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武镇地处滇中腹地,
是玉溪市重要工业园区布局重镇,
辖区面积487平方公里,
实有人口3.29万人,
有彝、傣、哈尼等15个少数民族聚居,
素有“彝族烟盒舞之乡”“滇中古驿站”的美誉。
近年来,新平县扬武派出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党建引领下的警、企、村联建共治警务模式,着力提升维稳、平安、护企、惠民四大警务效能,实现辖区社会治安持续向好,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民族团结之花更加绚丽。2006年,被云南省公安厅评定为“二级公安派出所”并保级至今,期间,先后荣获集体三等功7次、先进集体9次、集体嘉奖4次;2022年4 月,被玉溪市公安局命名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党建引领警企联建 主动融入强治理
党建引领铸魂。深化派出所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以党员民警为主心骨,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年来,实现队伍“零违纪”。警企共建互补。派出所党支部与辖区15家企业党支部签订《党建联建协议书》,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凝聚合力”的原则,指导企业以党建引领提升单位内部防范能力,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平安建设。主动融入聚力。依托“多网合一”工作平台,以 “四个融入”为推动,10名民警融入村(居)委会兼任党总支副书记或主任助理,成为“穿警服的副书记或主任助理”并扎根基层组织,推动辖区107个网格,333名网格力量成为公安治安管理的“前哨”。
用活“三项机制” 多元共治防风险
发挥联动机制统调。积极融入镇“三级书记”抓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动建立镇综治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并积极参与镇党委书记、村(居)委会党总支书记、组党支部书记共同调处矛盾纠纷,实现矛盾不上交。近三年,辖区共排查矛盾纠纷540起,调处矛盾纠纷536起,化解率为99.25%,助力全镇无“民转刑、刑转命”案件。深化以案定补激励。结合扬武镇工矿企业入驻、工程建设项目增多,各种征地、群众搬迁等矛盾纠纷突出实际,争取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按照调处矛盾纠纷的难易程度给予调解员补助,激发了工作热情。近三年,辖区共兑现定补激励资金7.94万元。做实接边警务联防。与接边地公安机关建立“治安联防、矛盾联防、信息互通、平安联创”协作机制,签订《接边地区联防联调协议》6份。近三年,开展接边警务协作53场次、互通情报信息32条,联调矛盾纠纷21起、联合办理各类案件31起,实现十余年来接边村、组无影响安全稳定的群体性矛盾纠纷。
织密“三项防控” 警企村共护平安
护航平安园区。深化大开门工业园区群防群治“3+N”工作机制,整合园区治安防控力量共604名,常态开展治安巡防、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流动人口管理、交通秩序整治、法治宣传教育等工作,助力工业园区刑事、治安、道路交通警情和矛盾纠纷数大幅下降。打造平安集镇。在集镇推行“五户联保”自治机制,签订《联户联保协议书》,促进邻里遇事互帮互助,以邻里和睦共创平安扬武。智慧防控提档升级。建成高清摄像头60余个,“四位一体”卡口2套,视频卡口7道、人脸采集设备2套。协调辖区企业投资建设高清摄像头39个,接入公安专网;整合社会视频监控用户300余家,服务公安机关打防管控提档升级。
做实“三项服务” 服务群众惠民生
增进民族团结进步。以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载体,推行“熟知彝乡民俗、发动彝家群众、扎根彝家土壤”工作法,社区民警通过常态走访企业和当地群众搭建“连心桥”,构建群众支持企业发展、企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发展态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做优便民利民警务。落实落细“新五小工程”措施,推行彝傣“双语”服务和“网上办、预约办”等便民利民措施,致力做大便民利民“蛋糕”,更好更快捷地服务群众、服务企业。近三年,开展护企惠民6500余次,群众满意率100%。牵头组建“烟盒舞救援服务队”,服务群众1.5万余人。心系企业“急难愁盼”。常态走访辖区企业,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加强与相关职能单位协作,共同深入企业开展安全检查和警务服务活动,严密隐患排查,常态化普法宣传,整肃企业周边治安环境等,为构筑重商、安商、暖商营商环境贡献力量。近三年,联合开展执法检查12场次,排查安全隐患36处,督促整改36处;普法宣传40场次,全力构建新时代“亲”“清”警商关系。
下一步,扬武派出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继续在维护稳定、风险防控、打击整治、管理服务等主责主业上精准发力,确保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