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急诊室接诊护士对孕妇评估不全面,临床思维能力局限; 病房接诊护士、医生评估及时到位,有比较好的临床思 考能力,操作规范,措施正确到位 警示: ①起始评估应全面,培养护士具备较好的临床思考能力; ②抓好新病人入院、交接环节; ③任何护理过程都应有一定的规范,包括问病史。 案例分析 一术前一天病人,护士交待:明早上饭不吃,听清没有?病人:知道了。第二天,护士问:饭没吃吧?病人:饭没吃,只吃了两只荷包蛋。结果手术延期。病人告医院交待不清。 护士交代不清,评价不到位 案例分析 某县医院产科病房。一产妇侧切平产后4小时,多次向护士诉说会阴部剧痛难忍,护士看了创口后,告诉:“伤口痛很正常的。”即未作进一步评估也未汇报医生。结果第二天医生查房发现阴道血肿,在当地医院无能力手术,将病人送到上级医院急诊室时,血肿以渗透到骶部,病人处于休克状态 评估不全面,专科业务能力不够 * * * 实施优质护理,提升围产护理质量产科优质护理概述 卫生部有关开展优质护理文件 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 卫生部《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 少了“示范工程”强化优质护理内涵建设 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安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 ? 优质护理不仅仅是做好基础护理, 更不是洗头洗脚工程 什么是围产优质护理内涵? WHO将生命准备过程视为21世纪促进健康的三大主题之一 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提出:孕产妇死亡率降到22/10万,婴儿死亡率降到12‰ 围产优质护理内涵:深化以孕产妇和家庭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改革围产期护理工作流程,突出围产专科特色,全面提升围产期母婴护理水平,提高孕产妇及其家庭成员的满意度 什么是影响围产护理质量的因素? 围产期护理工作缺乏严格的统一标准 服务模式老化 护理人才及人力匮乏 相关人员专业知识老化 围产专科护士在职培训体系或训 练基地不健全 孕妇学校授课教材及形式有待规范 如何做好围产优质护理? 《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 卫生部“围产期母婴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科室)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及评比考核管理办法(2012.3)卫生部项目--护理服务质量及水平 产科门诊护理服务 产前健康教育 产科病房护理服务 产房护理服务 母婴同室的护理服务 新生儿科护理服务产科门诊优质护理要求产科门诊护理质控重点(100) 服务意识:主动服务,服务流程合理、快捷、安全、有效 工作要求: ▽服务台护士:合理安排就诊,候诊教育 ▽预诊护士:孕妇围产期保健相关信息收集准确 ▽巡回护士:维护孕妇就诊安全 ▽高危孕妇的登记、跟踪工作到位 ▽有隐私保护措施:检查有遮挡、哺乳室 ▽健康教育:听课率及知晓率,咨询电话 ▽护理满意度80%以上产前健康教育(100) 教育管理:专人、专室、专册及管理规定 课程设置:涵盖围产期各阶段内容,特别强调孕期心理、体重管理、分娩指导、分娩镇痛、母乳喂养 教育形式:多样化(大班、小班),个性化 开课时数 教育效果评价,持续质量改进产科病房优质护理要求病房环境基本要求 安静、整洁、安全、温馨 医护工及家属共同配合 恰到好处的陪客管理(自觉减少陪客及探视) 物品放置安全 地面、通道安全 保护隐私 制度、常规制定完善(内涵) 分级护理制度(产科特色、细化) 产科专科护理制度 爱婴医院管理制度 护士岗位职责 产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产科相关操作规程 产科危急重症抢救流程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相关质量标准及考核细则 母婴同室护理质量标准及考核细则 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及考核细则 爱婴医院评审考核细则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卫生部2011版)质量评分标准 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标准 专科护理质量评分标准 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标准 急救护理质量评分标准 (模拟演练)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标准 技能考核评分标准 患者满意度问卷病区护理质控流程 ●制度 ●流程 ●常规……常态化的护理质量监督评估 监督:各级质控小组的活动 审核:各级安全会议不定期的对护理质量或者流程执行状况进行审核 评价:通过对一个时段的护理工作评价分析(数据化),并与以往同时期比较,得出质量是进步还是滑坡,对存在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母婴同室病区优质护理重点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分工合理、护理病人数合理、全方位 护理质量:病情观察、护理到位(基础、专科)、服务模式(高效便捷、延伸服务) 住院健康教育 母乳喂养 延伸服务 满意度 持续质量改进母婴同室病区重点环节监控母婴同室病区重点环节监控新转入护士培养流程入院告知书新生儿安全册 婴儿安全告知单 住院病人告知单住院每日提醒 入院当天: 亲爱的未来妈妈:欢迎入住特需病房! 每日三次数胎动可别忘哦 多行左侧卧位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