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循环水养虾的高效益估计会令许多水产从业者动心,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养殖模式对于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而因为技术问题,当前的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也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是目前的工厂化养虾中尤其突出的:
1、苗种质量问题。
苗种选择不好,如果携带病原,特别是2015年以来发病率极高的肝肠胞虫,严重制约着工厂化养虾的成功率。感染肝肠胞虫的对虾表现为长不大、光吃不长、大小不一,造成养殖周期拖长,饲料系数过高。在放苗密度大的池中,如果换水不及时、不合理,底部排污不及时,水质调控不好,肝肠胞虫繁殖速度会加快,养殖四五十天,大约150头/斤规格时,对虾就会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因此购买虾苗时一定要认准正规厂家的苗种。
2、水质环境问题。
南美白对虾对水质的要求比较严苛,受管理技术的限制,目前的工厂化养虾中水质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养殖密集区域如果地下受到水污染会使得水源中含有很多弧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养殖后期如果排污和换水做得不到位底质和水质非常容易恶化,阴雨天气时水温容易波动、藻类死亡容易导致溶氧降低,所以养殖过程中一定要经常检测水质指标是否正常。
3、肝脏肠道问题。
由于投喂过多,对虾的肝脏和肠道长期消化负担过重而受到损伤;过度肥水导致倒藻或者经常转藻,很容易导致水体中藻毒素过多引起对虾肝脏中毒;养殖中后期池底和水体中长期积累的有机物发酵引起有害细菌大量滋生和繁殖,这个时期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也往往容易超标,有害菌感染对虾或者氨氮亚盐超标,都会造成肝红肿、肝萎缩、肠炎、空肠空胃等肝肠疾病高发,严重影响工厂化对虾养殖的成功率和产量。
在养殖全程做好底质和水质的改善以及对虾肝脏和肠道的保健,可以大大降低肝肠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成活率。
受气候、环境、水质等诸多外在因素影响,近几年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率一直比较低迷,尤其南方的外塘养殖模式,更是倍受台风、寒潮的影响,经常在临收成时功亏一篑。封闭易控的工厂化养殖模式可有效规避由天气原因引起的虾病泛滥,在严格精准的养殖技术管理操作下,成活率高、产量高、效益好。
从影响产量的因素来看,除了虾苗选择,水质处理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如果通过过滤得到优质的水质和低成本运营,是系统设计的关键。
一般的养殖过滤多采用微滤机、石英砂过滤介质的过滤器、过滤膜等,但是都有一个通病,水质过滤效果不够好,不稳定,需要定期更换辅材。无疑为养殖增加了难度。
现在可以选择AFM活性滤料作为过滤介质,可以比较好的解决水质问题,同时减低运营成本。
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一种新型养殖模式,通过一系列水处理单元将养殖池中产生的废水处理后再次循环回用。
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过滤有机物采用AFM滤料介质过滤器代替石英砂过滤器、微滤机、精密过滤器等去除水体中的鱼食残饵、鱼虾粪便以及水体其他悬浮污染物,提升水质。
采用AFM滤料优势:
1、水质稳定、清澈、干净。4微米的过滤精度。
2、运行成本低。一次性投资,寿命保用10年以上。期间无需更护辅材。
3、具有回报性,节省水费、电费、人工费、辅材费、药剂费等,初次投入设备费用2-3年即可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