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的栽培技术一、概述羌活为常用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于独活项下。直至唐代的《药性本草》始将独活与羌活分列,《本草纲目》“独活、羌活一类二种,西羌此为羌活,羌活需用紫色有蚕头鞭节者“按上述记载,羌活主产子甘肃、青海、四川等地,与现今的分布基本一致。羌活味苦、辛、性温。具有散表寒去风湿,利关节之功效。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痛、风水浮肿、痛肿疮毒等。现代分析表明,羌活主要含有菠烯,拧橡烯,话品烯醇和乙酸龙胆脑醋等成分。羌活是我省大宗药材,分布广,量大,质优,倍受国内外客商欢迎。此次药源普查基本摸清了我省所产羌活的品种,储量,分布状况生长规律,栽培技术等。为我省羌活今后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二、(l)opter-yiumgirlcisiurnTing多年生草本,高1米余。根及根茎呈长圆柱形或不规则的块状,有香气。茎直立,表面淡紫色,有纵沟纹,中空。叶互生,茎下部叶为2-3回单数羽状复叶,叶柄长10-20厘米,基部抱茎h两侧成勒‘状。小叶3-4对,卵状披针形,小叶片2回羽状分裂,最后裂片具不等的钝锯齿,叶片较薄,表面为深绿色,背面淡绿色,无毛;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伞梗10-15,长短不等,表面粗糙,无总苞,小伞形花序约有花20-30朵,等片5枚,裂片三角形;花瓣5,白色倒卵形,先端尖,向内折卷;雄;这5,花丝细,弯曲,花药椭圆形,2室;花柱2,短而反折,子房卵圆形,下位2室。
双悬果卵圆形平滑无毛,背棱及中棱有翅,侧棱无翅,棱槽问通常有油管3-4个,合生面有油管5-6个。果实成熟时裂开成两分果悬挂在两果柱的顶端。花期8-9个月,果期9-10月。(2)宽叶羌活:Notopter-ygiuIIlforbesiiBoiss又称鄂羌活,多年生草木,高80-100厘米,根状茎直立。茎基呈紫红色,表面有纵沟纹,无毛,中空,茎下部叶犬,2或近3回羽状复叶,叶柄7-19厘米,基部成鞠状,抱茎;小叶最后裂片卵状披针形,长2-4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边缘呈不规则的羽状深裂;茎上部叶逐渐简化而成紫色叶辅,两面无毛,仅下面叶脉上稍有毛。复伞形花序密生多数花,小伞梗等长或稍短,花等5,狭三角形;花瓣5,黄色,卵状披针形,长2毫米,,先端渐尖,向内折卷;雄;这5与花瓣互生,花药椭圆形,花丝柔软,内弯;子房下位2室,花柱2,甚短。双悬果,具6翅,背棱和中校有翅,侧棱无翅,接合面向内回。花果期7-8月。羌活喜凉爽阴湿气候,;苗期怕强光,喜肥,以酸性、中性土壤为宜。羌活既可以种子繁殖也可用根茎繁殖。每年五月下句至六月上句返青后,地上部分生长迅速,一个月可长高70-100厘米,年生长期随海拔升高而减少。
最长110天左右,最短90天左右,由于年生长期短,羌活根及根茎生长缓慢,从种子发芽至长成商品羌活需3-5年或更长时间。,多生长于高海拔地带。我省的地形气候特征,形成了甘南高原和祁连山地两大羌活自然分布区。(l)甘南高原羌活分布区:甘南高原位于我省西南部,海拔大多在3000米以上,气候温凉湿润冬寒夏凉,年平均气温2-rc,降水550一750毫米。言10。C积温在1200。C-2000。C。土质为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