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过程中,中至镇立足村情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牢牢把握群众第一理念要求,在开展停养治理整治的同时,积极引导养殖户发展绿色高效种养产业,替代传统畜禽养殖,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使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赢得了群众的普遍支持和称赞。该镇吴家官庄村赵纪龙便是转产增收的受益者之一。
赵纪龙,1981年出生,高中毕业后,先后从事过物流、货运等工作,于去年回到家乡从事养殖业。他的养殖场占地4亩,位于中至镇吴家官庄村村西,紧临中至河上游段。原先养殖场内共养了300多头猪,产生的污水遇到雨天,会被冲到中至河里,对下游产生较大的污染。全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行动启动后,中至镇通过多渠道广泛宣传有关停养政策的同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各村养殖户到周边县乡学习转产经验。在考察的过程中,头脑灵活的赵纪龙敏锐的察觉到养蝎子的利润空间很大,而且可操作性较强,便萌生了转产养蝎子的想法。
回到家中,他一不做二不休,迅速行动,在短时间内完成停养的基础上,于今年3月份,投资30余万元,对其中一个养殖棚进行了改造,建立了恒温立体式蝎窝,购买蝎种10万只,开启了转产养殖蝎子之路。目前,经细心照料,赵纪龙所养蝎子已进行了大量的繁殖,养蝎场的蝎子数量已达到了25万余只。
据了解,养蝎子比养猪更加省时省力,每天只需投料喂养一次。按赵纪龙现在的规模,共400个蝎窝,每窝1500只,最大养殖密度2100只,最多可养80万只左右,一两个人就能打理。管理好了,一对雌雄蝎子一年可繁殖30-50只。按最低成活率可以长成20只成年蝎子,按照当前行情,一斤蝎子可卖800-900元,平均每只成年蝎子价格在一元多,养殖利润丰厚,比其它养殖、种殖业效益高出了多倍。以赵纪龙现在的养殖规模,每年最低可实现经济收入60余万元。
为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发家致富,今年3月份,赵纪龙联合6家农户注册成立了牧蝎人家养蝎专业合作社,带领周边群众走上了转产养蝎子致富之路,为全镇开展畜禽养殖污染转产治理做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