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赵珺)近日,我市组织开展了“双减”成果展示交流活动,通过校外优秀人物进校园特色课后社团活动、中小学优质课、优秀作业设计等系列展示观摩,充分交流推广“双减”典型经验和优秀做法。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减负提质”总目标,坚持高位统筹、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全力推动各项任务高质量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在作业总量和时长得到有效压减的基础上,作业设计与实施质量持续提升。课后服务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校内课后服务由单纯的“看护服务”向“综合育人服务”转变,吸引力和有效性不断增强,学生参与率提高到95.6%以上。我市路北区和7所中小学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课后服务示范区和示范校。高标准、高水平开展教学教研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课程改革提质效、优化课堂创品牌”的良好局面,课堂教学质效显著提高。校外培训机构得到有效治理,依法依规注销不合规培训机构398家,667家合法合规培训机构全部纳入监管平台,累计联合执法2000余次,依法依规取缔95家,限期整改212家。创新开展“社会各界优秀人物进校园,学生走进社会各类育人场所”的“双进”活动,进一步拓展课后服务渠道,丰富课后服务内涵,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3581名校外优秀人物进校参与育人活动,学生走进校外育人场所累计达到48.57万人次。
随着“双减”政策落实不断深入,广大教师更加注重实施素质教育,广大家长教育观念积极转变,更加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全社会关注“双减”、支持“双减”的氛围更加浓厚。同时,我市在推进“双减”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和优秀案例,路北区、开平区、迁安市的典型经验先后入选全国“双减”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