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见习记者 崔丽丽 徐兴冕 济宁报道
在一排排整齐林立的牛舍里,合作社工人们正开着喂料车穿梭,将精心准备好的饲料放到肉牛面前……11月10日,大众网记者走进济宁市梁山县杨营镇宏育源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幅场景。
牛舍内吃饲料的肉牛
“像这样的标准化牛舍,我们合作社里一共有40栋,占地面积一共有63300平方米。”梁山县宏育源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玉红告诉大众网记者,他们合作社2017年5月在梁山县工商注册局注册,占地400 余亩,现存栏肉牛8000头,年出栏优质肉牛10000余头,每年能获得2000余万元的利润。
高玉红介绍,梁山县宏育源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采取“合作社+养殖户+种植户”的经营模式和订单方式,充分发挥企业服务平台的作用,吸收养殖户入社,一同发展。“目前,我们合作社有社员30余户,社员的养殖规模多在200头左右,个别养殖户的养殖规模能达到上千头,而这一头肉牛的利润就能有上千元。”高玉红说。
梁山县宏育源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只是梁山县杨营镇肉牛养殖产业的一个缩影。自2017年起,杨营镇根据发展规划及环保要求,规划2000亩土地开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陆续建成宏育源、兴联、永利、浩越、优牧5处规模化养殖小区,设计存栏量6万余头,引导村内、村边养殖散户,有序搬迁至规模化养殖小区,实现了养殖模式由分散型向规模型的转变,推进了科学化、机械化环保饲养的进程。目前,杨营镇现有肉牛养殖户400余户,相关从业人员2万余人,肉牛存栏量6.5万余头。
梁山县畜禽粪污收集处理中心项目简介
肉牛养殖为杨营镇人民带来了富裕,可生态环保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为解决肉牛养殖所带来的污染问题,杨营镇投资建设了占地122亩的梁山县畜禽粪污收集处理中心。项目建成后,可就近对杨营镇5万头肉牛牛粪进行无害化处理,年处理能力30万吨,结合食用菌种植等消纳牛粪方式,可基本实现杨营镇肉牛养殖业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消减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既保障养殖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也能给村民带来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