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浈江区紧紧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要求,谋划推动高附加值养殖农业项目等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结合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实施,借助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引进现代化、规模化绿色水产养殖项目,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打造浈江渔业特色生态养殖亮点,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科学制定水域滩涂规划,完善养殖证颁发制度
编制和发布了韶关市浈江区养殖水域滩涂规(2017-2030),划定了水产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进一步明确浈江区境内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域范围,依法保护和改善水产养殖水域生产环境,为促进浈江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加强水产良种场建设是保障水产种业和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种业强基、科技强渔的重要抓手
浈江区现有1家省级水产良种场(韶关市渔业技术推广站),位于浈江区新韶镇东山村委杉木湾村,该场建有杉木湾试验示范基地及龙归柴桑特种水产基地两处示范基地,占地总面积约650亩,其中水面约200亩,是一个设施设备配套完善,且可全天候进行繁养殖的现代化水产基地。是一家科研和培育鱼苗的现代化水产良种场,具有专业技术人员9名。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动韶关渔业产业的升级,促进韶关渔业的经济发展,现拟规划建设乐园镇渔业种苗项目。该项目拟总投资4000万元,总建设面积约200亩,位于浈江区乐园镇长乐村委会沙坟原鱼苗场,项目规划建设北江名优鱼类的国家级渔业种苗繁育基地,采取研企模式共同建设,由韶关市丽丰兆业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乐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学院合作共建,推动渔业养殖科学发展的新模式,将实现机构与企业在资金、技术、研发、推广等方面的强强联合,实现1+1>2的效果。
引进规模绿色水产养殖项目,推动浈江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以来,浈江区成功引进规模化现代化标志的水产养殖项目2个,一是引进韶关市丽丰兆业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湾头村投资建厂,创新探索出“公司主导+政府扶持+村委协调+农户参与”合作方式,升级改造约200亩连片池塘,改造后的鱼塘养殖净水面积约108亩,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其中政府投资为970万元,正在推进加州鲈鱼规模化养殖和精深加工项目谋划稻田养虾项目,项目投入生产后,预期年亩产3000斤,年产值预计达550万元,以“传统养殖+精深加工+销售”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创业致富,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筑牢产业振兴根基。二是成功引进韶关市润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犁市镇下陂村投资养殖建厂,据悉,该项目占地面积约80亩,总投资2000万元,目前正在有序建设中,预计9月份建成投产,年底即可完成培育上市销售,带动农民创业致富。
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全区现有登记在册的水生野生动物养殖户92户,人工驯养的品种主要为龟鳖,其中新韶镇大陂村2021年8月成立了大陂村乌龟专业养殖社,形成了观赏、养殖、销售、加工的完善产业链,打造出“一镇一品、一村一业”的特色产业。今年6月大陂胜源名龟科普基地正式揭牌,该基地占地面积200亩,园内养殖各类龟30余种,建设有世界乌龟观赏区、生态养殖区和产品加工区3个区域,是集养殖、观赏、科研和加工等功能为一体化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产业。
开展全区绿色水产养殖选址摸排,为招商引资打根基
按照市、区“百千万”指挥部办公室文件精神,我局会同区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浈江分局、各镇综合考虑水源、交通、用地面积、地类性质等因素开展适合绿色水产养殖项目的选址摸排工作,截止当前已摸排出17个适宜绿色水产养殖项目选址,以便更好地开展水产养殖类招商引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