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铸小康梦 迈上康庄道
——临湘市羊楼司镇全面小康建设工作走笔
梅池村规范建房点
中国竹艺城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王昕力 通讯员 陆景龙)羊楼司镇位于临湘东北部,地处湘鄂边界,扼三湘咽喉,守湘北门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被誉为“湘北第一镇”。
今年来,按照“湘北第一镇,美丽羊楼司”的总体要求,该镇从打造“国家重点镇”、“省新型城镇化试点镇”、“宜居、宜业、宜游休闲生态镇”出发,把项目产业、小城镇建设和美丽乡村紧密结合,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好势头,多项小康指标均名列岳阳市前茅,全面小康进程不断加快。
美丽乡村处处是景
龙窖山脚下、107国道边,羊楼司镇竹情幸福小区,一排排独具瑶族风格的黛青灰瓦民居错落有致,与重山竹海融为一体,赏心悦目。
在小区里绕行一周,发现社区居民服务中心已经封顶,近万平米的社区文化广场将近完工,门口还有现代气派的幼儿园、购物超市等,俨然一个高端大型小区。原龙窖山村村民鲁振军从大山里搬来这里已有大半年,他满脸喜悦地向记者介绍:“这里依山傍路,生活方便,比城里的高档小区还漂亮,如今哪里有这么好的地方。”
目前,羊楼司竹情幸福小区510户已分房到户,大部分住户已装修入住。作为岳阳市引导农村村民规范集中建房试点示范工程,该项目大大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要求,该镇完成竹情幸福小区478户、梧桐67户、梅池31户规范农民集中建房示范点建设,成为岳阳市领先的示范点。预计到2018年底,全镇建成集中建房点10个以上。
近年来,羊楼司镇按照打造“全景临湘 全域旅游”的思路,以梧桐、金鸡、新屋、如斯等6个村为美丽乡村示范片,以梅池和龙窖山村为示范点,建设形成规划设计标准高、示范作用强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和点。2017年三季度,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均为100%,超过小康标准5个百分点。
镇党委书记夏逢响称,羊楼司镇依托龙窖山生态和瑶文化优势,着力对文白、龙源、梅池等村实施街道绿化亮化、路面白改黑及临街建筑风貌改造,规划打造的文白美食小镇、龙源纯净小镇、梅池寻根小镇、桃树桃花小镇和友爱药菇小镇等5个特色小镇已初具雏形,示范带动全镇形成“一村一风格,一村一特色”的建设格局。该镇规范农村村民建房的成功做法不仅在全市典型推介,还作为唯一的乡镇在全国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电视电话会暨农村危房加固改造现场会上表扬。
引导农村村民集中建房,让散布山间的农居聚合为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村群众既呼吸到清新空气,又享受到舒适的新生活,形成了一幅“生产、生活、生态”交融的美丽乡村画卷。
民生实事稳步推进
10月10日,进入羊楼司镇集镇,看到施工人员正在铺设沥青路面,莫非又在修路?一打听才得知,是为配合跨京广铁路危桥改建,进行新跨线桥与国道连通等配套建设。
原来,这条横跨京广铁路的老桥连接京港澳高速金鸡出口与107国道,是贯穿该镇南北的交通要道,由于超期超负荷使用,被测定为五类危桥,已实施西移重建新桥。
老桥怎么办?羊楼司镇创新思路,将其加固后用竹木改造提升为“竹乡廊桥”,为过往客商和群众打造一个参观休闲的好去处。
站在老桥上远眺,南端是该镇结合地质灾害避险避让异地搬迁、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征拆搬迁、“6·01”洪灾异地搬迁、规范农民集中建房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7.8万平方米,可容纳510户并配建有瑶族民俗文化街、文化广场、民俗公园的竹情幸福小区。北端是省级现代林业(楠竹)综合产业园旗下的中国竹艺城、竹木制品创新创业园、笋竹食品冷链物流园和竹艺文化广场。
此次将废弃的老铁跨桥提质为竹乡廊桥,使竹情幸福小区与楠竹精深加工片区连为一体,打造较为完整的文化旅游、休闲观光和楠竹生产加工展销带,成为湘北门户上又一道靓丽的特色文化风景线。
近年来,羊楼司镇多方组织投资6000万元,将107国道集镇段两边582栋破烂不堪的危房加固改造成“湖湘文化风格一条街”,完成G4高速羊楼司镇金鸡连接线2.5公里沿线危房的改造和亮化,在金鸡收费站出口就地取材,修起竹艺文化广场,增强了“湘北第一镇”的魅力。
目前,梧桐规范农民集中建房示范点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集镇垃圾压缩中转站已建成,即将开始运营;已完成三个扶贫村的光伏发电站建设,7月份开始产生收益,力促3个贫困村如期脱贫摘帽;还有未脱贫134户417人,脱贫攻坚帮扶措施正在持续发力,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稳步改善。
“三园一区”蓄势待发
羊楼司镇有优质竹林23万亩,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湘鄂赣毗连区域竹产品交易、集散中心,素有“中国竹器之乡”美誉。近年来,该镇锁定产镇融合发展目标,重点围绕楠竹等产业集群,全速推进“三园一区”建设。
“三园”之首就是现代林业楠竹综合产业园。该园是经省财政厅、农业厅、林业厅批准培育扶持的现代林业楠竹综合产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则以“湖南十三村酱产业园”为龙头,大力发展“药食两用”蔬菜加工和石蛙等特色养殖业食品,使食品产业产值增加到5亿元;冷链物流产业园位于金鸡京港澳连接线旁,总投资1.5亿元,目前正在进行主体工程的收尾工作。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值达10亿元,辐射半径为500公里的农产品加工、储存、销售、输送的冷链物流中心。
位于羊楼司集镇107国道南侧不远处,几辆大型机械正开足马力紧张施工,占地面积200亩的竹类交易物流园正在抓紧扫尾配套基础建设。该园主要是规范以竹原材(楠竹、蒿竹、菜建竹)、竹跳板、竹片及竹制品产业发展秩序,采取集约经营方式让零散户入园经营,可容纳160户竹器加工销售户入园。
与此同时,中国竹艺城、竹木家居创新创业园、竹子博览园等总投资30亿元的竹木园区项目正有序推进。中国竹艺城市场区完成投资3.05亿元,500间商铺,已出售、出租近一半。总投资13.8亿元,规划用地446亩,分三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总投资3亿元,占地175亩,可供20家以上竹木家居精深加工企业入驻的羊楼司竹木家居创新创业园于10月18日开工,明年3月建成开园,全面运营后可形成50亿产值。它的开工建设,标志着该镇楠竹产业的发展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必将对该镇乃至临湘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开工当日,山东双威实木家居等八家全国知名竹木家居企业正式签署了入园意向协议……
“一区”即龙窖山风景名胜区。着重搞好龙窖山旅游开发,建成临湘第一个休闲生态旅游胜地。56岁的龙窖山村村民刘洲海以前靠竹林一年收入两万元,仅能解决温饱。自从去年12月开了农家乐后,半年纯收入突破5万元。该镇镇长李志华介绍,旅游的火爆,也让群众腰包迅速鼓起来。今年上半年,该镇人均纯收入达到17500元,较2013年同比增长 55.4%。
通过“三园一区”建设,带动农民发家致富,群众在产城融合建设过程中的获得感不断增强。羊楼司人正以大手笔、大气魄、大视野,描绘出一幅最美的“湘北第一镇 美丽羊楼司”的小康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