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玉门市日前举办的第四届花海蜜瓜节上,个大、香脆多汁的花海蜜瓜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家客商相聚花海镇。

玉门市花海镇是戈壁荒滩中的一座绿洲之城。这里的宽滩山和疏勒河孕育出花海盆地,气候干燥少雨,常年风蚀日晒,极适宜蜜瓜生长。

上世纪70年代,花海镇农户开始结合本地风土实际发展各种瓜类种植,至1990年以后,随着花海蜜瓜名声鹊起,花海镇政府开始引导农户大面积种植蜜瓜。

截至目前,花海片区大田蜜瓜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销售量9万吨,实现产值1.7亿元,引进西州蜜、银帝、巴西清喉等42个蜜瓜新品种。花海蜜瓜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成为市场青睐的名优品牌。

走进玉门市黄闸湾镇梁子沟村的蟠桃园,只见树上挂满了色泽鲜亮的蟠桃,令人垂涎欲滴。

正在园内忙碌的梁子沟村北湖党支部书记王生军说:“园子有23亩地,现在正值采摘期,每斤蟠桃能卖10元左右,效益很不错。”

近年来,梁子沟村因地制宜,利用闲置土地发展蟠桃种植,同时大力发展特色林果、高原夏菜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在清泉乡万亩人参果基地的温室大棚里,一排排长势旺盛的果苗上结满了人参果。正在劳作的赵凡胎说:“2019年,我听说玉门清泉乡种人参果赚了钱,就来到这里种起了人参果,当年就有不错的收入。今年种的是清泉乡人参果育苗中心培育的脱毒种苗,种出来的人参果个大、水分足、口感好,产量也高,最近订单不断,已经被订购了200多斤。”清泉乡建成的人参果育苗中心研发的以“种苗脱毒”为核心的栽培技术,实现了无病毒优质种苗快速繁殖,有效解决了人参果因种植面积扩大出现的僵果占比大、病毒感染严重等技术瓶颈。目前,清泉乡每年培育脱毒种苗200万~300万株,基本能够满足玉门市的人参果种苗需求。

人参果是清泉乡重点发展的产业。通过政策引导、资金与技术支持、合作社运作等举措,全乡人参果年产量达到6000吨以上,实现年销售额5400余万元。

酷暑时节,玉门市下西号镇4.5万亩枸杞进入了采摘旺季,从多地请来6000余人帮助采摘枸杞。

下西号镇下东号村委会副主任刘汉兵兴介绍,今年的枸杞可以采摘6茬,近两年的行情比较好,亩均纯收入能够达到四五千元。

下西号镇是玉门市枸杞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枸杞是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收益很可观。立足产地优势,下西号镇在引导种植的同时促进枸杞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打造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枸杞全产业链。

甘肃合杞盛枸杞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一家枸杞加工企业,对周边地区的枸杞进行收购、加工处理、分级后,销往上海、广东、台湾等地。合作社每年可收购一两千吨枸杞,日加工能力为五六十吨。

下西号镇党委书记刘琨表示,近年来,下西号镇坚持把做大做强做精枸杞产业作为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品牌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2020年,全镇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70元,枸杞总产值达到1.63亿元,全镇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来自枸杞种植、枸杞基地务工的收入占总收入的64%以上。

近年来,玉门市纵深推进农业下游畅通,成功举办第三届农产品订货交易会、“央广助农中国行·玉门珍好”扶贫直播促销等活动,签约农产品订单总金额4.6亿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