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坡金蕊遍地黄,秋风瑟瑟菊花香。当前,正是北京菊和杭白菊盛开采收的季节,在位于永城市马桥镇陈楼村的菊花种植基地里,百余亩北京菊和杭白菊迎风绽放,一簇簇一丛丛,花朵硕大,傲然挺立,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和远处的风景一起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田地里,50多名村民手拿竹篮正忙着采摘菊花,不远处,工作人员接连不断地将一袋袋摘好的菊花过秤计量装车,送往村里的烘焙坊进行烘焙,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来这里发展菊花种植产业,附近村的老百姓都很支持,帮忙流转土地,还积极到田地里务工。照现在的情形来看,今年是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年。”看着百亩菊花丰收,正忙着过秤装车的菊花种植户李康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李康承包了100多亩土地用来种植菊花,虽说是第一次种植菊花,但在他的精心打理下,今年所产的北京菊品质非常高,属药、茶两用佳品,其药用价值最高,市场前景非常好。菊花种植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管护、除草、栽苗都需要劳动力,采摘高峰期时一天需要六七十人。基地优先招聘村里的贫困劳动力,在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通过菊花种植到采摘可吸引周边百余名村民就业,增加了农民务工收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正在采摘菊花的乔庄村村民苏文英高兴地告诉记者,她非常满意这份工作,“我们年纪大了,干不动重活,但是采摘菊花这种工作既轻巧又简单,我家离基地也近,来这采菊花很方便,一天还能挣70多块钱,很好。”“没想到我这么大年纪还能在家门口就业,靠自己的劳动带来稳定收入,我很知足。而且菊花地里空气很清新,来到这里就觉得神清气爽,一天干完活也不觉得累。”远近闻名的“快手”王大娘刚刚把一袋摘好的菊花过完秤,忙里偷闲地开始和记者攀谈起来。
发展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最好的“造血”方式。“下一步,我们将延伸菊花产业链,积极探索‘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模式,扩大种植面积,带动更多农户参与种植,打造以有机菊花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让陈楼村的产业富民之路一路花香,让更多村民通过种植菊花增收致富。”面对未来的发展,李康信心满满。
百亩菊花叠翠流金,金秋十月硕果累累,黄白相间的小菊花点亮了深秋田野,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村民的脸上。近年来,马桥镇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以农业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为主抓手,着力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下功夫,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采取培育、引导等方式,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发挥地方优势的产业项目,通过引进特色产业种植,帮助村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