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鱼虫”号称北京人的“四大玩”。“虫儿”指的是蛐蛐儿、蝈蝈儿、油葫芦、金钟儿。北京人管这叫“四大鸣虫儿”。北京人从唐宋就开玩蝈蝈儿。既然分为四大鸣虫儿,必然是有区别的。如今没玩过虫子的人已经很难说出蝈蝈儿与蛐蛐儿的区别,甚至将二者混为一谈。

蝈蝈儿是草绿色不发亮,而蛐蛐儿是黑褐色且油光发亮!另外蝈蝈儿鸣叫响度比蛐蛐儿大很多,也相当持久,寿命也比蛐蛐儿长许多。而蛐蛐儿相遇会用触角辨别对方,斗架只是雄蛐蛐儿之间的较量。当一雄一雌相遇则是另一番情景,两只蛐蛐儿会柔情蜜意,互表仰慕之情。

蛐蛐养殖技术_养殖蛐蛐技术要求_养殖蛐蛐技术与管理

蝈蝈儿为听声儿,蛐蛐儿为看斗。玩儿虫到一定境界的文玩大家王世襄,曾经听到拉洋车的有一只瘸腿儿的蝈蝈儿,叫声异常清脆响亮,立即花一圆大洋买回家,即第二天便死了,但能听到这种叫声,也是一件极为满意的乐趣。此故事在玩儿虫儿界一直流传。据说好多老北京,冬天没这蝈蝈儿叫,就睡不着觉。养蛐蛐儿看你喂什么,据说吃好的,面包虫、辣椒伺候的蛐蛐儿,老能赢。器物是养虫儿必不可少的一项。蟋蟀盆,或称蛐蛐儿罐。是用来饲养斗蟋蟀的器皿。蛐蛐儿罐有瓷制、陶(泥)制、玉器、石器、漆器等等,目前存世最早的蛐蛐儿罐,应是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大明宣德年制仿宋贾氏珍玩醉茗痴人秘制”蛐蛐儿罐。

蛐蛐养殖技术_养殖蛐蛐技术要求_养殖蛐蛐技术与管理

比较常见的是葫芦虫具,大致可分为鸡心式葫芦、棒子式葫芦、柳叶式葫芦、花瓶式葫芦4种,葫芦虫具除去葫芦本身外,还讲究口和盖,锯掉葫芦的上半部,配上紫檀、红木或象牙的口再配上玳瑁、虬角或象牙的盖(也叫芯子),养蝈蝈儿的还要在口内装一个用黄铜丝盘成的胆,这才算是一个完整的葫芦虫具。盖又分为高蒙芯、平蒙芯、低蒙芯,高蒙芯高一寸到一寸五,雕刻得玲珑剔透,有花卉、山水、人物等图案。要说这养虫儿,可讲的实在太多,还有人工孵化,叫份儿虫,点药,让其声音更好听等等。要想了解更多您不如去走走看看吧。试着养两只。

在隆冬时节冰天雪地时,围着火锅涮羊肉,怀揣着蝈蝈儿吱吱地叫,那清脆的叫声,那翠绿的身影会使你仿佛又回到了金秋时节,感受到无限的生机。文/Hanna

哪里寻蛐蛐儿:北京十里河市场、官园花鸟鱼虫市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