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农民也一起努力,每亩地老百姓每一季要增产200~300元,虽然说我晒黑了,但是我挺满意”。
面前这个皮肤黝黑的人,是河北省巨鹿县的一位村支书,他叫董迎浩,是中和农信在当地的村级合作伙伴之一,也是巨鹿农业服务站的一名站长。他所说的“让老百姓每季一亩多收200-300元”业务,就是中和农信近年推出的一站式种植服务。
科学种田 群众一亩多收200块
身为村支书董迎浩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带领村民一起富起来。他种过大蒜,种过姜,搞过大棚,结果由于气候、市场等多种原因都没成功。2020年,随着中和农信技术托管服务下乡,董迎浩看到了科学种田的新希望。
接触中和农信之后,他决定“拿自己的地做实验”,全程根据乡信数农的提醒,按时施肥打药浇水,收成好了后算了一下,“一亩地多赚了200块钱,我就觉得能让老百姓多挣到钱,这个活肯定中,带老百姓肯定能带起来”,第一季董站长服务了70亩地,而现在最新的玉米服务季这个数字已经超过2800亩。
不能外出打工 家门口也能增收
“我没有地,以前就是在外面打工,现在回来干,我帮忙打药,董书记管我一顿饭,一亩地给我两块钱,一天也能挣几百块,多个收入。”说话的是村里的低保户,自从回村以后,面临收入的难题,现在他也有了一份可以家门口就业的工作。
为了方便服务社员,董迎浩买了一个大型的拖拉机打药机,雇佣了村里的闲置劳动力帮社员打药,这些百姓多了一份收入,也多了一份生活的保障。
农活主动找上门 农机手有了新客户
“以前还要自己找活干,现在好了,时候到了,董书记就提前预定好让我打多少亩地(的药),省事儿了,钱也不少赚。”飞机手说到。
以前到打药的时侯,农户担心自己的地太小没有飞机手愿意接单,而飞机手则担心自己一个人找不到订单。现在有了董迎浩,他会主动联系诸如飞机手类在内的农机手,整体服务社员,既免除了农机手费时费力找客户,提升了农机手的工作效率,又能让社员以优惠的价格获得服务,哪怕是小地块的社员也能获得机械化的服务。
“现在全村群众都对咱们的服务都很认可,农户的种地有了技术,庄稼有了产量,经济有了增效,全村群众对咱中和农信排除了质疑,没有了怀疑,只有‘乡信’”,董迎浩说。
——
2022 年,中和农信就在河北、山东等粮食重要产区启动“乡信助农”一站式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瞄准“谁来种地、种不好地”痛点问题,把原本产前、产中、产后等分散、碎片化的农业服务集中起来,按照科学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计划推进,在实现稳产增产目标的同时,大大节省了农户精力与时间,提高了农户多渠道增收的可能性。
依靠中和农信线下服务网络的优势及经验,乡信助农大力发展村级合作伙伴,凭借服务第一的理念和成熟专业的技术解决方案,项目一经启动,便得到了广大农户的高度认可。启动不到一年时间内,项目已经由 4 个试点县增加至 27 个,服务土地已超过20 万亩。
与此同时,中和农信自主搭建数字平台,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种植解决方案信息化、线上作物医院以及农资集采供应,匹配生产管理服务、农产品产销、新媒体赋能等服务方式,服务农户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投入品,为种养殖户提供“耕、种、管、收、售”的全方位产业链服务,达成了从碎片式到一站式、从纯人工到线上+线下结合、从单点服务到综合服务的跨越发展。
良种良机良法护航下的农业服务,正不断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希望的田野上,中和农信人也将不断夯实内功,努力将科技落地在田间地头,让服务生长出创新之花,使现代农业服务真正惠及小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