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0日,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等6部门在北京向全社会发布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推荐的“水生蔬菜领头人”——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柯卫东获评2022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

柯卫东,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水生蔬菜研究室主任,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我国著名莲藕育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科技部水生蔬菜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首席专家,湖北省重点农业产业链莲产业链专家。

我们湖北人爱吃藕,滑藕片、炒藕带、炸藕夹,家家户户过年要煨莲藕排骨汤,美味的藕怎么也吃不够,但是莲藕的种植非常辛苦。莲藕传统留种方式是在田间留种,不仅种藕采挖困难,运输费工费力,而且还耗损大,栽植用种量大。每年的3~5月是莲藕的起种季,柯卫东带领团队开展紧张的资源鉴定评价和选种工作;6~9月顶着高温酷暑开展杂交育种田间试验;其它时间则深入产区调研品种应用情况。一个新品种的诞生至少要花6~8年时间。四十年如一日,柯卫东都是这样与莲藕“泡”在一起。柯卫东团队选育的新品种入泥浅、易采挖,品质优,产量比传统地方品种增产30%~50%。通过配套栽培技术,可使我国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莲藕。

除了选育新品种,柯卫东团队还持续开展种植方法的研究创新,经过多年的科技攻关,发明试管藕诱导方法及微型种藕繁殖技术,有效解决了莲藕繁殖系数低、种苗重、易带病、难于长途运输等技术性难题,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生产中,为农民每亩节约种苗成本近千元。

作为我国莲藕育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科技部水生蔬菜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首席专家,柯卫东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始终坚持“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走进百姓家”的科研理念和百姓情怀。40年来,他和同事们一道“走南闯北”,积极为农民推广莲藕等水生蔬菜新品种,传授新技术。“成果能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是我研发莲藕新品种、新技术的初衷和动力。”柯卫东说。

柯卫东对一粒“种子”40年的坚守,实现了好吃不贵,四季不断供的“莲藕自由”,他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他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他坚持科技为民,把智慧和汗水洒在大地上。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