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史播报
编辑
名称由来
芫荽拉丁学名Coriandrum sativum L.中的属名Coriandrum来自希腊语korannon,是希腊单词“koris”和“annon”的合成词。 [4]希腊语中的koris,译为臭虫,因其未成熟的绿色果实的难闻气味而得名。 [5]Coriandrum属包括两个品种,即栽培种sativum和野生种tordylium。 [7]
中文学名芫荽在《本草纲目》记载着:“其茎柔叶细而根多须,绥绥然也。张使西域始得种归,故名胡荽。今俗呼为蒝荽,蒝乃茎叶布散之貌。”芫荽、园荽、莞荽者,均为“蒝荽”近音借字。因其有浓郁香气,故有香菜、香荽之名。 [6]
种植历史
芫荽是一种重要的香料植物,它是最早被人类用作调味物质的香料之一。它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的意大利部分地区,并作为香料植物传播到印度、中国、俄罗斯、中欧和摩洛哥,该植物自人类古代以来就在这些地区种植。 [8]埃及人称这种草药为“快乐的香料”,罗马人和希腊人也用芫荽给酒调味,也用作药物。之后,它被罗马人引入英国。 [4]在中国西汉时(公元前一世纪),芫荽由张骞从西域带回,现在中国东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均有栽培。 [2]
形态特征播报
编辑
芫荽为一年生或二年生,有强烈气味的草本植物, [9]高20-100厘米。 [2]
根与茎
根部细长,纺锤形,有多数纤细的支根。茎圆柱形,直立,多分枝,有条纹,通常光滑。 [2]
芫荽的根
芫荽的茎
叶
根生叶有柄,柄长2-8厘米;叶片1或2回羽状全裂,羽片广卵形或扇形半裂,长1-2厘米,宽1-1.5厘米,边缘有钝锯齿、缺刻或深裂。上部的茎生叶3回以至多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狭线形,长5-10毫米,宽0.5-1毫米,顶端钝,全缘。 [2]
芫荽的叶
花
伞形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花序梗长2-8厘米;伞辐3-7,长1-2.5厘米;小总苞片2-5,线形,全缘;萼齿通常大小不等,小的卵状三角形,大的长卵形;花瓣倒卵形,长1-1.2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有内凹的小舌片,辐射瓣长2-3.5毫米,宽1-2毫米,通常全缘,有3-5脉;花丝长1-2毫米,花药卵形,长约0.7毫米;花柱幼时直立,果熟时向外反曲。 [2]
芫荽的花
果实
果实圆球形,背面主棱及相邻的次棱明显。胚乳腹面内凹。油管不明显,或有1个位于次棱的下方。 [2]
芫荽的果实
分布范围播报
编辑
世界分布
芫荽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 [2]在阿富汗、伊朗、黎巴嫩、叙利亚、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土耳其、阿根廷、孟加拉国、白俄罗斯、比利时、中国、印度、伊拉克、意大利、日本、韩国、秘鲁、菲律宾、波兰、葡萄牙、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泰国、越南、南斯拉夫、津巴布韦等多个国家或地区均有栽培。 [3]
中国分布
芫荽在中国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均有栽培。 [2]
芫荽中国省级分布图 [1]
生长环境播报
编辑
芫荽对干燥和温暖的气候非常敏感,喜欢凉爽的天气,作为一种热带植物,芫荽在开花和种子形成期间更喜欢凉爽和相对干燥的无霜热带气候。 [8]
生长习性播报
编辑
芫荽喜冷凉、耐寒性强,能忍受-12--8℃,发芽适温20-25℃,生长适温17-20℃。超过20℃,生长缓慢,且叶片和叶柄变淡紫色。高于30℃,植株易抽薹开花,品质下降。营养生长期既可度过酷暑,又能度过严寒。芫荽属长日照蔬菜,14小时以上的日照可促进抽薹、开花和结实。在短日照下,植株花期延迟,不易结实。生长期间,在中等强度日照下,植株生长健壮。 [10]花果期4-11月。 [2]
繁殖方式播报
编辑
自然繁殖
芫荽是一种异花授粉的作物。蜜蜂是香菜的主要传粉者,包括其他昆虫。 [12]
人工繁殖
播种前揉搓种子,将包在果皮内的两粒种子搓开,在清水中浸泡,然后捞出控净水分,以果实呈半湿润状态为宜。将种子进行催芽,芽适温为15℃左右,催芽前期每天翻动,当种子出芽时即可播种。 [10]
栽培技术播报
编辑
整地施肥
选择土质肥沃、浇水排灌方便、通风良好的土壤栽培。施冷性有机肥料或腐熟好的农家肥,耙细整平做畦,要有利种植管理,进而促进根系的吸收和植株的健壮生长。 [10]
选种播种
通常采用撒播的方式,将种子掺沙或草木灰拌匀,均匀撒播在浇足底水的田畦内,盖细土再盖上稻草,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降低土壤温度,有利于幼苗生长。次日早晚各浇水一次,随后几日内注意保持土壤湿润,直到出苗。一般播种后7天左右出苗。在播后及时查苗,如发现幼苗出土时有土壤板结现象时,要抓紧时间喷水松土,以助幼芽出土,促进迅速生长。 [10]
田间管理
为了给芫荽创造松软舒适的生育环境和有利于生长发育的生活条件,达到温度适湿的管理,多次细致地中耕、松土、除草是关键。多在幼苗顶土时,进行轻度破土皮松土,消除板结层。及早中耕、松土、除草,可促进幼苗旺盛生长。待叶部封严地面以后,无论是条播或撒播,就不再中耕松土了,只是有目的地进行几次拔草。肥水管理的原则是:不旱不浇,前期少浇,后期多浇。所以在其生长期间,追肥以氮肥为主(腐熟后的人畜粪尿、尿素)。待植株生长旺盛,应勤浇水,保持土壤表层湿润。尤其在开花结果期适度灌水、追肥,浇水的同时追施速效氮肥。 [10]
病虫防治
病害
芫荽的主要病害有菌核病、叶枯病等。 [16]
菌核病是由核盘菌引起的,为土传病害,危害地上部各个部位,发病初期病部呈水渍状浅褐色至灰褐色坏死,在病部产生浓密白色菌丝团,最后转变成鼠类状菌核。病原属子囊菌核盘菌真菌。防治方法:用五氯硝基苯加细土,拌匀后施入土壤中,进行土壤消毒。 [16]
叶枯病是由细交链孢霉引起的,多侵染幼嫩叶片,从叶尖或叶缘受伤的部位开始侵染,初为水状,终至叶片坏死枯萎。病原属半知菌细交链孢霉真菌。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或其他寄主为害过冬。防治措施:发病初期需进行药剂防治,用多菌灵液、甲基托布津液、代森锰锌液,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16]
虫害
芫荽因本身具有特殊气味,病虫害相对较少。主要虫害由幼苗期的虫引起,可适度用药物防治。 [10]
主要品种播报
编辑
芫荽在几个性状上有很大的变异,这使得该植物适合不同的用途。进行种下分类对植物遗传资源工作具有重大价值,芫荽的种下分类根据果实特征可以分为两类: [7]
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 var. sativum):1000个果实的重量大于10克,果实的直径大于3毫米; [7]
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 var. microcarpum DC.):1000个果实重量小于10克,果实直径小于或不大于3毫米。 [7]
芫荽根据叶片特征可分为大叶型和小叶型。大叶品种植株较高,叶片大,缺刻少而浅,香味淡,产量较高;小叶品种植株较矮,叶片小,缺刻深,香味浓,耐寒,适应性强,但产量较低。 [10]
主要价值播报
编辑
食用价值
芫荽全草色泽油绿,气味芳香,其茎叶是人们餐桌上提味去腥和点缀菜肴的调味料。 [13]芫荽中富含蛋白质、脂肪、能量、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等营养物质。除此之外,还含有钙、磷、钾、钠、镁、锌等矿物质及铜、锰、硒等稀有金属,同时芫荽中也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类营养成分。芫荽的营养成分中胡萝卜素和铁的含量较高,钙、铁含量也高于其它蔬菜,是绿叶蔬菜的佼佼者。芫荽中还含有挥发油、右旋甘露糖醇、黄酮贰、胧牛儿醇、砧类、油酸、苹果酸钾、正葵醛、壬醛、芳樟醇等成分,其中的挥发油能促进唾液分泌,加速肠胃蠕动,增加胆汁分泌。 [11]
药用价值
芫荽也是一种常用的药用植物,芫荽的茎、果实和全草都可入药。 [4] [14]芫荽性温味辛,入肺脾经,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麻疹、消化不良、感冒风寒、流行性感冒、发热头痛、还可以治疗高血压、脱肛,外用有镇痛效果,对某些食物中毒也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4] [14-15]
经济价值
芫荽的茎叶和籽都可用于提取精油,芫荽精油可应用于食品、化工以及医药等行业。 [13]芫荽籽的用途和它的化学成分相关,最重要的成分是精油和脂肪油。芫荽籽精油主要被用做酒精饮料、可可饮料和巧克力工业上的增香剂,优点是其香气更稳定、比其它同等级别油类保留时间长。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