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从西安外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刁龙进入一家跨国企业工作,可就在2012年的一天,刁龙回到老家,和父亲进行了这样一场对话。
刁龙:我不想上班了,我想辞职呢。
父亲:你在那边干得好好的,一个月给你几千块钱的工资。
刁龙:弄啥?我想养驴。
父亲:上这么多年学,你还回来养驴了。
刁龙:我看驴能把你养了!
父亲:我是坚决不同意。
刁龙:一定要想尽各种办法说服他们,这件事情我一定要做。
刁龙铁了心要辞职养驴,是源自他在西安的一家驴肉火烧店和老板的对话。
刁龙:我说那你这货源在哪弄,他说货源都在外地呢。当时心里就想说,既然生意这么好,货源都要从外地调,有养驴的地方最主要就是在山东。我就想中国这么大,你一个山东你能供全国吗?
刁龙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驴的价格一路飙升,驴皮驴肉都很走俏。一直有创业梦想的刁龙决定回家养驴。和父亲谈了好几次,终于争得父母同意。
父亲:把驴这个情况跟我说了好几次,既然你下决心弄,那我就支持。
刁龙:我就感觉一个金光闪闪的驴朝我奔过来这种感觉。
工作两年,刁龙手里只有十万的积蓄,想建一个养驴场,还要靠父亲支持。可老爷子怎能想到,儿子不仅一下就花光了家底儿,还背上了200万的外债。
原来,刁龙要规模化养驴,他要把养驴场按1000头的规模来建造。前前后后,父亲把老本儿70万都给了他,还是远远不够,还要向银行贷款,一下子欠了200万,父亲急了。
父亲:养殖你弄那么大,你弄啥。搭个棚棚都能养。我的意思建个三二百头,一二百头的棚就可以了。
刁龙的父亲在村里也是个人物,酱牛肉的手艺十里八乡闻名,靠着熟食生意积攒下来的家底儿被儿子三两下投进了驴场,老爷子不免上火。父亲觉得儿子太不听话,可刁龙心里有自己的算盘。
刁龙:做事情既然做就要做大一些。规模就是效益,规模就是利润。如果你有了规模,不管你跟厂家去谈也要,还是去跟大型酒店去谈也好,他们才能相信你有这个能力跟他们合作。
仅仅建了驴场,连一头驴都没见着呢,就欠了200万外债,这个小伙子能如预期那样大发驴财吗?
凌晨四点,庆城县的一个角落已然开始热闹起来。到了五点半,上百辆拉着牲畜的车准时启动,开进这个山坳。每个月逢农历4.7,这里就会进行牲畜交易。
古训说无中间人不成事,牲畜交易一定要有中间人才能进行,这中间人还有个专门的称呼,叫牙子。牙子帮助买家和卖家谈价钱,中间提取中介费。好的牙子判断一头牲口的出肉率上下不会超过三斤,出的价钱也要精准。而出价也有特殊方式,那就是暗箱操作:两人把手藏在衣服底下或者用胳膊挡着出价,这种交易方式叫做“捏码子”。据说捏码子始于汉代,盛行于明清,保留至今。之所以不用嘴说,用手捏,就是为了保证谈的价钱不让旁人听到以至于搅了生意。
那么这捏码子到底有啥玄机?
记者:七百五。
记者:九百九。哦,就是咱们的五四三二一,六七八九,那一万呢?你怎么知道这是一万还是一千。
交易员:牲口大、肥肉。
记者:哦,能看出来。
记者:你说个数,咱俩捏。
交易员:四百五。
记者:四百五。你再说个数。
交易员:四百六。
记者:这个不难,难的是看准这个价钱。
交易员:对。
在我国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等地,大型牲畜交易依旧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在带着黄土味道的交易现场,一个身影格外显眼,相比其他人,他看上去明显年轻稚嫩得多。
他叫刁龙,今年28岁,年纪不大,却建立了关中地区数一数二的养驴基地,年创销售额1000万元。今天,他和大伯来这个交易市场要找一种特别的驴,他们看中了一头,可谈价钱时有些不顺利。
刁龙:多少钱?
大伯:他要8000元。咋样咋样?
卖驴人:就这个价。
大伯:你胡说不。
大伯觉得卖家出价太高,而卖驴的老头坚决不让价,双方就这么拧上了。大伯和刁龙商量,最后侄子发了话。
刁龙:再高就不要了。
刁龙心里清楚,自己给的价钱合理,卖驴的老头儿无非是想多赚一笔,才拧着不卖,和交易员私语两句,经验老道的交易员心领神会,立刻交上100元定金。
大伯:过了这个机会就没有机会了。
在牲口身上喷上记号,这驴就算拿下了。
记者:我看刚才这驴您不太愿意卖。
卖家:愿意,愿意。
记者:那这个价位您心里接受吗?
卖家:接受接受。
刁龙年纪不大,看牲口出价却稳准狠。可当初,他第一次来牲畜交易市场,看到这样的阵势,也两眼一抹黑。
记者:当初他是啥也不懂?
大伯:啥也不懂,比如值3000元,或者2500,他出4000,你说赔钱不赔钱。
记者:现在他的水平怎么样?
大伯:可以。
记者:看得准吗?
大伯:可以。
记者:到底现在谁拍板,谁做主?
大伯:听我侄子的,他做主,他(是)老板。
当初的毛头小伙儿如今能够独当一面,大伯也觉得欣慰。今天,刁龙看了很多驴,却没几头满意,因为他要找的不是一般的驴,而是关中驴。
关中驴产自关中,是中国所有驴种中体格最大的。随着农业现代化,曾经作为劳动力的关中驴大幅度减少,纯种的关中驴更是一驴难求,只有在甘肃一些偏僻的山村才会有关中驴,刁龙就想要把家乡的这个古老驴种做大,不仅有经济效益,还能对关中驴起到保护作用。
刁龙告诉记者,判断一头关中驴是否纯种,除了看个头大小,还有个口诀:粉鼻,亮眼,白肚皮。
对于驴,刁龙现在绝对算是个专家。
刁龙:你看这大牙,没有换牙的话都是白牙,牙都是白的,你看这换过,1234,换了四颗牙了,黄色的,换过的。而且换过的牙牙中间是空的。你让它张开能看见。
记者:空心的,以前白牙不是空心的。
刁龙:实心的,而且不发黄。
记者:这样是判断年龄的,那它现在有几岁。
刁龙:它现在4岁。你看,你看这小驴,这牙你看白不白。它只有两颗牙。
记者:好可爱。
刁龙:而且没有换牙,换的牙都是长牙,而且发黄。没换牙,白得很。
今天,刁龙的大学室友来他的养驴场参观,头一次见到这么多驴,小伙伴们很兴奋,要来一场骑驴比赛。
大学同学孙韩:爱情的话,当时大家都特别羡慕,一个白富美。我们大学有个群,大家都称呼他刁百万。
大学同学李俊茂:千万了,还百万。
记者:哦,现在变刁千万了。
在大学同学眼里,婚姻事业双丰收的刁龙简直是人生赢家。
他在我们的镜头前也是意气风发。
刁龙:我的未来不是梦!
可我们却也看到风发之后偷偷抹眼泪的他。
记者:我看到你擦眼泪了。
刁龙:我觉得想起了太多这几年的一幕一幕,内心里面觉得这一切都挺过来了,挺不容易的。
在创业路上,这个年轻的小伙子经历了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他又是如何大发驴财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