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热映的春节档影片《你好!李焕英》上映后凭借猫眼购票评分9.5、豆瓣 评分8.3,位列春节档电影口碑第一。截至3月6日13点43分,实时总票房已成功突破50亿,跃居中国影史票房第三。
该片导演贾玲,作为喜剧小品演员是国人广为熟悉的,做导演可是第一次,作为新人导演,处女作品完成度高,口碑获赞,首战告捷,作品票房跻身中国影史头部榜单,影片取得如此佳绩,令人震惊。
影片根据贾玲亲身经历改编,讲述一个刚考上大学的女孩贾晓玲 意外穿越时空回到1981年,与年轻时代的妈妈李焕英)相遇,触摸到年轻的父母,并试图帮助母亲改变人生追求幸福的故事,过程中母女俩处处相互为对方考虑,闹了不少笑话的同时,却透着浓浓的真情。影片的成功恰恰说明只要敢于真情实感地表达,普通家庭的情感故事可能恰恰具备打动观众的非凡魅力。
对于贾玲的成功不由的令我陷入沉思,正如影片所讲贾玲出生于一个小地方的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化工厂的工人,一个女孩子去演小品,本就艰难,加之贾玲无背景、无资源,不漂亮,又太胖,好像对一个年轻女孩而言,实在没有取得成功的外在条件,是什么让她一路逆风飞扬,佳绩频频?
除了天赋和努力,今天我想说说一个人成功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自信心。现在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主流的价值观追求更大、更强、更优秀,比美、比包、比财富,什么白富美、白骨精之类,甚至曾经流行过一句话:不优秀不配活。人们在不断的追求卓越,同时也更加彰显出自我价值感的卑微。
还记得不久前的一个事件:大连理工大学临近毕业的研究生跳楼自杀,在自杀前的微博中写到一句话:我就是垃圾,不配活在世界上。不由让人心碎:一个高学历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如此自卑自贱,由此来看,一个人内在的自我评价其实并不完全由外在的客观条件所决定,一个人的自信是由什么决定的,又是如何养成的呢?让我从一个小婴儿开始讲起。
1、全能自恋是自信的基础
当一个小婴儿降生在这个世界上,确切的说,没有小婴儿这回事,因为没有一个母亲就没有婴儿,此话怎讲?对于一个刚刚来到人世的小婴儿来说,还不能称其为一个独立的人,她是那么弱小,那么的无助,毫无存活的能力,虽然生物的进化让她具有了生存的本能,但除非依靠一个养育者,否则是不能独立存活的,那这个天然的养育者自然是她的母亲了,所以说没有独立的婴儿存在的,她一定是和一个母亲在一起的。另一方面,一个新生的婴儿更确切的说更像一个小动物,因为她没有独立的心理特征,没有自我意识,所以在心理上小婴儿是和妈妈共生在一起的,她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甚至不能区分自己和外界,她和这个世界是浑然一体的。她认为自己就是整个世界,她一张嘴就有奶吃,一不舒服就有人解决了,她认为世界就是一想就实现了,我就是世界的中心。如果不能被满足我就死定了,如果我死了,整个世界就不存在了,这就是原始的全能自恋。
2、全能自恋到健康自恋的过程
当这个小婴儿再大一点,她就知道除了自己还有一个妈妈,自己和妈妈是两个人,妈妈是那个有超能力的人,我什么都要依赖妈妈,我不行妈妈行,这时候妈妈成了一个理想化的客体,用来满足我所有的需求,如果不能满足我就很生气。然后小婴儿长成幼儿了,能自己行走自己吃饭了,有了一些生存的技能了,然后爸爸出现了,母婴关系变成了家庭关系。也就是说孩子从二元世界进入了三元世界,这时候她的世界更加丰富了,她开始进入了一个儿童小社会—幼儿园,开始了更复杂的技能训练,学习规则,学习与同龄人打交道,这是与父母完全不同的体验,因为小朋友不会像父母一样的满足自己,需要学习自我满足和相互满足,然后开始了求学之路,学习知识和技能,从小学到大学,然后进入了社会,进入了成人世界,这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渐进的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一个逐渐完成和父母分离的过程,一个逐渐脱离全能自恋而到达健康自恋的过程。
一个独立而成熟的人,具备自我照顾的能力,也有能力寻求他人的帮助,如果被拒绝,也能理解到别人没有义务无条件的帮助你,所以即使有不悦,也不会感到自恋受损,跌入自我贬低的崩溃之地,这就是一个自信满满的人的表现。
3、自信是如何养成的
第一个阶段,婴儿出生到1岁半,尤其是半岁以前,婴儿对妈妈依赖是绝对的,妈妈要做到无条件的及时回应,满足婴儿各种生理需要,以及目光情感的交流,怎么照顾都不过分,这个时候的妈妈要做到100分。因为这个时期是婴儿与妈妈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只有婴儿得到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才能建立安全的情感依恋模式,婴儿的全能自恋才能得到极大的满足,这是以后发展出健康自恋的基础。第二个阶段,1岁半到3岁,婴幼儿开始如厕训练、学习规则,也是自我意识的萌芽期,开始更多对外界进行探索,这时妈妈对婴儿的满足可以做到适当的延迟,妈妈的怀抱是孩子的安全港,允许孩子在离开和回来之间自由的摆荡,孩子受到挫折后的各种情绪都可以在妈妈这儿得到涵容,好妈妈的客体影像会内化到孩子心理,孩子可以忍受妈妈的一定时间的离开,这个时候的妈妈可以轻松一些啦,做到80分就可以了。第三阶段,3—5岁,孩子开始离开家进入幼儿园了,同时爸爸也加入到母子关系中,成为了第三者,爸爸的功能就是促进母子分离,离开妈妈是走向独立的第一步,这时候妈妈做到60分就够了,父母需要发展平衡稳定的家庭关系,为孩子人格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健全的人格是自信的土壤。
从此以后,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与父母渐行渐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能做的就是“恰到好处的挫折”,什么是“恰到好处的挫折”?就是在评估孩子的能力范围的基础上,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孩子在不损伤自恋的情况下接受挑战,经历必要的挫折,不断的提升能力,胜任力是自信的基石。父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加油,成为孩子的拉拉队长,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给与情感的支持和温柔的陪伴,用欣赏的眼光不断的鼓励孩子一路前行,独立自信的孩子就是这样养成的。
自信的人是有魅力的,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把握机会,更有可能感受到幸福,并且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会在意其他人的评价,所以情绪会更加平和稳定,也能更好的与人相处,也更容易达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影片是以贾玲的亲身经历为原型,通过影片中母女俩演绎的动人故事,我们也不难理解贾玲的成功了吧。