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市政府与省盐业集团、中国铁工投资集团举行工作座谈,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浩东,省盐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太忠,中国铁工投资建设集团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兰书燕出席并见证签约,副市长胡军保与省盐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余保山,中国铁工投资集团华东区域总经理刘天明代表三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市政府秘书长盛国星等参加。
朱浩东对罗太忠、兰书燕一行来池表示欢迎。他指出,池州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禀赋优越、产业平台集聚,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保持向上向好态势。当前正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大力培育壮大以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政企合作空间十分广阔。希望省盐业集团和中国铁工投资集团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资金等优势,加大在池投资力度,打造全省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的“池州模式”。朱浩东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加强对接、主动服务,切实把合作协议内容落成一个个具体项目,推动池州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罗太忠感谢池州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对省盐业集团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介绍了省生态环境产业集团组建情况。他表示,池州近年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明确提出“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发展定位,这与省盐业集团及正在组建的省生态环境产业集团战略规划、业务方向高度契合,双方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携手共进,打造政企合作和全市整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样板,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兰书燕介绍了中国铁工投资集团发展情况和业务范围。他表示,中国铁工投资集团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全产业链投资优势,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率推动项目建设,努力服务好池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专班工作】
5月26日,市政府副市长、市营商环境办主任何刚赴东至经开区开展“政策找企业”活动,宣讲解读助企纾困有关政策,推介特色金融产品。
5月27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营商环境办常务副主任江兴来召开“免申即享”项目兑现工作专题会议。
5月26-27日,接待企业来访,交办反映问题;赴市直有关部门开展“一送两服三促”支持企业纾困发展工作督查。
【县区动态】
青阳县:“三紧扣”聚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形成招商引资“强磁场”
今年以来,青阳县坚持主动作为、务实创新、精准招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七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多措并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项目招引和落地建设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
紧扣保障机制,提升精准对接能力。优化县乡联动、部门协作招商工作机制,组建七支县级驻外招商工作队,成立14支县直产业招商组和2支招才引智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动靠前招商,多次带队赴北京、浙江、江苏等地外出招商。举办2022年二季度重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线上线下18个项目签约,总投资76.5亿元,签约项目涵盖镁铝轻合金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领域。以“十百千亿”行动为抓手,聘请112名招商顾问,梳理1100家目标企业,将宝镁轻合金、奥飞动漫等13个重点招商项目纳入专班,按照“四个一”的标准配备,全程跟进,全方位、全周期“保姆式”服务,目前已有6个项目签订投资或框架协议。
紧扣主导产业,扎实开展精准招商。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绿色食品等七大新兴产业,着眼招大引强、招高引新,突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坚持缺什么引什么、什么弱补什么的原则,重点招引一批镁铝轻合金、装配式建筑、文旅康养新业态、九华黄精深加工、建筑业等高质量项目。1-4月份,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25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0%,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完成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60.3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44.7%。
紧扣投资服务,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创新开展芙蓉湖畔“青听会”活动,多形式、零距离倾听企业家诉求,畅聊产业发展困境与路径,帮助企业排忧纾困。扎实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收集政策兑现、土地要素、原料供应等各类问题167个,目前均已办结。注重解决外来投资者子女入学、就医、居留、劳动用工和人才等方面困难,积极兑现相关优惠政策,着力打造“‘青’力服务”营商环境品牌,努力提高外来投资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青阳县)
九华山风景区:多策并施助企纾困提振信心
九华山风景区紧盯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扎实开展“一送两服三促”专项行动,聚焦企业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着力帮助企业破解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助推景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访“助”企。落实重点旅游企业包保服务和文旅企业常态化走访帮扶机制,截至目前,管委会、乡镇两级走访旅游企业340家次,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惠企纾困政策,累计帮助解决证件办理、贷款争取、用工招工、产品销售等问题103个。
政策“惠”企。组织召开助企惠企纾困政策落实工作部署会议,结合景区企业实际,针对市级政策清单逐项梳理落实细则、逐项明确落实责任,修订《九华山风景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清单》,出台服务业企业纾困解难政策45条,降低疫情期间旅游市场营销奖励门槛,旅行社门票销售奖励、直通车奖励、旅行商踩线奖励等考核基数降幅均超30%,兑现民营经济、全域旅游、旅游市场营销等奖励178.4万元,较去年增长6.03%,时间同比提前1个月。
流程“便”企。积极推进流程简化,明确“免申即享”“申报享受、非接触办理”两种办理方式,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依托电子税务局自主判断税收优惠政策优惠条件、自动计算优惠金额、主动告知优惠信息,构建优惠政策精准推送服务体系,推动各类惠企惠民政策快速兑现到位。截至目前,利用税企直联互通平台分别向26户纳税人推送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向348户纳税人推送“六税两费”减免政策。
项目“强”企。顶格推进莲花小镇、九华新街三期等收尾项目和商业街招商,撬动8.5亿元社会资本开发游客交通转换中心等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深挖存量资源编制谋划文旅项目10个,发动全员围绕文化旅游创意、健康医疗养老等开展产业链招商,截至目前新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3.02亿元、同比增长51%。
(九华山风景区)
【部门传真】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倾心倾力优化营商环境
为深入对标长三角,加快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推行“1窗1人1套资料”“一码清”缴纳税费、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应用、“不见面”办理登记,让用户“闲”起来,数据“忙”起来,效率“高”起来。开启不动产登记210办结模式,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
一窗通办,便民服务提效能。全面优化不动产登记流程,发挥大数据效能,加强部门联动,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一窗受理。设置“企业专窗”,整合缴税、登记、发证事项于一窗,提请市政府出台涉企免收登记费文件,实现企业间存量房转移登记等业务“1窗1人1套资料1个环节1小时0登记费办结”。
全程网办,为企服务不跑腿。推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联合银行部门完成“税费一卡(码)清”平台建设,实现线上线下税费一次性缴纳;依托“电子印章”“电子云签”“人证比对”等技术,搭建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网上(掌上)平台,部署业务办理、查询、缴费、地籍图下载等相关功能,实现商品房办证、抵押等高频业务全程网办、跨省通办。延伸不动产登记服务:向金融机构延伸服务,推行抵押不见面办理;向开发企业延伸服务,推行“交房即办证”;向法院延伸服务,推出司法查控全流程网办服务,实现线上查、控一体化;向公证机构延伸服务,推进委托不见面办理。
流程优化,登记服务再提速。深化信息共享、精简登记资料。与公安、民政等12个关联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包括居民身份证、营业执照、缴税凭证等16类电子证照及11类电子信息调用共享,累计精减登记材料180项,采用共享电子证照(数据)1300余条。先后开展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专项行动9次,实现所有业务不超过2个工作日办结,部分业务一个工作日内办结,企业间不动产转移登记、预告登记等业务“即时办结”。目前,“即时办结”业务占全部登记业务70%以上。与住建部门召开协调会,推动网签备案同步预告登记工作顺利开展;落实《民法典》规定,满足群众需求,完善登记系统功能,拟定实施细则,开展居住权登记业务,目前已办结近10笔居住权登记业务。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