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等级创建经验交流_幼儿园等级创建经验分享材料_等级园优质经验分享

城北小学组织的亲子运动会。

幼儿园等级创建经验分享材料_幼儿园等级创建经验交流_等级园优质经验分享

滨江学校的家长课堂。

幼儿园等级创建经验交流_幼儿园等级创建经验分享材料_等级园优质经验分享

实验学校家校共育活动。

日前,泰州市2022年度家校共育工作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名单出炉,我市6家学校、4名教师上榜。本期刊发我市部分家校共育工作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的经验做法,与读者共飨。

实验学校王林:聚焦家庭教育让爱育见未来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花期,或早或晚。“学会爱的表达式,让我的爱成为孩子成长的营养素”是王林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的初心。2022年,王林担任靖江市智汇家庭教育成长服务中心理事长后,除了与名特教师编写校本教材,还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讲座,为家长们传播家庭教育理念。

王林和辅导员老师、志愿者、社工共同打造的家庭教育实践课堂形式多样,十分注重情境育人:家长、孩子走入红色纪念基地,懂得安定生活的来之不易;走入牧城公园,探索活化石的秘密;走入现代农村产业园,采摘缩果体,感受现代农业的技术;走入季市老街,重看古镇的繁华与缩影;走入盆景园,惊讶靖江山水盆景师的创造;走入新世纪造船厂,自豪本土企业的繁荣……

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王林坚持学习,先后获得了“青少年成长规划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证书,并与其他学校的名特教师组成家庭教育讲师团,精心打磨讲课主题和内容。讲师团成员与班主任老师紧密合作,为家长提供“顾问式”服务,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

父母爱孩子,如果方法不恰当,会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为此,王林组织校内30多名教师共同学习专业知识,并鼓励大家多钻研,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梦想、能力、感恩”的种子,引领家长在不同关键期给予孩子必要的心理营养,让孩子们茁壮成长。

新桥镇四墩子幼儿园周庭:同心共育家园共情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周庭关心关爱弱势群体,注重心理健康建设,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理解和信任,帮助家长提升科学育儿水平。

工作中,周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扎实开展家园共育。她将家园共育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每月为家长推送各类育儿小妙招,每学年制订家长学校授课计划,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周庭注重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会和特别敏感的幼儿进行个别谈话,满足幼儿的内心需求,帮幼儿建立自信心和良好的自我认知。同时,与家长积极沟通,分析幼儿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借助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助教活动等契机,她与家长近距离沟通,共同讨论制订育儿策略。同时,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安全教育平台等途径,向家长推送幼儿在园情况,结合家长的可行性建议,制订适宜的班务计划,放大家园合力。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最早的奠基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周庭关爱特殊幼儿的成长,围绕留守儿童、插班生、单亲家庭等特殊群体,生成了个案跟踪的观察案例。周庭与这些儿童结对,除了指导游戏、照料生活、准备学习用品、满足孩子小小愿望,还利用远程视频让孩子和父母沟通,也让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变化。

实验学校:家校协同育人关注生命成长

实验学校以建立“和融共美”的家校关系为目标,以家长学校为依托,积极探索家庭教育指导思路,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双减”之下,有效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构建家校教育合力成为实验学校的新课题。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讨,发挥家庭教育指导团队作用,设计了一系列家庭教育指导方案开展实践指导,重构家校共育新生态。近年,学校编写了家长学校一至九年级教程,以孩子的生命成长为基本脉络,引导父母跟孩子一起成长,为父母提供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专业支持与帮助。此外,学校定期邀请家长来校,通过座谈、实地察看等形式,探讨办好家长学校的措施,组织更多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管理的实效。家长学校成立以来,学校开设家庭教育指导讲座30余场,惠及上万户家庭。

专业力量的加入,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学校成立了“家庭教育导师团”,聘请学校10名持证“家庭教育指导师”为首席导师,充分利用家长和社会资源,采用“线上+线下”双向互动模式,开展专题学习。同时,学校打好家校教育组合拳,聚焦“引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目标,确定了“更新家长育人理念、拓宽家长育人渠道、丰富家长育人策略”三个主题,并开展实践指导。学校组织的多场家校共同实践活动中,家校双方面对面,专家点对点方式解答家庭教育困惑,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滨江学校:共育促成长,同心方致远

家校共育有利于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滨江学校将学校、家长、学生三者紧密联系,加强家校的沟通与配合,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学校围绕“咱们的孩子咱们共同努力”目标,推动形成了“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学校家委会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各年级家长委员会根据本年级实际情况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家教经验交流会,班级家长委员会根据本班学生需求随时随地解决问题。三级家长委员会的成立,推动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了解、理解和监督,确保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为加强家校共融,一方面,滨江学校全体教师行走在家访的路上,深入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面对面与家长进行沟通;另一方面,学校邀请家长到校督学,如学校小学部推行“家长来校督学”的常态化开放活动,初中部推行“家长督学陪同”活动。为了配合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每周末,学校会告知家长本周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近阶段的学习情况,不断增强家校共育的合力。

每一次亲子活动,都是一次亲子言行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大“曝光”,是亲子关系亲密与否的检验场,是父母教育成果的展示台。为了全面提升家长科学教育能力,有效促进家校共育,学校开展“善水”讲堂活动,每学期邀请家教专家来校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向家长传授家教知识和经验。同时,学校借助现代化网络,在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分享国内外家教文章。多管齐下,既规范了学校教育教学,也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城北小学:同心共育,助飞成长

家庭对孩子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城北小学成立了“好家长共同体”家校互动机制,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携手共促学生身心发展。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像孩子行走的两条腿,哪一条腿出了问题,孩子即使勉强走起,也无法快乐奔跑。每学年,经过家长自愿报名、班主任推荐、学校审核,城北小学“好家长共同体”吸纳了150名有一定家庭教育经验的父母。为保障每个活动能落到实处,学校根据父母能力和意愿,同步组建“好家长共同体”理事会,把活动的主导权交给父母,让父母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组织者、服务者。

“好家长共同体”的成立,加深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动,也让校内由此形成了由学校文化为指导、家庭之间文化互相影响的良好氛围。每学年,城北小学借助“好家长共同体”家校互动机制,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主题沙龙、读书分享活动等系列活动,传播科学家教方法,确保父母的“心思”高度关注、“身体”适度投入、“灵魂”深度参与。

活动的设计不仅仅注重引领父母成长,更侧重构建和谐亲子关系。日常教学中,城北小学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定期邀请省内外知名家庭教育专家来校为家长们传经送宝,组织家长参与市内优秀家庭教育活动,让育儿好方法真正落到实处。

为了帮助更多家长解决育儿过程中的困惑,每一届“好家长共同体”成立之初,学校都会开通微信群,打造线上“家庭教育微讲堂”平台,定期分享育儿文章、讲座、微课,即时讨论好家长们提出的家庭育儿疑问。

“好家长共同体”创新了家校活动形式,实现了家庭文化与学校文化有机融合。目前,“好家长共同体”已经由点及面,吸收了更多的家长参与其中,三级家校共育管理正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支持下趋于良性发展。

(全媒体记者葛芸通讯员赵栋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