小人仙如何养殖_小人仙处理方法_小人仙养殖技术

东港人把养殖在虾圈(沿海养殖区海水池子的俗称,最初用来养虾被称为虾圈,如今已经是复合型养殖的池子)里的縊蛏称为小人仙。700多名挖蛏人分布在共计200多亩的2个虾圈中同时作业。因为縊蛏皮薄而脆,目前还无法实施机械作业,只能通过“人海战术”挖取海量的縊蛏——少则一二百人,多则数百人,甚至有上千人同时挖蛏的记录。

小人仙如何养殖_小人仙养殖技术_小人仙处理方法

挖蛏人小福是土生土长的东港人,不到40岁的他与挖蛏差不多打了10年的交道,属于挖蛏人中最年轻的一波。小福说,自疫情以后复工到现在,自己日挖蛏记录是340斤,一斤的手工费是1元3,赚了将近450元。对于9月4日当天的挖蛏量,小福的期望值并不高,“也就200多斤吧,不同虾圈的‘仙床’,小人仙(縊蛏)疏密程度不一样,今天这个就疏点。”

小人仙如何养殖_小人仙养殖技术_小人仙处理方法

虾圈里凸起的地方就是小福所说的“仙(縊蛏)床”。此前,虾圈主人要将虾圈里的海水放掉一部分,让“仙床”露出来。尽管如此,虾圈里的海水仍有两三米的深度。早晨5点左右,绝大多数挖蛏人要分期分批坐小船上到“仙床”;少数水性好的挖蛏人,索性不坐小船,而是自己游到“仙床”。

小人仙养殖技术_小人仙处理方法_小人仙如何养殖

这就是縊蛏,东港人所说的小人仙。縊蛏刚被挖出时浑身都是海泥,显得黑乎乎的,挖蛏人将其在海水中简单涮洗后就清爽了很多。

小人仙如何养殖_小人仙处理方法_小人仙养殖技术

挖蛏虽是重体力劳动,但也讲究熟能生巧,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跟最年轻的挖蛏人小福不同,这位光膀子作业的大壮,在体能和经验上都要差一些。大壮是去年才从黑龙江老家到沿海小城东港“淘金”的。“东港的钱比黑龙江好赚太多,只是咱经验不行,年龄也五十挂零了,一天肯定挖不上200斤,但接近。”

小人仙处理方法_小人仙如何养殖_小人仙养殖技术

5名挖蛏人联手,将縊蛏从虾圈转运到岸上。从早上5点到上午11点半,平均每个挖蛏人能挖200斤左右的縊蛏,700多人的挖蛏总量在15万斤左右——这属于按需挖蛏:买家跟圈主预定好縊蛏数量和运走的时间,圈主才能联系挖蛏人。挖出来的縊蛏,上岸过秤​装车运走,一气呵成。毕竟涉及到保鲜,流水作业的节奏越快越好。

小人仙处理方法_小人仙养殖技术_小人仙如何养殖

装縊蛏的筐规格都一样,容纳縊蛏的重量大约为60斤。5人联手抬4筐还好些,像这种单兵作战的,甚至把吃奶的力气都使了出来。“60斤,哪怕是100斤,在平地上都不是问题,但双脚陷在海泥里要使劲地拔,这就消耗掉很大一部分体能了。”挖蛏人上岸后这样解释“单兵作战”的艰难。

小人仙处理方法_小人仙养殖技术_小人仙如何养殖

上午11点半的时候,半天挖蛏进入尾声。跟早晨5点钟相比,这个时间虾圈里的水已经少了很多,很多挖蛏人甚至不需要小船的摆渡,也可以涉水上岸了。

小人仙处理方法_小人仙如何养殖_小人仙养殖技术

最热闹的场景在岸上。过​秤​装车,有点抢的意思了。挖蛏人希望自己​的的​縊蛏尽快过秤,免得水分流失过多在称重上吃亏。对此,圈主和买方都表示理解:挖蛏不是一般的重体力活,但秤的数量有限场地也有限,只能按照先后顺序一个个来了。

小人仙处理方法_小人仙如何养殖_小人仙养殖技术

岸上的热闹反衬着虾圈里的冷清。虽然水量比早上少了很多,但这一片水域的深度仍然超过了2米,挖蛏人等不及小船接应,索性游泳前行。看得出,他游得艰难,因为在水下,是他绑缚在腰间装满縊蛏的蛇皮袋,足足100多斤!

小人仙养殖技术_小人仙如何养殖_小人仙处理方法

12点半,最后一波挖蛏人接近岸边。收工之前,早晨最为忙碌的摆渡小船驾船人并未完全停歇,仍要时不时地将少数怕深水的挖蛏人转运到岸上。700多人、15万斤左右的縊蛏,辽宁东港沿海养殖区縊蛏秋收甫一亮相,就是大戏!从春到秋,等待太多,也积蓄太多,无论是挖蛏人、圈主还是买家,都在期待更精彩的大戏陆续上演!(棋簿紫/图文)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