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西沈马庄村,位于南湖镇驻地东南方向,有常住人口2263人,党员82人,两委成员3人。该村是远近闻名的大棚蔬菜种植村,近年因劳动力外流,加上大棚打理繁琐,不少大棚处于荒废状态,既浪费了资源,又制约了村庄长远发展。2020年,在市派南湖镇乡村振兴服务队的指导下,该村在全镇率先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日照市东港区引领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

强化支部引领,汇聚民智谋发展良策。为持续开启“致富锁”,西沈马庄村认准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把“金钥匙”。该村先后多次召开支部会、党员会研究推进,并就“如何充分利用集体资源、组织农民抱团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共富双赢”深入讨论、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制定完善了合作社发展相关规划、制度。完善组织框架。坚持村“两委”与合作社“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支部书记赵龙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其他村“两委”成员及个别党员担任理事、监事,实现合作社发展与村级事务共同研究、一体推进。坚持专业规划。流转土地23亩,经考察、研究,制定高标准建设方案,确定高效生态种植农业与休闲农业相结合的“花园式采摘”项目。注重实地指导。定期邀请专业人员来村现场“开处方”,就病虫害防治、油桃和苗木种植准备、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确保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田间管理,实现产品生产标准化、质量安全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融合各方助力,因地制宜推动“双增收”。必须抱团发展才有出路。这是村两委成员多次到烟台、威海、莒县等地取回来的真经。该村邀请相关部门对地质土壤条件进行检测,最终决定发展油桃、苗木种植,预计每年每亩收入在4-6万元。并于3月26日注册成立了日照市东港区引领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市派南湖镇乡村振兴服务队的牵线搭桥下,农行东港支行为西沈马庄村送来“富民贷”、“强村贷”等金融产品。5月21日进行了农户集中授信仪式,为该村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解决了资金难题,插上了“金融”翅膀。据了解,该村已种植油桃13亩,在建5个冬暖新式大棚,每个大棚占地面积约1.4亩,总面积约7亩;剩余土地主要栽植大叶女贞、瓜子黄杨、北海道黄杨等。村民收益主要是两方面:按股分红,入社股民根据合作社收益按比例分红;劳动报酬,在合作社务工的村民,按当日平均工资计付报酬。村集体收益主要是两方面:根据合作社收益按比例分红,作为村集体用于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支出;流转的集体承包地产生的收益,也属于村集体。

优势叠加互补,新模式引领前景可期。放眼未来,村党支部书记赵龙新充满信心,“西沈马庄村将着力打造一处集绿色果蔬种植、采摘、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循环生态农业园。通过领办合作社,实现产品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这样既能提高产品质量,又能拓宽销售渠道;村集体将在镇组织办、经管站的指导下,加强对合作社的规范管理,将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置于股

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西沈马庄村,位于南湖镇驻地东南方向,有常住人口2263人,党员82人,两委成员3人。该村是远近闻名的大棚蔬菜种植村,近年因劳动力外流,加上大棚打理繁琐,不少大棚处于荒废状态,既浪费了资源,又制约了村庄长远发展。2020年,在市派南湖镇乡村振兴服务队的指导下,该村在全镇率先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日照市东港区引领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

强化支部引领,汇聚民智谋发展良策。为持续开启“致富锁”,西沈马庄村认准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把“金钥匙”。该村先后多次召开支部会、党员会研究推进,并就“如何充分利用集体资源、组织农民抱团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共富双赢”深入讨论、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制定完善了合作社发展相关规划、制度。完善组织框架。坚持村“两委”与合作社“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支部书记赵龙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其他村“两委”成员及个别党员担任理事、监事,实现合作社发展与村级事务共同研究、一体推进。坚持专业规划。流转土地23亩,经考察、研究,制定高标准建设方案,确定高效生态种植农业与休闲农业相结合的“花园式采摘”项目。注重实地指导。定期邀请专业人员来村现场“开处方”,就病虫害防治、油桃和苗木种植准备、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确保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田间管理,实现产品生产标准化、质量安全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融合各方助力,因地制宜推动“双增收”。必须抱团发展才有出路。这是村两委成员多次到烟台、威海、莒县等地取回来的真经。该村邀请相关部门对地质土壤条件进行检测,最终决定发展油桃、苗木种植,预计每年每亩收入在4-6万元。并于3月26日注册成立了日照市东港区引领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市派南湖镇乡村振兴服务队的牵线搭桥下,农行东港支行为西沈马庄村送来“富民贷”、“强村贷”等金融产品。5月21日进行了农户集中授信仪式,为该村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解决了资金难题,插上了“金融”翅膀。据了解,该村已种植油桃13亩,在建5个冬暖新式大棚,每个大棚占地面积约1.4亩,总面积约7亩;剩余土地主要栽植大叶女贞、瓜子黄杨、北海道黄杨等。村民收益主要是两方面:按股分红,入社股民根据合作社收益按比例分红;劳动报酬,在合作社务工的村民,按当日平均工资计付报酬。村集体收益主要是两方面:根据合作社收益按比例分红,作为村集体用于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支出;流转的集体承包地产生的收益,也属于村集体。

优势叠加互补,新模式引领前景可期。放眼未来,村党支部书记赵龙新充满信心,“西沈马庄村将着力打造一处集绿色果蔬种植、采摘、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循环生态农业园。通过领办合作社,实现产品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这样既能提高产品质量,又能拓宽销售渠道;村集体将在镇组织办、经管站的指导下,加强对合作社的规范管理,将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置于股民的监督下,打消群众疑虑,确保好事办好。”西沈马庄村坚持“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扎实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探索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农民抱团发展、做活了土地文章。“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相信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必将实现增强基层组织力、拉动集体群众“双增收”的目标,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注入红色“源动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