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香菜种植方法_致富经香菜种植_致富香菜种植技术视频

春季时节的奢香古镇

致富经香菜种植_致富香菜种植方法_致富香菜种植技术视频

幸福二村一角

致富香菜种植技术视频_致富经香菜种植_致富香菜种植方法

幸福二村配套项目

致富香菜种植方法_致富经香菜种植_致富香菜种植技术视频

平坝安置点招商引资配套项目

致富香菜种植方法_致富香菜种植技术视频_致富经香菜种植

靓丽的石场安置点

大方县奢香古镇:

打造旅游文化示范小镇

奢香古镇是恒大集团结对帮扶大方实施易地搬迁扶贫最具代表性的项目,项目用地面积1522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计划2016年至2018年分批搬迁3000户12000人;项目总投资约13.44亿元,其中恒大集团出资8.28亿元,政府按人均4.3万元标准申请中央和省级易地扶贫搬迁补助资金配套5.16亿元,建设模式为政府承担征地拆迁及场平工程投资,恒大集团负责主体工程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

奢香古镇项目分为两期建设,一期计划搬迁1000户3723人,规划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二期计划搬迁2000户8277人,规划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在安置区配套建设3所幼儿园、1所民族小学、1所民族中学、1所职校及三级综合医院、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古彝梯田旅游景点等公共服务设施。

目前,一期项目完成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其中,安置区22栋住宅已全部封顶,55栋单体商业用房全部封顶,学校、医院等配套项目主体封顶,古彝梯田旅游景点已完成。项目计划于2017年6月30日竣工交付。

为确保搬迁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恒大集团和大方县政府充分考虑搬迁贫困户后续产业发展,依托奢香文化的挖掘和国家5A级百里杜鹃风景区的辐射,开发好奢香古镇古彝梯田旅游景点和古镇商业街,打造旅游文化小镇,在古镇安置区规划配套现代物流、休闲旅游、商贸购物、餐饮住宿等产业。古镇商业街由政府和恒大集团委托专业公司总体打包管理运营,搬迁贫困户按照户均20平方米商业铺面配套收益分红,古彝梯田旅游景点按照四季花海进行打造,由政府进行招商引资开发。

大方县恒大幸福二村:

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

位于大方县凤山乡的恒大幸福二村,是恒大集团帮扶大方县实施的首批1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幸福新村之一,计划搬迁贫困农户42户160人。建设模式为政府出资完成征地拆迁、“三通一平”等基础性工作,恒大集团负责帮扶投资建设房屋主体工程及配套基础设施。目前已搬迁入住36户152人。

对已搬迁入住的贫困户,采取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发展后续产业和落实扶持措施,拓宽搬迁贫困农户增收渠道,确保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一是将搬迁贫困群众已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目前,享受低保救助63人,享受养老保险22人。二是采用“三变”模式,引导农户将迁出土地资源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或纳入乡级土地流转交易平台流转处置获得收益。三是恒大集团引进合作扶贫龙头企业地利集团带领贫困户参与种植蔬菜。目前已建成84栋蔬菜大棚,每栋300平方米,覆盖贫困户42户160人,恒大集团人均扶贫投入1万元。四是恒大集团利用家庭创业基金予以扶持开发好乡村旅游,人均扶贫投入2500元。目前已成立1家农民旅游专业合作社,开办家庭旅馆2家。五是依托当地煤矿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及种养殖示范基地吸纳搬迁贫困农户就业,增加务工收入,务工人员月工资不低于1200元,年务工收入至少1万元。

威宁自治县五里岗安置点:

成立产业公司保障后续发展

五里岗产业园区安置点位于威宁经济开发区内,共计划安置677户3385人。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并100%完成分房发钥匙工作。

为解决好安置群众后续保障问题,阳光馨区通过抓好就业、就学就医和成立产业发展公司进行落实。

开展就业对接。以搬迁对象就业为重点,开展企业用工与搬迁对象就业需求双向对接,适时向搬迁对象发布招工信息,建立就业脱贫台账,摸清搬迁对象劳动技能,同时收集好当地企业和五里岗工业园区的就业岗位,并与各企业签订就业推荐协议,针对不同的人员和岗位组织培训,引导搬迁对象到不同岗位就业。另外,将保洁、保安等公益岗位预留给搬迁对象中的困难群体,确保每户搬迁对象至少1人有稳定收入。

落实就学就医保障。逐一向乡镇(街道)统计搬迁对象子女的就学需求,确保搬迁对象子女都能入学。目前已在五里岗就读学生463。正在为农村低保人口876人办理户口迁移和农村低保转为城市低保,切实为搬迁群众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同时,由楼长负责做好搬迁群众就近就医服务工作。威宁县人民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建成后,极大方便搬迁群众就医。

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后期扶持产业有限公司负责后续发展的相关事宜。负责开展小区物业管理,农贸市场建设和运作,开办平价超市和建设农耕场所等。物业管理公司已经开始运转,农贸市场已经开始经营,对贫困搬迁对象免1年摊位租金,农耕场所已经流转5000亩土地,用于向部分有耕种需求的搬迁对象低价出租,有偿使用。

纳雍县玉龙坝镇安置点:

围绕搬迁对象创收做文章

玉龙坝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6年实施搬迁191户890人,目前,该安置点已完成100%分房发钥匙工作,实际搬迁入住127户586人。

为保证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发展”,玉龙坝镇积极在促进搬迁对象创收上做文章。一是种植红托竹荪。申请县财政扶贫资金,按人均2000元标准投入资金到合作社,规划了7.41亩土地建设8个层架式大棚种植红托竹荪5376平方米,经初步核算,搬迁户年户均增收4341元。二是建设家庭农场。规划29户搬迁贫困户为1个单元入股生猪养殖家庭农场,每户享受5万元“特惠贷+”入股,年户均增收5000元。三是发展土鸡养殖。申请县财政扶贫资金,按贫困村人均1000元标准投入资金到合作社,整合村集体经济积累资金,发展土鸡养殖产业,年人均可增收1000元。四是发展家庭式“菜园子”产业。按人均20平方米流转土地20.32亩,由县农牧局提供豌豆、甘蓝、茼蒿菜、牛心菜、香菜、青菜、白菜等7种菜种,镇组织耕地翻犁、整理及育苗工作,种植白菜、菠菜、大蒜、香菜等7种时令蔬菜。搬迁对象稳定后,组织其发展家庭式“菜园子”产业,满足农耕自给和农耕增收。

织金县桂果镇安置点:

多举措解决后续发展问题

桂果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位于该镇猫场村,2016年计划易地扶贫搬迁353户1539人,目前已基本完成搬迁。

为更好地做好安置群众后续发展工作,桂果镇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搭建就业平台、发展第三产业等工作,切实解决好安置群众后续发展问题。

在技能培训转移劳动力就业上,利用安置点紧靠雅贤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的优势,组织搬迁农户培训农业技术、家政服务等基本技能,使搬迁户掌握一些基本实用技术,增强搬迁户的“造血”功能,有计划组织外出务工。对部分就业困难群体,则安排在镇区公益性岗位上,解决“住得下”问题。

在搭建园区就近就业上,鼓励搬迁农户进入产业园区创业、就业。目前,规划搬迁农户到九丰蔬菜发展有限公司就业53人、红托竹荪基地就业16人、农贸市场自主经营就业18人、雅贤农业观光园就业65人。同时,鼓励搬迁青年到县城或安顺就业,发展打工经济,解决就业125人,鼓励自主创业解决就业18人,增加搬迁农户创收渠道。

在结合乡村旅游发展上,带动农户发展第三产业。依托织金瀑布、雅贤、九丰现代农业观光等旅游发展条件,鼓励搬迁农户发展农家乐、旅游产品销售,增加农户创收同时促进特色生态旅游发展,解决就业31人。

金沙县平坝镇安置点:

“五个方面”着手抓好政策落实

平坝安置点位于集中中心位置,交通、医疗、教育等设施较为完善。安置点规划用地40.4亩,所有安置房均为1+5设计(底层商铺,五层住宅),建房8栋24单元240套住房。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191户847人,住房分为60、80、100平方米三种户型,目前工程已全部竣工。

为解决好群众后续发展,平坝镇从“五个方面”抓好政策落实。

在产业和就业扶持方面。一是对搬迁农户的土地实施退耕还林,农户5年可获取国家财政1200元的收入,经果林和生态林收益归搬迁农户所有。利用现有土地耕休政策,按照500元每亩的补助实施土地耕休,恢复土地生态;二是通过在金沙县冷水河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花海平坝旅游园区、平坝眼镜厂、电子厂等企业就近就业。三是通过集镇保洁员等岗位安排群众就业。截止到目前,共落实就业181人,其中就近就业85人,外出就业96人。

在金融扶持方面。针对搬迁农户实施“特惠贷”工程,搬迁农户贷款(5万元)入股到经营业绩好的企业,贷款期限为3年,期满后本金由企业偿还,企业按第一年4000元、第二年4500年、第三年5000元固定分红给搬迁农户,每户搬迁户三年内可净收入13500元。目前已有43户搬迁群众贷款入股到冷水河旅游发展公司,10户贷款入股到正大集体,第一年的分红已到位给入股搬迁群众。通过“特惠贷”金融扶持,可解决搬迁农户搬入后3年内的基本生活费。

在教育扶持方面。搬迁户入学需求为234人,其中幼儿园30人,小学126人,初中78人,平坝镇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已全部解决就近入学的问题,学生只需开学到学校报名即可就读,学籍由平坝镇教育管理中心直接转入,并让贫困学生享受营养午餐和500元每年的补助,减轻就学家庭经济负担。

在医疗扶持方面。针对平坝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和设备的情况,正在向县政府申请增加医护人员和设备;目前正在扩建门诊,增设门诊医生,满足搬迁后集镇人口增多的医疗需求。同时,新建标准的乡级卫生院的项目立项和选址工作已经启动。

在社会兜底方面。对符合社会保障兜底的搬迁户,按照低保提标核实工作的要求,全部纳入低保保障兜底范围,解决搬迁户生活保障问题。目前已有15户51人享受低保兜底政策。

金沙县石场乡安置点:

确保每户至少1人就业

石场乡安置点计划搬迁303户1283人,截至目前,已搬迁入住284户1205人,入住率达93.06%。

石场乡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按照分房方案,紧盯2016年搬迁对象,确保按时搬迁入住。同时借鉴“五个三”改革配套经验解决好“搬出来以后怎么办”的问题,精准统计各搬迁户就业情况,确保每户至少有1人就业,目前部分搬迁户搬迁入住后已外出务工,其余在家的劳动力除了安排在就近企业务工和公益性岗位就业外,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2家电子企业入驻易地扶贫搬迁点,可容纳400余人就业,目前已有42个搬迁群众正式务工,另有116人报名登记,待培训后即可上岗就业,每月工资保底1200元,操作熟练后,按计件核发工资,月收入最高可超过2000元。同时该安置点还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完善2016年各项目搬迁安置所有手续,并逐户落实“五个三”生计保障和后续发展方案。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