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丹霞风景如画,千丈幽谷延绵不绝,这里有被誉为“小桂林”的外婆坑村;世纪冰川高山樱桃,千年梯田万方水库,这里有历史悠久的东澄村;漓渚满目兰香馥郁,因花致富名满天下,这里有“中国春兰故乡”棠棣村……
曾经的贫困小山村,变身山水田园村落在绍兴华丽登场,成为人们的心之所向,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在浙江大地徐徐展开。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电网是重要的基础设施。绍兴乡村地区用电越来越可靠,其中少不了高弹性电网建设。那么,在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的过程中,它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智改八年
山村电网终于稳了
会稽山脉绵延90公里,柯桥稽东镇正位于会稽山腹地。10千伏的龙越线成为最重要的电力线路,为9个行政村进行供电,且有着长达十余公里的电力“山区走廊”。
▎优化输电线路
春季毛竹生长旺盛,频繁影响线路运行;冬季雪后常有毛竹压断线路,山路蜿蜒又冰冻难行,抢修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消缺保电。如何维护好这条“山区走廊”,是困扰供电所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更换线路设备
2012年,国网绍兴供电公司正式开展龙越线升级改造工作。“这么长的山区线路,改造起来有多麻烦可想而知,政策处理难、廊道选择难、施工作业难。”国网绍兴供电公司越城供电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殷常斌现在回想起来还忍不住感叹。
线路沿途地形崎岖,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树木长高对线路的影响,工作人员光是到现场踏勘就不下十次,多角度观测研究才确认最终方案。
因设计的塔基都在山顶和山脊处,采用传统放线方式的话施工难度非常大,项目组商议后,决定采用更加智能的无人机放线技术进行作业。
▎乡村线路改造
2020年,10千伏龙越线改造工程正式竣工。前后历经八年,共完成电杆改造两百余根,新立35千伏铁塔四十余基,钢管塔十余基,新架设线路十余千米。
改造给当地带来了哪些红利?稽东镇地处会稽山古香榧群的核心区域,当地很多村民以香榧为生。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开起网店,农产品电商成了当地的新兴产业。当地农村电商产业的发展更是如鱼得水,稽东香榧通过网络走向了全国各地。
智能物联
排除故障省时省力
走在诸暨市店口镇侠父村,老街古香古色,村貌干净整洁,往来村民露出幸福笑容。这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风情、有民趣的村庄。
▎侠父村党群服务中心
侠父村因革命先烈宣侠父的故居在此而得名。“我们乡村的巨变都是依靠了红色基因。”村党支部书记王祖海说道。2015年,当地政府对宣侠父故居进行修缮重建,村里又逐步建设了党建生态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成一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旅游线路,引得全国各地的团队慕名前来。
原本破败的乡村成了长三角地区火热的红色旅游胜地,不仅游客来了,企业也来了,曾经负债百万的村庄富起来了。
企业入驻,用电量剧增。去年开始,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在侠父村开展智慧台区建设,在公用变压器上安装智能物联系统,实现台区信息实时采集及时上报主站,让供电人员随时掌握台区供电情况,开展故障智能研判及原因分析,有效解决问题,提升电能质量。
智慧台区建设后,变压器的科技含量更高、功能更全面。比如用电负荷高会及时提醒,有小损伤会发送信号,电压不稳会报警等。在用户电路发生故障之前,供电公司就能提前知悉情况,作出判断,实现提前处理,减少停电故障的发生。
▎现场勘查
近日,店口供电所员工宣鑫兴通过智能物联系统发现侠父村小学公变有零线带电迹像,立即与同事两人赶赴现场。该公变下接83个用户,以往需要6名员工花一天的时间分三组对用户的低压导线与接户线进行挨个检查。而现在,依靠智能物联系统高级测量、边缘计算和大数据融合分析等技术,不到半小时就锁定了故障点。小学公变下属的诸暨市力凯机械有限公司由于生产线路老化,导致整个小学公变零线带电。两名电力员工快速协助企业排除故障,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与人力。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台区下属的用户还能通过“网上国网”App清晰地了解到用电负荷、电费支出等信息,并且台区智能终端可以根据用户的用电情况,提供最优用电方案,也就是说,在使用同等电量的情况下,用户承担的电费更低了。
目前,侠父村已有80多户使用该变压器线路的村民能享受到这一高科技带来的用电福利。
弹性互联
两地合作达成双赢
乡村振兴行不行,去网红村看看?不,还是去乡村的边缘看看吧,最容易被遗忘的地方才是检验乡村振兴的试金石。
▎新昌梅渚村美丽乡村生态画卷
在宁海县深甽青峦之巅与新昌县巧英乡接壤处,海拔930多米的望海岗村与世隔绝,彷若世外桃源。漫山碧绿的山顶,几片错落有致的楼房,山前屋后是一望无际梯田状的茶园,这里就是著名的望海茶发源地。
群山环绕的高海拔环境为高品质有机农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产环境,但地理条件造成的线路较长、施工困难也为供电设备的安装增添了难度。一条10千伏的线路供电,一旦发生故障就无法转供负荷。
茶场位于两地边缘,按照当下的配网结构,存在着大量的单辐射线路。由于电源点缺失,故障发生时无法转供负荷。近年来,当地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常出现电力高负荷导致低电压的情况。
“亲邻互助山成玉”。对于邻县来说,单辐射线路就意味着一个空置的电源“接口”,让单辐射线路段有了备用电源。为此,国网新昌县供电公司联手国网宁海县供电公司开展跨区互联项目。经现场勘查,双方只需合作建设0.1公里左右线路,就能满足跨区域联络的条件。去年5月,新昌10千伏马岙线与宁海10千伏双湖线完成联络线接通,实现双电源供电。
▎新昌宁海两地实现10千伏线路跨区互联互供
跨区互联线路的出现,让身处偏远山区的居民也用上了可靠、稳定的电,在故障发生时多了一重保障。“相比其他方案,建设跨区互联线路占地少,对百姓影响小,是在农村边缘地区规划农村坚强弹性电网最可行的方案。”国网新昌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茶山泛新绿,辛勤换硕果。茶农们辛勤的汗水映红了幸福的笑脸,在阳光的照耀下构成了一幅赏心悦目的画面。“现在供电稳定了,茶叶质量也越来越好,绿茶每斤价格在1600元左右,红茶在800元左右,而且不愁销量。”当地茶农俞国平质朴的话语中透着些许骄傲。
▎望海岗茶场
跨区互联克服了配网在管理和技术上的县域限制,有效提高了供电能力,满足当地茶农茶企的用电需求,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电力将乡村振兴的触角延伸到乡村的最边缘,打通乡村通往幸福生活的最后一公里。一张坚强智能又弹性十足的农村电网已经在绍兴乡村铺开,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供稿|绍兴公司 孙雯 吴琪 章奇斌 张馨月
编辑|陈丽莎 项丹
校对|朱斐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