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郎最近花了不少时间在大农业领域调研,从电白的小番茄到循环水养虾,从榆林的土豆挖掘收获到食物残渣养黑水虻,甚是有趣。期间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科技投资人为什么要关注农业呢?段郎才疏学浅,认识不深,但觉得应当阶段性地总结一下思路,就一些常见问题进行梳理和回答。以下分成三个部分:

当我们谈到农业的时候,在谈什么?农业领域有哪些特点?新农业该如何破局?

致富养鱼视频_致富经种菜养鱼_致富养鱼种菜视频

“硕果累累”的农业调研

1. 当我们谈到农业的时候,在谈什么?

毫无疑问,农业是个非常广的概念。从纵向产业链条上看,包含了上游的育种、基因编辑、化肥、农药、农机具等;也有中游(通常意义的农业生产)家畜养殖,农作物种植,水产捕捞等;广义的大农业(乡村振兴概念下),还包含了下游的食品保鲜,加工,处理,运输,乃至农产品流通和销售。

为避免歧义,本文谈论的“农业科技”,主要还是侧重在上游(农资/农机/农具)和中游(养殖/种植)中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不包含下游食品存储、加工、流通中的技术和模式创新。当然后者也非常重要,但我们还是集中火力先把基础领域搞明白。

谈到农业,不得不提养殖和种植。横向来看,仅看农作物种植领域,也包含了蔬菜、主粮、水果、糖类、油料和经济作物等六个大的品类。在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库中,就追踪了我国75个品类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结合平均销售单价情况,我们绘制了如下种植产业的全景图。之前主要看消费电子的段郎,第一反应是农业客观的市场容量:

不怎么起眼的柑橘(265亿),比2020年整个智能家居市场(30亿美元)还要大。

致富经种菜养鱼_致富养鱼种菜视频_致富养鱼视频

种植领域的全景图

实际上,这个类比还可以继续下去,写得很长。例如,2020年杨梅品类的产值~70亿元,和小型滚筒洗衣机市场规模接近。鲜芋头年产值~45亿元,和线上脱毛仪的市场规模差不多。每个细分领域都足以产生1-2家有一定体量的A股上市公司,然而整个科技&投资圈,对于美容仪器,智能家居/家电投入的精力要远大于这些细分的农作物市场。

同样的,在养殖领域,不同作物的总产值也有巨大的差异。已产生牧原,温氏等千亿巨头的生猪养殖领域自然是一家独大(1.3万亿),其统治力远超三大主粮在种植领域的份额。

事实上,作为北方人的段郎第一反应是水产养殖规模原来这么大,后来才知道原来南方同学顿顿都有鱼。深入了解水产行业后才发现,其实海水养殖/淡水养殖的千亿规模,是由200-300多个细分品类构成的(鱼的种类比我想象的多太多)。

致富养鱼视频_致富养鱼种菜视频_致富经种菜养鱼

养殖领域的全景图

我们研究农业细分品类,本质上还是希望发现细分领域存在的机会。总产值对应了市场容量,每亩产值则对应着盈利空间(通常净利润是收入的10%)。如果将设施水产养殖,特色水产养殖,设施农业种植,一般农业种植的亩产用一张图表示,则可以看到一条经典的对数曲线。

工厂化的对虾养殖每年亩产~40万元(当然资金投入也比较大),大约是经济作物(茄子/苹果)的50倍,是大田作物(水稻/小麦)的350多倍。

致富经种菜养鱼_致富养鱼种菜视频_致富养鱼视频

农业各细分领域的每亩产值

所以,当我们谈论农业领域是否赚钱,是否有机会时,还是需要仔细检视其细分的品类,以及产业链。就像工业中的胶水,到底是热熔胶,还是UV胶,光刻胶,价格差异巨大,不可一概而论。

二、农业领域有哪些特点?

段郎入行时间不长,甚至不敢说真的入门,但从一级市场老司机最近几个月的直观体验来看,可以总结为三个字:老、大和难。

致富养鱼种菜视频_致富养鱼视频_致富经种菜养鱼

农业领域的老大难

首先是个“老”字。根据段郎的观察,从广东电白种西红柿,到中山湛江养鱼,再到陕西榆林种土豆,放眼望去几乎都是50+的“长者”,很少有30-40岁的“青壮年”,更谈不上30岁以下的年轻人了。鱼大大悦悦姐的这个培训照片可以作为侧面的印证。

致富养鱼种菜视频_致富养鱼视频_致富经种菜养鱼

鱼大大悦悦姐的线下水产培训

为了印证这个主观的判断,段郎简单搜了一下不同行业的年龄结构。首先看到的是中青报统计的不同行业35岁以下就业人口占比,农林牧渔只有13.6%,远低于全行业平均32.9%。

致富养鱼视频_致富养鱼种菜视频_致富经种菜养鱼

不同行业35岁以下占比

有没有更直接的老年人占比数据呢?通过检索《2020中国人口普查年鉴》,可以看到详细的分行业年龄分布数据。简单的分类汇总排序后,可以得到如下的50+岁,55+岁和60+岁年龄占比的柱状图(高能,建议大家收藏):

致富养鱼视频_致富经种菜养鱼_致富养鱼种菜视频

2020年不同行业50+,60+和65+从业人数占比

是的,你没看错,根据最权威的七普数据(小伙伴可以私信我获取该dataset):

农林牧渔的从业者中,59.7%的人年龄在50岁以上,甚至有17.8%的人年龄在65岁及以上。

显然,农业老龄化(机器替人的需求)要远高于制造业,也比建筑业高出一大截。相比之下,高薪诱惑下的金融和信息技术,则是老年人口占比最少的两个行业,其中信息技术几乎可以忽略。

再进一步,如果将农林牧渔从业者的年龄分布绘成人口学中经典的树状图,可以看到令人惊悚的“蘑菇型”:30岁以下不足10%(没有新人加入),一多半的从业者在50岁以上(老龄化),更有18%在65岁以上(重度老龄化)。

致富养鱼种菜视频_致富经种菜养鱼_致富养鱼视频

农林牧渔行业从业者年龄分布

如果我们进行线性推演,5年后将有超过5%的65岁+男性和60岁+女性退出农业劳动力市场。根据七普的调查,当前农业领域仍有1.35亿的从业人口,这意味着:未来5年存在675万的农业劳动力缺口。

难怪,榆林的农场主都说:

本地人早就不干农活了,今年连彝族的阿姨们都不好招了。

致富养鱼视频_致富经种菜养鱼_致富养鱼种菜视频

农民捡拾土豆场景

农业领域第二个特点是“大”。规模大前面已经谈到了,生活中并不起眼的也不关系国计民生的杨梅和芋头,动辄就有大几十亿的市场,很可能比投资人关心的小家电规模还大。乃至最近刚认识的“蓝龙虾”(红螯螯虾),这玩意段郎还没吃过,也有十亿左右的市场。

农业之大,还体现在地域的广袤上。当华农的副校长指着增城两座山之间的土地说,这里看到的都是我们的试验田的时候(3800亩),自诩为北方汉子的段郎还是大为震撼的。此后又在云南见识了爱必达的十万平高标准鲜花大棚,规模化种植混合着棚内湿热的空气,确实给人以现代又富有生命力的冲击。

致富养鱼视频_致富经种菜养鱼_致富养鱼种菜视频

鲜花大棚种植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难”。农业之难几乎是众所周知,但我觉得这个“难”值得仔细拆解一下:

1)首先是农业的产业链条很长。农业生产就包含了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哪个环节都疏忽不得(土豆收晚了也会烂在地里)。值得关注的是,几乎所有的农业生产都涉及到前端“育种/育苗”的问题:水稻需要种子,土豆需要种薯,番茄需要扦插育苗,同样的养鱼需要鱼苗,养虾需要虾苗,甚至养虫子(黑水虻/黄粉虫等)也需要虫苗。

上游种子/种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长速率,疫病概率,乃至是否真的有产出(水产领域问题尤甚)。而很多农产品问题就在于,市场上并没有合格的种子/种苗供应商,农户更不掌握检验种子的相应技术。抛开产中的各种变量控制不谈,基于不可靠的种业供应,每次养殖/种植过程都在真金白银地“开盲盒”。

致富养鱼种菜视频_致富养鱼视频_致富经种菜养鱼

农业科技产业链

2)传统农业生产过程影响因素多,不易总结经验。农业生产的“产中环节”,类似流程工业/生物发酵中的“过程控制”,不同之处在于大田作物受到的外界干扰较大,很难分离变量:每个生产周期(通常是以年为单位)的日照(积温)不同,降雨不同,疫病不同,乃至每年的经验不完全可比。如果类比自动驾驶,农户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以开环控制的方式刷Corner Case,自然是无尽的黑暗。

3)涉及到多个学科交叉,“新农业”组队难。虽然农业经常被视为“靠天吃饭”和“低技术含量”的代表,但新技术的应用也在实实在在地改变着这一传统领域——从精神面貌到成本结构:

用光谱更集中的激光替代传统的LED,节省补光的能耗;用聚氨酯海绵作为新型种植介质,降低大棚种植的养护成本;用循环水控制技术实现旱地水产养殖,极大提升养殖密度;或是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水稻的多年生种植,免除每年的播种和插秧。

致富养鱼视频_致富养鱼种菜视频_致富经种菜养鱼

事实上,新型农业涉及到的学科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材料学,生命科学,兽医学,机械自动化,海洋科学等。在许多领域,新技术的引入首先改变了原有产业的成本结构,乃至起到了颠覆性的效果。

当然,在创业团队中集齐多个学科的人才(堪比集齐龙珠)难度很大,更加挑战的是通常还需要打通市场和品牌,才能获取足够的利润,实现正向循环。

致富养鱼视频_致富养鱼种菜视频_致富经种菜养鱼

农业细分领域涉及到的技术

三、新农业该如何破局?

面对“老大难”的局面,是否有破局之道呢?本着无知者无畏的态度,段郎把相对陌生的大农业和更为熟悉的消费电子产业链做个类比,似乎更容易形成全局性的认识,以及找到一些思路:

致富经种菜养鱼_致富养鱼视频_致富养鱼种菜视频

农业产业链与消费电子的横向对比

1)首先,要想“端稳自己的饭碗”,必须要有稳定的上游供应。种业被称为“农业的芯片”。在消费电子领域,我们看过太多在芯片断供潮后受到冲击的终端产品,或是基于一些新型芯片平台开发最后无疾而终的案例。同样的,靠谱的农业生产型企业必须拥有稳定的种业供应来源,否则就如同沙上建塔。具体的,可以有这几种形式:

2)其次,选择相对“不卷”的领域。农业是个长且慢的赛道,本身最大的优势在于“不卷”(赛道宽,公司少),这里确实很少见到几家创业公司在一个细分领域同台竞技。进一步的,初创的农业科技团队,还是应当寻找到最长坡厚雪,果实低垂的领域切下去。

如果将A股涉及农业的120家上市企业汇总出来,会发现A股的农业上市公司高度集中在生猪、禽类养殖,农药&化肥生产,油类和糖类生产几个板块。如果按照市值占比来看,则生猪板块可谓一家独大,占到农业板块市值的1/3以上。如同在行业巨头稳固的手机领域,即使是当年如日中天的罗老师创业,也是步履维艰。

反过来,比照上市公司市值的分布,与种植和养殖行业的产值分布图,可以看到在养殖业的水产、牛羊肉领域;种植业的蔬菜、水果等领域,上市公司(巨头)相对较少,资本化率也比较低。虽然此前这些领域目前普遍存在成本不透明,乃至生物资产核算难的问题,但随着新技术的引入(e.g. RAS系统内不存在扇贝游走的问题),相信能够打开新的空间。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农业上游的兽药、育种领域,存在一批毛利特别高的企业(如生产猪用疫苗的科前生物,毛利率 80%;专注玉米杂交种子的万向德农,毛利率 50%),可以说是农业科技领域的专精特新了。相信在巨大而广阔的农业领域中,将会有更多的小巨人出现。

致富经种菜养鱼_致富养鱼种菜视频_致富养鱼视频

农业纵向的产业链

3)最后,是掌握销售通路。农业科技公司的创业者通常是技术专才,例如生物学博士,材料学博士,兽医学教授,运动控制专家等。但如果不能掌握最终的销售通路,就只能如代工企业,或设备厂商一样获取“成本降低/效率提升”的利润(通常不超过10%)。考虑到当前的农业生产非常分散,仅通过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很难做大。如果能够拥有类似“褚橙”,“认养一头牛”的品牌,甚至类似科技产品中的众多出海品牌,则可以拿到微笑曲线的另一端利润。

寄希望于创业企业快速打造类似“都乐”,“佳沛”这样具备统治力的“品类品牌”,有些不切实际。但一方面,结合“国家地理标志”,形成诸如仙居杨梅,孟连牛油果等细分领域的产地品牌,还是很有机会的(其他地方还真种不出那么大的杨梅)。此外,在一些更加新兴的品类(蓝龙虾,黑水虻虫干等),也有形成新的认知品牌的机会。

致富经种菜养鱼_致富养鱼种菜视频_致富养鱼视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