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财经的市井四经:
小市民的消费经,小老板的生意经,
小行业的致富经,小地方的区域经。
最近有个新闻:小龙虾跌出有史以来最低价。
小龙虾跌价已经不是新闻,从去年开始,小龙虾产业就已经出现降温,去年全年小龙虾产业总产值同比下降超过15%。
这两年小龙虾价格下跌,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上游养殖户疯狂扩张,小龙虾产量太大。由于前几年小龙虾市场被炒得很火爆,点燃了很多人的“一夜暴富”梦,很多养殖户入局,以前原本是种水稻的农民,也不种稻改养虾。像湖北监利,农民家家户户都在养着小龙虾。2015年,小龙虾消费量和产量差值不到6万吨,到2018年,已经超过65万吨。也就是说,吃不掉的小龙虾,三年里翻了10多倍。
一般4钱以下的小虾子被称为库虾,由加工厂冷库收购后加工为各种冷冻虾产品,再流入零售渠道。小虾供给严重过剩,导致加工厂的库虾收购价也从5~8块降到几毛钱。
二,价格结构性失衡,这被看作小龙虾价格下跌的最主要原因。
这是什么意思呢?
虽然都叫“小龙虾”,但大个头的小龙虾和小个头的小龙虾,价格差别非常大。大个头的小龙虾,在饭店里卖得最贵。
由于养虾户想尽可能多养虾,投放虾苗密度比较大,粗放饲养,技术也不太过关,长出来的是个头比较小的小龙虾,市面上最多的,就是小个头小龙虾。这种小龙虾产量严重过剩,所以价格一降再降,从去年开始,不少养虾户损失惨重,退出养殖的也不少。但与小个头小龙虾价格狂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9钱重以上的大个头小龙虾市价却一路上涨。所以,从去年开始,小龙虾价格出现两极分化。高品质、大规格的虾产品将成为养殖、加工、餐饮等产业链上环节的共识,从以前的大面积养虾改为养大个的虾。按照虾养殖成本计算,精养大虾虽成本较高,但市价远远高于小虾,折合每斤虾的净利润更高
三,小龙虾的消费,很依赖堂食。去年和今年的疫情,严重冲击了小龙虾堂食的需求,造成供给过剩。比如,去年和今年夏天,北京和广东都爆发了相对严重的疫情,而这两个又是小龙虾堂食消费的重要市场,疫情导致在小龙虾消费旺季需求骤降,势必影响小龙虾供货价格。随着疫情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收入的影响,小龙虾的主力消费人群也开始减少消费频次。而且,小龙虾单品经营策略是高利润、高风险的投资回报模式,部分小龙虾餐厅是通过旺季高峰的短期经营来快速收回成本。一旦头一年搞砸了,第二年可能就不存在了,所以会有小龙虾市场需求下降的连锁反应。
四,小龙虾深加工产品市场还没有完全做起来,没有充分完成资本化、产业化。虽然有不少资本和食品企业已经布局这块市场,但市场培育需要时间。如果资本能够进来,至少能知道当地的产能规模是多少,并解决过剩的产能资源。质量不好的产品可以做二次生产加工,质量好的可以做出品牌并形成优质优价,农民也可以避开养殖上面的风险。
虽然产地小龙虾价格下跌了很多,但是终端消费市场的消费者却没有得到过多的实惠。除了食材成本以外,人工、房租等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
今日好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