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浩森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多年土地资源调研,结合义县西部山区气候和其他条件实际,采用牡丹花和榛子树套种的模式,发展现代农业,使土地效益最大化,走农业产调之路,掀开了乡村振兴发展新篇章。
在刘龙台镇六台村山坡上的一片榛子林里,微风送来了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一排排榛子树的间隙,盛开着粉白的牡丹,芬芳斗艳,随风摇曳。听种植园技术人员介绍,榛子的品种是达维、玉坠,牡丹是油用牡丹,这是他们结合当地实际,采用新的种植模式——高大的榛子树为喜阴的牡丹遮阴,耐旱的牡丹为榛子贮存土壤中的水分。它们都属于油料作物,套种不仅节省了肥料,降低种植成本,也节约了生产劳动力。
技术人员赵洪发告诉记者:“考虑到义县山比较多,又比较贫瘠,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验,在六台村搞了榛子园和牡丹园。种其它作物在山上适应性不强,榛子和牡丹有几个优点,它们都是皮状的果实,这样耐储存,放几年也不会腐烂。”
据了解,这里土层较薄,种植传统作物收成一般,经济效益不高,产业结构调整为百姓创新致富提供了新机遇。榛子与牡丹的组合,正是转变传统思路、顺应市场需求的体现。榛子在八月中旬收获,亩产可达400斤。榛子皮薄仁大,富含对人体有益不饱和脂肪酸,被誉为“坚果之王”,深受市场青睐。同样,牡丹也一身是宝,花瓣经过加工制成花茶,花籽可以用来榨油,花粉是制成化妆品的重要成分,丹皮则是珍贵的中草药材,两种作物每年能带来非常可观的收入,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周边百姓还可以到种植园采购优质的榛子幼苗、学习种植经验,为推动全县农业“111”工程建设积蓄力量。
义县农发局局长付岩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今年农业“111”工程也是以油用牡丹、中草药等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来打造义县的优势产业。这个油用牡丹园在义县西部山区,特别是比较贫瘠的土地上,能够种植成功,这也是我们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有效途径。今后义县将以油用牡丹、中草药等特色产业作为我们脱贫致富、扶贫攻坚这样一个主要产业来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