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肤的栽培技术 地肤, 别名扫帚菜、 孔雀松, 为藜科、 地肤属 1 年生草本植物。 地肤原产欧亚两洲, 广布于我国各地。 其嫩茎叶可供食用, 是一种含高胡萝卜素和高钾、 铜的半野生蔬菜, 一般沸水焯后炒食、 凉拌或做馅。 地肤炒肉丝色泽鲜艳, 味鲜爽口。 春老叶可做饲料; 种子含油15%, 供食用及工业用, 也可制糕点;嫩苗和种子可入药, 具清湿热和利尿之功效, 主治赤白痢、 腹泻、 痢疾、 热淋、 尿涩、 血痢、 皮肤风热、 疥癣、 阴部湿痒等症。 1 形态习性 1 年生草本。 茎直立, 多斜上分枝呈扫帚状, 淡绿色或带紫红色, 具多数纵棱; 幼枝被柔毛。 叶互生, 无柄, 条状披针形, 全缘, 幼叶边缘有白色长纤毛。 花两性或雌性, 无柄,通常单生或 2 朵生于叶腋; 花被 5, 基部结合, 黄绿色, 果期自背部生三角状横翅; 雄蕊 5,与花被对生; 柱头 2, 条形。 胞果扁球形, 包于花被内, 不开裂。 种子横生, 扁圆形。 花期6~7 月, 果期 8~9 月。 地肤适应性较强, 喜温、 喜光、 耐干旱, 不耐寒,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较耐碱性土壤。 肥沃、 疏松、 含腐殖质多的壤土利于地肤旺盛生长。 2 栽培技术 2.1 播种育苗: 可直播或育苗移栽。 露地直播可于 4 月 上旬进行, 播种前要施足底肥,穴播、 条播、 撒播均可。 保护地育苗可于 3 月 上旬到中旬播种, 覆土为种子直径的 3~4 倍,经 6~7 天出苗。 2.2 田间管理 定苗或移栽: 若直播, 苗高 15~20c m以后, 结合采收幼苗, 按株行距70× 100c m定苗。 苗床培育的幼苗于苗高 6~10c m时定植大田。 肥水管理: 除施足底肥外, 于采收前追施 1 次腐熟有机肥或随水施入氮肥。 地肤虽较耐干旱, 但保持田间湿润不仅能提高产量, 且能提高产品品质, 因而生长期内每隔 7~10 天应浇 1 次水。 虫害防治: 地肤生长季节易受蚜虫危害, 可喷洒 1000~2000 倍 40%的乐果乳剂防治。地肤也易被菟丝子寄生, 招致植株成片枯萎, 发现菟丝子要及时清除。 2.3 采收: 植株长到 15~20c m高时, 即可结合间苗采收幼苗, 4~7 月可陆续采收嫩茎叶; 种子于 8~9 月成熟时收获, 脱粒干燥后保存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