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学生创业,不少人会想到 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之类的高新产业。 然而,在浙江舟山市定海区,浙江海 洋学院的王小军、贺龙兴、胡秀峰、 贾兴鲁 4 个人却挑中了又脏又累的水 产养殖,他们不挑梭子蟹、大黄鱼这 类 “ 高大上” 的海产品,偏偏和灰不 溜秋 的泥鳅看对 了眼 ,并且 还 以此做 到 了年赚上百万的好成绩。 201 3 年 起 ,从 负 债 40 万 元 到 年 收入 上 百 万 元 ,从 最 初 只 想赚 份 “ 打工钱” 到如今养 殖基地扩张到 省外,泥鳅远销海外⋯ ⋯ 两年来,4 位 “泥鳅兄弟” 凭着一股韧劲,泥巴 里翻出了 “大动静” 。 致富经 大学生养泥鳅创业 , o 从负债 40 万到年赚百万 象牙塔里 “泥腿子” “泥鳅兄弟” 4 人 ,是浙江海洋学 院水产养殖专 业的同班同学,其中 3人 2013年毕业,而王小军继续 读研究生。毕业之际,他们 4人的想法出奇地一致: 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 “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我 们正好用所学的水产养殖技术,打拼—份自己的事业。” 创业,不能跟风。在舟山,大黄鱼 、梭子蟹等 海产是 百姓最为喜爱 的餐桌美食 ,市场大 、销路好 , 吸引了众多水 产养殖户 。
可 王小军他们偏 不愿去大 碗里与别人抢食,决定养殖不起眼的泥鳅。 “大学 期间,我们跟着导师做过泥鳅养殖的课题 ,对传统 泥鳅养殖存活率低的难题有所突破,这也是我们决 胜市场的法宝。” 土地承包 费 、设 备投入 费 、基地改造 费 ⋯⋯ 估 算下来 ,创业成本居然高达 40 万元之多。 “我们几 个都来 自农村,家人没法给我们太多支持。”王小 军说,筹集资金只能靠 自己。于是 ,他们向朋友 、 亲戚一遍遍讲述创业方案,努力说服对方,终于凑 齐了 40万元。2013年 3 月,4 兄弟在白泉镇小展社 区承包下 20亩地 ,挖塘搭棚,下田当起了“泥腿子” 。 泥鳅兄 弟勤创 业 1个大棚、9 口苗塘⋯ ⋯ 渐渐地 ,泥鳅养殖基 地雏形初现。随后 ,“泥鳅兄弟” 又斥资20 多万元 , 引进个大体肥的优质品种台湾泥鳅用于繁殖生产。 很快 ,40 万元启 动资金被花得一干二净 ,几个 小伙 穷得揭不开锅 。 这时 ,胡秀峰提议 ,在养殖场里种些蔬菜,自 给 自足,解决生计问题。种地,对于这些农家娃来 说并非难事 ,塘埂上很快就种满了西红柿 、大白菜 、 豌豆等各种蔬菜。想不到的是,不起眼的塘埂竞产 量惊人 ,有大量蔬菜剩余。
于是,他们把蔬菜卖掉 , 购买更多泥鳅苗。 那阵子,他们常常凌晨起床,踩着载有几百斤 蔬菜的三轮车 ,去市场占位卖菜。 “起初,我们都 很腼腆 ,不好意思张嘴叫卖 ,一天都卖不出多少 , 可一想到养殖场需要钱,大家都豁出去了,整个菜 市场就数我们的吆喝声高。” 王小军颇为 自豪地说 , 有一晚,他们赚了 500 多元。 “通宵卖菜 虽然苦 ,但 和养 泥鳅遇到 的困难 相 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因缺乏大规模养殖经验 , 养殖泥鳅栽了不少跟头。对此,王小军记忆犹新。 2013 年 6 月 ,首批泥鳅 出塘在 即。一 天夜 晚 , 养 殖场突然停 电 ,为泥鳅塘增 氧的一个水泵停止运 转近一个小时。等巡夜的贺龙兴发现异常时,整整一 农 家之友 201 5.05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