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回答,我以亲身经历,讲出新手想知道的一切,看完你就明白了。
我是个纯小白,没有公众号、没有其它平台、没有引流,没有任何存量文章。
2022年初在知乎上写回答,方向是职场,没有引流,从0粉0流量到现在,一年多过去了。
截止目前,回答578条,50万字,1.5万关注,1148万阅读,获赞11万,进入职场成长力榜5次、影响力榜2次。
已到账收入5,965.63元,实际收入7,098.83元,其中,2022年10月17日后收入6,531.03元。
数据日期:2023年1月19日早9:22
不知道你看了我的数据会怎么想 - 是“能赚这么多?”,还是“才赚这么点”?
我做了什么?做对了什么?没做到什么?
如果你决定尝试,不妨点赞收藏,并不时回来看看,做个对比,研究一下如何做得更好。
你也不妨关注我,看看我以后会怎么样。
因为,我的经历都是真事,而且,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了。
一、我做了什么?
2021年末,我在刷头条时看到一个广告,随手点了进来。
是的,我实话实说,我报课了,0元那种。
是的,我也和你想的一样,有那么一刻,我后悔了,怀疑自己成了一颗韭菜。
但我还是决定试一试,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我得收获点什么。
我是这么做的:
第一件事:领域垂直
老师说,坚持在一个领域里写,回答的排名会越来越高,会让更多人看到,这叫权重。
我选择了“职场”这个方向 - 但我不喜欢勾心斗角,我知道,但我做不出来。
老师说,答主可以是专家 - 告诉别人怎么做;也可以是朋友 - 把失败的教训说给人听。
咦,这样也行?
20多年里,我看过的、经历的太多了,踩了太多的坑......
这个我会。
我就是这样开始的,在职场领域发回答。
可能,你走到这就停下了 - 没有自己的“领域”。第二件事:坚持写写写
我听课做笔记,从头开始,一周写五篇回答,每篇1000字以上。
这个过程很痛苦。
我只会回答自己知道的、经历过的问题,但根本凑不足1000字,发的东西也没人看。
我觉得,我在非常认真的回答问题,但写出来的都是垃圾。
但我坚持写,不试怎么知道对不对 - E......虽然我报了课,但到头来还是得自己亲自去撞墙。
先把回答量堆上去,把权重做好,先让更多人看到我,我才能收到正常反馈。
可能,你走到这就停下了 - 数据不好就放弃了,根本没等来正常的反馈。第三件事:记录反馈
前面说过,我是个数据党,我用了很多方法让“写写写”的过程不那么痛苦。
我记录了前1024个关注我的人,我想知道他们为什么关注我。
我记录了自己所有的回答,不时回去重看,查看反馈和排名变化,试着分析问题。
我记录了每一笔收入,从第一笔开始,一分钱都记。
还有很多表格。
我记录自己的经历,给自己正向反馈,在里面找那些能鼓舞自己的点。
我知道我的数据在很多人看来不值一提,但对我来说意义不同。
它帮我迈过了“冷启动期”。
可能,你走到这就停下了 - 找不到坚持的动机。第四件事:改变观念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就是认为自己应该有点东西,差的只是方法。
只要我知道了方法,就有无限可能,也许这是我报课的目的。
不就是个“套路”吗?有什么的,我学会了就能成功。
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老师说我写的像PPT、不想看,当然了 ,人家很委婉。
原来,我最瞧不起的“套路”,并不是那么简单。
我什么也不是,必须老老实实一点点做,一点点改,先让人能看下去再说。
我得学会“讲故事”。
可能,你到这就停下了 - 你根本不相信,也不想改。
第五件事:认真回答
我认为,每一个题主都是真正遇到了麻烦。
如果我刷到这个问题,而且我还正好经历过,我愿意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到远方某个陌生人。
难道你不觉得,这是某种巧妙的安排吗?
每个人的困难都不同,也许题主自己知道答案,但就是走不出去。
咱这些旁观者,也只能通过自己的经历和理解,尽量体会,从不同角度说一件事。
不可能指望扭转什么改变什么。
叫不醒也罢,被怼也罢,其实已经我们无关了。
也许,有可能,一个远在天边的人,遇到了困难,而看到我们回答里的某句话,就想通了。
“有可能会帮到随机的陌生人” - 这不就是咱回答问题的原因吗。
这是我的真实想法。
因为我很可能在很多方面不如那些题主,他们只是在某个问题上暂时卡住了。
能回答,只是因为我曾经遇到过、思考过,而且还不一定对,仅此而已。
可能,你走这就停下了 - 你更愿意表达情绪,而不是解决问题。二、我做对了什么?
回头看过,我觉得对新手来说,我可能做对了两件事。
(一)承认自己不行并改改改。
我一年前所有的想法都被打脸了,因为我写的东西真的没人看。
你也许是对的,坚持自己的风格、头铁到底也值得敬佩。
问题是,你有没有耐心等到被常赏识的那一天?
放下固有的想法,用心从头开始,不断尝试,找到问题并愿意去改,这是最笨的方法,却最有效。
(二)常驻一个领域并写写写。
知乎倡导垂直,在一个领域多输出,它会给你贴上标签。
你有了标签,知乎才知道把你推给哪些人。
@王瑞恩 老师说,在知乎创作,关键是定位和输出。
定位 - 你是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要关注你;输出 - 你能写什么样的东西,我为什么要看你。
王老师说:你所有写的回答都不会浪费。
是的,我有幸中了奖,抽到了与他老人家单挑的机会,但他们管这叫“一对一咨询”。
王老师:这话我可没说过啊......
好吧,大体意思如此。
2022年6月以后,我的数据开始向好,内容优质分明显超过了同等级答主。
也收获了很多善意,经常会有不认识的知友发私信给我,很暖。
很荣幸,谢谢
2022年9月26日,我收到官方邀请,加入“致知计划”。
即,在一个领域内经常产生优质内容,被系统认定垂直领域深耕,会得到创作收益。
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签约后的稿费,按日结算。”我在知乎平台的收益,大多来源于此。
2023年1月20日下午数据,是的,我在摸鱼。三、我做不到什么?
看到这,你一定很奇怪:我怎么没像其他答主那样,说一说带货、盐选、咨询什么的?
原因很简单,我做不到啊,我虽然知道怎么做,但我做不到下面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