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上方蓝色字 “小小sha的导图卡片屋”
关注公众号领取卡片福利
图文 | 小小Sha 编辑| 阳明
今天来分享一篇干货文。
今年,我发现自己有一个变化:变得不那么爱发朋友圈了。
我内心隐约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的状态,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个「不爱分享的自己」,这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我丢失了原来的生活节奏和状态,我需要去把它找回来。
于是,我开始去看,我的朋友圈运营“鼎盛”时期,2020年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如何打造有吸引力的朋友圈。
看完后,确实又让我找回了分享的欲望和动力,果然奏效。
所以,这篇干货文章,分享给你。
值得保存。
(文末有活动)
一
1个心法:让你爱上发圈
罗列三个大家常见的卡点:
1、不敢分享
2、肚子里没货
3、不知道运营朋友圈的重要性
我之前也很“恐惧”发朋友圈
最后,克服我所有卡点,开始运营朋友圈的心法是:
记录生活,提升自己,帮助他人。
有了这条心法,就可以打破很多的卡点。
1、记录生活
大家还记得去年的今天,你在做什么?
大家还记得2022年,你做了多少件有意义的事情么?
但凡你想回忆过去的每一天,你想回顾今年过得怎么样,你可以找到一些线索来帮助自己回忆么?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这是我们要记录生活的原因。
可是为什么要记录在朋友圈呢?
受众。
一个人想要超速成长,一定要接受外界的反馈,敢于“暴露”自己,又能快速迭代自己。如果只是记录在别人看不到的“秘密空间”, 没有任何的反馈,那这个成长就是比较慢的。
况且,这个时代,给予个人最好的红利就是“敢于发声”。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你敢于分享,就总能被看见。
所以,记录生活,让成长被自己看见。
在朋友圈记录生活,让成长更好的被他人看见,拉近自己与每个人的距离,享受互联网时代的红利,让自己的价值放大。
2、提升自己
用心的人,一种食材可以做出5道菜,做出5种不同的味道。
用心的人,做一件事,总是会赋予它很多的意义,把它做好,做到极致,达成多个目的,让路越走越宽。
那么每发一条朋友圈,可以提升我的哪些能力呢?
很多时候,我们「学了很多」而「结果不好」的原因是:学的太多,思考的太少,实践的更少。
复盘就是复习和盘点,复习你今天接触到的新事物,盘点你今天的新收获以及做的好的地方和做的不好的地方。
3、帮助他人
我微信里有几个小伙伴,我的朋友圈必看。经常从我朋友圈主页进去,进来就是一连串的点赞,简直就是我朋友圈的“点赞机。”
我特别能体会这样的感受。
我在大学的时候,刚上大学那会,我就偷偷地关注几个优秀的学姐学长的微信,还有优秀的同龄人的微信,为什么要关注呢?因为在我情绪失落能量不高的时候,我就偷偷的进他们的朋友圈去看他们最近的动态,他们的动态总是能很快的把我从低落的情绪中抽离出来,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
比你优秀的人都这么努力,你还在这伤春悲秋干什么呢?
想让自己变得优秀,从学会快速处理情绪开始。
于是我又斗志满满的开始在学校里搬砖学习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想,我也要成为这样一个能量爆棚的人,给需要我的人传递温暖,带去阳光。
而现在,我也真的成了很多人的“能量棒棒糖”,那些经常来翻我朋友圈的人,我相信,我的观点和分享,一定给他们带去了能量。
我很喜欢武志红老师的一句话:
人是一切体验的总和。
改变从体验开始。
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就去和什么样的人接触,他们的体验会感染到你,当你被这种体验的能量感染到,那么改变其实在慢慢发生。
所以,我的朋友圈就是我所有体验的能量场,你靠近我,我也就会默默的改变你。
大家今天听了我的分享后,很多人一定会去翻我的朋友圈,如果你有认真看,有哪条触动到你,请你一定给我点赞,告诉我,你需要这种能量,也给我赋能。
那么听了以上我的朋友圈经营心法,我相信你可以克服自己内在的一些卡点。
二
四个原则:设计有吸引力的朋友圈
接下来就是上干货了。到底怎么运营好自己的朋友圈呢?
如果我们把朋友圈当作一个产品,那么你就是这个产品的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的目的就是:帮别人解决问题,让自己的朋友圈变得越来越值钱。
那我也是把自己的朋友圈当作产品来运营的。这4个原则,也是我自己作为产品经理的4条做产品的原则。
1、栏目化运营原则:从多个维度打造自己的人设
朋友圈为什么一定栏目化运营呢,从多个维度打造自己的人设。
我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有给自己定三个方向的内容输出,分别是:成长心法100条,如何学习探索笔记100条,可视化原则100条。于是我会偶尔在朋友圈更新这三个方向的内容,让自己的朋友圈整体看起来是一个内容平台,有固定的三个栏目更新。
2020年的11月,大家发现了微信一个奇怪的功能了么?我们在发圈的时候,可以输入# ,然后紧接着#后键后面的几个字就会成为蓝色字,发完之后,你可以可以点击进去跳转到到你自己发的这条笔记的界面。
当时我看到微信推出#号这个功能的时候,内心窃喜,这不正满足我对朋友圈栏目化运营的期待么。于是我开始把我朋友圈的内容重新调整,建立更多的栏目出来,比如:
#成长私教坊 #小小sha有约 #逻辑结构思维营 #图卡说 #成长心法 #礼物说 #复盘才能翻盘呀 #能量棒棒糖 #一起读书呀 #思维导图营
大家点击任意一个蓝色字体都有跳转。
这些栏目,组成了一个立体的小小sha,知道我的价值观,看得见我的成长,了解我的产品、服务和生活。
大家点击任意一个蓝色字体,就算你不是我的好友,你也可以点击进去查看我的内容,只是在#功能出现之前的内容看不到。
所以大家从#这个功能看到了什么呢?
1、# 链接了非微信好友,只要大家输入同样的标签,点击标签就可以看到其他人发的内容;
2、#的功能一出,再次证明微信不是纯社交的软件,它更是一个内容创作者的软件,它充分支持微信首页登陆的那句Slogan: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
人人都是创作者,会表达会创作就是这个时代给大家的红利,而#号功能的出现,让每个人的创作变得更加容易,只需要在朋友圈写小作文,就能更好的被看见。
2、系列化输出原则:专注、专业、用心积累
朋友圈为什么一定要系列化运营呢,因为系列化可以体现你在这块的专业度、专注度以及用心。
什么叫做系列化,比如大家看我的朋友圈经常会看到栏目化后面会+一个数字。比如小小sha有约33、成长心法55/100;图卡说28等等。
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
1)你在持续的围绕这一块输出内容,会呈现一种你很专业的形象;
2)如果有哪条内容触动了你朋友圈的某个人,一看是第18条了,就会吸引他去看你前面的第17条内容,并且追更你后面的这个系列内容;
3)如果有新的好友添加你,刷到你朋友圈的时候,知道这是一个系列输出,会方便他阅读你的往期内容;
4)围绕某个主题系列输出小作文,减少你创作的难度,帮助你在碎片时间里快速这建立领域的知识体系,一旦你想要围绕这个领域去出稍微专业的内容的时候,只要被这些系列小作文重新按照某个框架组合就好了。
3、有料原则:分享价值,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那接下来,大家可能会问,输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多分享你觉得有价值的东西,你觉得可以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内容,你的朋友圈就会越来越值钱。
这个“有料”可以基于你会什么,你有什么,你擅长什么,你在学什么来输出。
1)你会什么?擅长什么?
我会思维导图+知识卡片+个人成长+知识萃取;这些栏目的目的,对内是及时萃取、沉淀自己的经验,对外是体现我的专业性,同时分享一些心法,解决大家的问题。
所以我的栏目有:
#图卡说 :体现我的专业性,同时分享图卡里面的知识点;
#复盘才能翻盘呀:传递我的价值观,记录自己的成长,给他人传递能量;
#磨课小花絮:体现我的专注度,打磨产品的用心程度,建立背书,并且能有效地解答大家对课程的疑问;
#成长心法:记录自己的成长,把自己的成长经验分享给大家;
#可视化原则:把自己对于可视化的理解分享给大家;
分享你会的东西,不是“晒”,不是“秀”,而是沉淀知识,同时用自己擅长的东西去帮助他人。
2)你在学习什么?
我在听书、看书,参加线下课,于是我建立了这些栏目:
#一起读书呀 :分享读书内容,同时分享阅读方法与笔记
#日签:让自己有最小输入,同时给大家传播能量
#能量充电站:记录自己每一次线下学习的机会,并且分享自己的收获,让他们也有收获
#如何学习探索笔记:自己在研究如何学习一系列的方法,所以每次看到帮助自己提升学习效率的知识点的时候,就会扩散成一篇小作文。
分享你学习的东西不是“晒”,而是萃取出来对他人有帮助的知识点,带身边人一起成长。
而且还能树立一种积极主动爱学习的阳光形象。
4、有温度原则:积极阳光,传递能量
最后一条原则就是有温度原则。我们每个人除了学习、工作之外,其实还有生活。
所以你还要为你的生活腾出一些空间,让大家看到工作和学习之外的你,对你更了解,让你与大家的距离更近。
所以围绕这个原则,我有一些专栏,比如:
#能量棒棒糖:及时记录大家给我的正向反馈,对他人表示感谢,感谢他给你能量,当你把别人记录在朋友圈的时候,别人可能也会觉得自己很有荣誉感,意识到这样的反馈给了你很多能量,会更愿意给你反馈。同时这个栏目也是你人格的背书。
当然,如果显露头像和昵称发圈,最好征求对方的同意,除非是很亲近的同事和好友。
#图言卡语·人物说:今年我有在朋友圈建立了图言卡语·人物说,为团队优秀的小伙伴写个人品牌小故事,其实这也是分享工作友谊的体现,并且帮助对方提升影响力。
#生活记:生活里一些有趣好玩的小故事,也会分享,让大家看到自己真实生活的一面。
#礼物说:给有意义的礼物,写一个关于礼物的小故事,赋予这份礼物的意义与仪式感,也是精致生活的一种体现。
最后,生活中还有很多精彩的瞬间,可能无法归类,只是偶尔发生,那也值得你记录下来,比如用#小确幸,或者是去标签化也可以,总而言之,有温度的内容,真诚而不官方,温暖而不做作。
以上所有的内容都是:
记录真实发生的,为了把日子过精致而真诚记录。
而不是为了记录而记录。
是否用心,是否真诚,别人一定可以从你的文字中读出来。
那么以上就是四条设计朋友圈的原则,最后给大家分享3个小技巧。
三
3个技巧:让你的朋友圈更好看
1、添加表情、图片
即算是纯文字类的内容,也记得给自己的文案配张美图。图文结合更好,图文不结合的,一定要给你的文字,配上一张好看的图。
比如我的#复盘才能翻盘呀 系列,每天晚上会配一张我喜欢的插图。好处在于:
可能大家会因为先看到图,而对我的文字感兴趣。
还有好看的图总是能起到治愈的作用。
即算对方没有看文字,看图也能帮助他放松心情也是好的。
所以,发文字+图,就给了对方多一个点赞的理由呀。
还有平时的文字中,可以添加一些表情,增加趣味性。
2、有自己的个人风格
根据自己的个人风格来选择你发圈的口吻,根据你的栏目来选择发圈的口吻。形成你自己的个人风格。
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之前我请了一位销售顾问,在和学员聊天的时候,他会优化我的话术,甚至不带任何的语气词,听起来会有点冷冰冰而比较高冷。
这个时候,我就有些不舒服了。因为我觉得我一直想要建立的人设是温暖有力量的,高冷不是我的风格。所以我最后还是用自己喜欢的语气去和学员沟通。
这里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你想你在对方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画像,就要围绕这个人物画像去找相关的图,拟定与你的人设相吻合的语气。而不要让朋友圈呈现出来的你与你真实的自己相差太多,构建一个虚拟的人设。
更重要的是,一切发圈,都要基于自己舒服的前提发,如果不舒服,别人看了也会觉得别扭。
3、优化格式,结构化写作
每个人都喜欢美美的东西。即算是文字,也可以优化排版。
很多人发朋友圈,就是一口气写完,不会空行,不会分段,于是文字整段拥挤,让人产生视觉疲劳,自然没有了阅读兴趣。
那么如何优化自己的发圈格式呢?
1)从内容上,结构化写作,任何一篇小作文,你都应该有自己的框架。比如:
我写知识点类的小分享的时候,我经常用的结构就是:知识描述+经历联想+行动启发。
我写语音沟通复盘的时候,我经常用的结构就是:人物介绍+我的感受+心得分享。
如果你实在不会结构化写作,那么你就把你的想法变成1、2、3点一点一点的列出来可以,用数字来建立清单式的结构,也比你没有结构强。
2)从排版上,多分段,多空行。尽量避免满屏的拥挤的文字霸屏,还有一定要记得防止折叠,一旦折叠,就增加了大家阅读你内容的难度。
在注意力稀缺时代,让用户多增加一个操作,就降低了内容的传播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感。
那么以上三点,就是3个技巧分享。
最后总结下,朋友圈比起其他平台,是离你最近的平台,这里面的人离你最近。
把朋友圈运营好,获得他人的信任,那么在你想成交他人或者获得别人帮助的时候,都会变成一件很自然的事。
而当你的朋友圈运营好之后,一旦你的影响力建立,个人品牌建立,未来只要你做需要“人”来支持你的生意,都会比较容易启动。
那么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可以有的行动清单是什么呢?
1)找到你自己的定位,想下你想在朋友圈树立一个怎样的形象,你想通过朋友圈达到什么目的?
2)围绕你的人设,你可以在你的朋友圈设定哪些栏目?
3)每个栏目,你可以从哪些渠道找内容,可以怎么写?更新频率是怎么样的?
最后总结下今天的文章:
一、1个让你爱上朋友圈的心法:本着记录生活,提升自己,帮助他人的心态出发;
二、4个设计有吸引力的朋友圈的原则:栏目化、系列化、有料、有趣;
三、3个让朋友圈变好看的技巧:多添加图和表情、围绕自己的人设选图和设计文案、优化格式结构化写作;
再总结三句话:
一个人想要超速成长,一定要接受外界的反馈,敢于“暴露”自己,又能快速迭代自己。
如果我们把朋友圈当作一个产品,那么你就是这个产品的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的目的就是:帮别人解决问题,让自己的朋友圈变得越来越值钱。
记录真实发生的,为了把日子过精致而真诚记录,而不是为了记录而记录。
如果你也想运营朋友圈,欢迎你参加我们的7天朋友圈写作练习活动。
个人超速成长圈的朋友,免费报名;
非个人超速成长圈的朋友,扫码下方二维码添加图卡宝宝咨询报名;
让学习好玩,知识有趣
一起用知识图卡,呈现更多好知识
有用记得点赞、转发、留言哟~
点击
下方卡片,一起用图卡学知识
链接小小sha,围观朋友圈,商业合作
扫码,购买《高效学习法》
很多小伙伴说看不到我们的推文更新,以为我们最近偷懒了。
其实是公众号推文机制调整了,如果你长期都只是看文章,没有留言,也没有点过【在看】。
那很有可能会和我们失联,错过每次的干货推文哦。
想要找回我们其实也很简单,星标我们公众号、在留言板里多多冒泡,或者点个在看,就可以天天看到我们啦~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